偶像
(2009-10-07 14:20:12)
标签:
四大天王偶像表哥刘德华娱乐 |
陆陆续续有一些朋友说,我写字不如从前勤快了。
应该是从大病一场以后吧,放慢了更新日记的速度。
一来十点就寝的作息制度,让我无法沉淀整理心情。
毕竟午夜梦回,才是断肠人文思泉涌的时候。
更少了酒精这个写字最好的催化剂。
而暂别了夜店和大部分公众活动的生活,无论我如何花费心机制作小惊喜。
也终究落于平淡。
而我的头脑,似乎并不再擅长于思考。
也不知是因为病患还是年纪。
总而言之,我是度过了一段过去梦寐以求的所谓猪一般的生活。
除了不得不进行的工作,只有吃和睡。
没有多余的忧心忡忡和胡思乱想。
这样的生活,固然很好。
放在别人身上。
但对于笃信莫非定律的我而言,总感觉这粉饰太平的生活下面,潜伏着什么蠢蠢欲动。
也许在有一天,就全盘崩塌。
所以还是要改变吧。
虽然也许我永远无法想象清楚,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去过怎样的生活。
不若从日记开始。
还是保存每天写字习惯吧,不过花费半个到一个小时时间。
总强过在床榻上辗转入不了睡。
就像有容说的,她用我每日的更新当作早餐。
虽然过分赞誉,但至少让我知道。
对于大多数人无关紧要的涂抹,也许对很小一部分的人有着一些意义。
那就足够了。
身边的,网路上的那些曾经笔耕不辍的朋友们,陆陆续续都已经放弃了。
其实我也极其懒惰。
只是这是我最后能够的一点坚持了。
电视里边,在播放四大天王的回顾专辑。
呵,对于这四个男人,我们都要用上缅怀的态度了。
画面是九三年,他们在最好的年纪,内地第一次集体亮相。
着民族的服装,唱一首叫作青春舞曲的民歌。
我记得,在我年幼时候,点歌节目中,经常反复播放这一曲。
当时极度厌烦,事隔多年以后再重温,竟有别样的好听。
在我的音乐启蒙人表哥那里,我第一次听闻四大天王这一个名词,那是九五年吧,或更早以前。
他借我一盘四大天王的合辑,也许是盗版,但反反复复的听。
最先喜欢的是张学友,表哥藏有他几乎全部的专辑,我也跟着学会他几乎全部的歌曲。
九七年,他作了一部音乐剧,雪狼湖。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世界上面还有音乐剧这么一个好玩的东西。
这后来成为我最爱的文艺形式。
那时候,我常常一个人躲在表哥卧室,合起窗帘,静静听那一张原声带。
一面幻想自己在红勘,看着他和林忆莲的演出。
却也清楚,应是永远无可能,看到这出剧。
却在零四年最后一天,和七月坐在北京,听他唱那些不老的句子。
世界就是如此奇妙的安排际遇。
就像李米一定不曾想到过,她会和偶像工作生活在同一座城市。
而我对于黎明的全部好感,也来自于她。
学会那几首动感舞曲,也拜她在ktv赐教。
只有那一首慢板情歌心在跳,是一听就爱上。
我想黎明之所以在四大天王保有一席之地,多半因为他的周正。
不仅仅是皮相。
还有他复古的气质和行事,怎样看来都像是从粤语长片中走出一般。
这样子的偶像,十年前稀少。
而现如今,竟倒是绝了迹。
郭富城倒是从头至尾都不曾喜爱过。
想来那时候我还重实力轻外表,现在倒是愈发的肤浅起来了。
而他金马的两次连庄,在我眼中更是如同灵异事件一般。
父子不谈也罢,毕竟有谭家明的存在。
而三岔口,也许的确存在同情票这回事情。
最后说刘德华,因为他已经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了。
他的歌曲是高中所有文娱活动男生的必选。
任何一个不甘于寂寞的男孩,都会甩一甩那时正流行的分头,故意学他压低了声线。
后来见到真人,同情反倒压过好感度,替他辛苦。
我想他一定很累吧,人前一刻喘息不得,连坐姿都一丝不苟。
为合作女星拉椅子,递话筒,时刻保持微笑,认真眼神注视记者。
刘德华三个字,也许可以代表偶像化的最高程度了吧。
我都愿封他作东方的保罗纽曼。
最近一次见到他,记者们正执着于追问他结婚与否。
助理一面推他离场,他一面不忘保持笑容和一丝不苟姿态,望住记者说。
如果结婚一定会通知大家。
可惜后来他还是食了言,也惹来媒体舌诛笔伐。
我还在想,这会不会是契机一次,他要给自己一条放松生路。
只是他依然出现召开记者会,依旧一丝不苟端端正正。
依旧让人看了疲倦的心疼。
