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猫爸》:佟大为才是暖男典范

标签:
育儿 |
早些年前,很流行说我们80后是垮掉的一代。理由是这一代人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自主能力。现在看来,这种观点已被推翻,八零后逐渐成为支撑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反而比上一代人更能适应。到了这个阶段,谈情说爱已过,家长里短还早,荧幕上的言情剧和家庭剧对于我们这一代人都缺乏吸引力,重心落在子女教育、两代人沟通的剧更能引起广泛关注,遗憾的是这样的剧少之又少,且又多以女性角色为主导,男性观众少有共鸣,这正是我一直追《虎妈猫爸》的原因,随着时代的变迁,父亲这个角色变得越来越难以扮演,特别是我们八零后这一代,面对子女教育和家庭生活往往茫然无措,佟大为在剧中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全剧马上就要播完,感触颇深,当然也有不舍。
我喜欢《虎妈猫爸》最主要的原因,是对佟大为的认可,和从他的身上得到的共鸣。在剧中,佟大为还是一贯的平实和真诚,不夸张、不做作,人物形象塑造很接地气,想想近两年看过的一些剧,角色要么打了鸡血,要么一堆精神病,实在让人不忍睹卒,《虎妈猫爸》在这方面就赢了。佟大为在剧中的形象十分有趣,他这只“猫”和赵薇这只“虎”互相对立,更加突出了两个人的性格特点,这是佟大为继《我的早更女友》之后,再一次饰演另类的“暖男”,在大家庭的风暴中,他身处暴风眼,又是家庭运转的润滑剂,虽然他所面对的尴尬和无奈被放大,但仍然不失生活中的辛酸和趣味。往往家庭剧的主流观众是家庭主妇,但有了佟大为,《虎妈猫爸》得以抓住男性观众群体。婆媳之争桓古不变,佟大为在剧中有多重身份,爸爸、老公、儿子、女婿……他用不同的态度去迎合不同的身份,对于观众来说,看到的是消极、慵懒、善良、踏实,不管哪一种形容,都无法给他的角色定调,这些身份综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生活,而佟大为的态度,则是终极处世哲学。很意外佟大为能将这个角色表现的如此到位,这再一次说明他是 可塑性极强的演员,让我对他的喜欢加深了一分。
为人父母之前,不会去想、也很难想象养一个孩子是如此之难。现在处女座的女儿马上4岁,已经碰到的问题和即将到来的困难正在慢慢主宰我们一家人的生活,这些和《虎妈猫爸》里赵薇夫妇如出一辙。这部剧将孩子的成长难题一锅端,让观众思考和学习,得了公主病的女儿,隔代抚养的问题,婆媳之间的关系,两个家庭的矛盾,夫妻面对诱惑的坚守和妥协,让人头疼的办公室政治……将这一切汇集在一起,就构成了我们每天都在面对的生活。《虎妈猫爸》明面上围绕着女儿茜茜的教育,实则说的还是大人和孩子间的沟通。沟通不是你把说的话传达给孩子,或把观点强加给他(她),而是要有耐心、讲道理,剧中的茜茜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期,非常重要,导演几乎将所有现实生活中能碰到的情况都砸向了她,双方老人对待孩子的态度处在完全相反的两个极端,这其中虽有放大,倒也不是特别夸张。而佟大为这个年轻爸爸,在面对孩子时,也有很多误区,虽不像赵薇那样严苛,但过于放任,显然也是不对的。这些对于观众来说,其实都是很有价值的参考,足以发人深省。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同,一部电视剧,当然不可能成为育儿圣经,但能够让你关掉电视之后,换一种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说明它已经成功了。
除了教育,佟大为和赵薇之间的感情线也称得扣人心弦。感觉社会在慢慢由男权向女权转移,越来越多的女强人,工作上化身拼命三郎,自然要忽视家庭生活,不用等到七年之痒,就要出问题了。佟大为和赵薇的性格本来就有巨大落差,再插进来一个唐琳和一个杜峰,一路的磕磕绊绊,到了后半段,几乎都快成了情感悲剧了,两个人感情的大起大落很抓人,也正是到了这个时候,才显示出佟大为“暖男”的重要性,圆满的结局是一定的,就等着看佟大为怎样把赵薇“暖”热,给观众一个满意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