也许这样偶像才成之为偶像吧。
应该是从大病一场以后吧,放慢了更新日记的速度。
一来十点就寝的作息制度,让我无法沉淀整理心情。
毕竟午夜梦回,才是断肠人文思泉涌的时候。
更少了酒精这个写字最好的催化剂。
而暂别了夜店和大部分公众活动的生活,无论我如何花费心机制作小惊喜。
也终究落于平淡。
而我的头脑,似乎并不再擅长于思考。
也不知是因为病患还是年纪。
总而言之,我是度过了一段过去梦寐以求的所谓猪一般的生活。
除了不得不进行的工作,只有吃和睡。
没有多余的忧心忡忡和胡思乱想。
这样的生活,固然很好。
放在别人身上。
但对于笃信莫非定律的我而言,总感觉这粉饰太平的生活下面,潜伏着什么蠢蠢欲动。
也许在有一天,就全盘崩塌。
所以还是要改变吧。
虽然也许我永远无法想象清楚,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去过怎样的生活。
不若从日记开始。
还是保存每天写字习惯吧,不过花费半个到一个小时时间。
总强过在床榻上辗转入不了睡。
就像有容说的,她用我每日的更新当作早餐。
虽然过分赞誉,但至少让我知道。
对于大多数人无关紧要的涂抹,也许对很小一部分的人有着一些意义。
那就足够了。
身边的,网路上的那些曾经笔耕不辍的朋友们,陆陆续续都已经放弃了。
其实我也极其懒惰。
只是这是我最后能够的一点坚持了。
电视里边,在播放四大天王的回顾专辑。
呵,对于这四个男人,我们都要用上缅怀的态度了。
画面是九三年,他们在最好的年纪,内地第一次集体亮相。
着民族的服装,唱一首叫作青春舞曲的民歌。
我记得,在我年幼时候,点歌节目中,经常反复播放这一曲。
当时极度厌烦,事隔多年以后再重温,竟有别样的好听。
在我的音乐启蒙人表哥那里,我第一次听闻四大天王这一个名词,那是九五年吧,或更早以前。
他借我一盘四大天王的合辑,也许是盗版,但反反复复的听。
最先喜欢的是张学友,表哥藏有他几乎全部的专辑,我也跟着学会他几乎全部的歌曲。
九七年,他作了一部音乐剧,雪狼湖。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世界上面还有音乐剧这么一个好玩的东西。
这后来成为我最爱的文艺形式。
那时候,我常常一个人躲在表哥卧室,合起窗帘,静静听那一张原声带。
一面幻想自己在红勘,看着他和林忆莲的演出。
却也清楚,应是永远无可能,看到这出剧。
却在零四年最后一天,和七月坐在北京,听他唱那些不老的句子。
世界就是如此奇妙的安排际遇。
就像李米一定不曾想到过,她会和偶像工作生活在同一座城市。
而我对于黎明的全部好感,也来自于她。
学会那几首动感舞曲,也拜她在ktv赐教。
只有那一首慢板情歌心在跳,是一听就爱上。
我想黎明之所以在四大天王保有一席之地,多半因为他的周正。
不仅仅是皮相。
还有他复古的气质和行事,怎样看来都像是从粤语长片中走出一般。
这样子的偶像,十年前稀少。
而现如今,竟倒是绝了迹。
郭富城倒是从头至尾都不曾喜爱过。
想来那时候我还重实力轻外表,现在倒是愈发的肤浅起来了。
而他金马的两次连庄,在我眼中更是如同灵异事件一般。
父子不谈也罢,毕竟有谭家明的存在。
而三岔口,也许的确存在同情票这回事情。
最后说刘德华,因为他已经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了。
他的歌曲是高中所有文娱活动男生的必选。
任何一个不甘于寂寞的男孩,都会甩一甩那时正流行的分头,故意学他压低了声线。
后来见到真人,同情反倒压过好感度,替他辛苦。
我想他一定很累吧,人前一刻喘息不得,连坐姿都一丝不苟。
为合作女星拉椅子,递话筒,时刻保持微笑,认真眼神注视记者。
刘德华三个字,也许可以代表偶像化的最高程度了吧。
我都愿封他作东方的保罗纽曼。
最近一次见到他,记者们正执着于追问他结婚与否。
助理一面推他离场,他一面不忘保持笑容和一丝不苟姿态,望住记者说。
如果结婚一定会通知大家。
可惜后来他还是食了言,也惹来媒体舌诛笔伐。
我还在想,这会不会是契机一次,他要给自己一条放松生路。
只是他依然出现召开记者会,依旧一丝不苟端端正正。
依旧让人看了疲倦的心疼。
也许这样偶像才成之为偶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