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雄师》:60岁的成龙打出了40岁的身姿

标签:
娱乐影评 |

已经习惯了每年都成龙,去年成龙缺席,今年闯入贺岁档,有暌违已久之感。《天将雄师》让我很意外,没想到时至今日,成龙还能拍出这么硬、这么爽的大片。
成龙还是大哥,还在超一线的位置,还能打,但谁也无法回避,他已经60岁了。我曾以为他再也打不动,毕竟这几年都没看到让我满意的动作戏,回想2008年双J对决的《功夫之王》,大家还对剧情呲之以鼻,殊不知那是成龙最后让观众爽的一次,在那之后就再也找不到昔日的成龙功夫,《新宿事件》更侧重于好勇斗狠,《大兵小将》打的软绵绵,剩下几部片要么甘当绿叶,要么打的不尽兴,上一部《警察故事2013》,让我以为他彻底走文艺路线了。
《天将雄师》首先是成龙在功夫上的强势回归。最喜欢成龙的传统功夫片和警匪题材,总能毫无意外的看到精彩、流畅的套招和他谐趣风格打斗。这两点在这部古装战争题材中都没有太多发挥的余地,所以对《天将雄师》大场面的期待多过动作上的期待。没想到动作依旧可圈可点,成龙和成家班没有拘泥于古装题材,透过厚重的盔甲,打出了成龙特有的风格,有几场戏让人印象深刻。第一场动作戏是影片开始,成龙饰演的都护霍安和林鹏饰演的冷月缠斗,成龙一展活泼灵巧身形,用双臂护甲降服林鹏双刀。成龙在电影里和女演员交手极少,这场戏让人印象深刻。影片近半,成龙和约翰库萨克的长短刀交锋打的也很得体,有兵刃相见的凶险,同时也有惺惺相惜的意味,为后面化干戈为玉帛埋下伏笔,成龙动作处理得当,没有喧宾夺主的意味;最后他和阿德里安布洛迪的对决再次显现出悲壮意味,也是他先挨打后制敌的固有套路,最后的反转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李仁港的电影,在节奏和人物关系上的把握往往让人诟病,但他在美术上的造诣和大场面的调度确实让人钦佩。影片中的飞碟帽和烟熏妆肯定能掀起新一轮话题,雁门关作为影片的主场,充分展现出西域边疆的荒凉、广袤,尘土飞扬、黄沙漫天,烘托出了沙场的味道,小到一刀一枪、一石一瓦,乃至建筑施工图、整个城墙修补的过程,严谨、科学的让人信服,所谓大片,并不是乱打一气,《天将雄师》在细节上甚至可以和好莱坞的大制作比肩,重新定义了国产大片。
在演员方面也比较有趣,成龙在自己的作品里,一直都是整部电影的核心,绝对的第一主角,这一次则不然。在叙事上,成龙是卷入了约翰库萨克和布洛迪的纷争,从中斡旋,阿德里安布洛迪虽然戏份不多,影片过半才正式出场,但太让人惊喜了,谁能想到这个看似弱不禁风,一直以阳光帅气形象示人的文艺演员,竟然能扛起这样一个反派角色,还能表现的如此有气场,和成龙的交手,杀气满满,挥刀大开大合,气势上更是压倒成龙。
最后回到影片的主题,其实就是最后门匾上的四个字,化敌共存。走上疆场的都会功夫,但有的是为了杀人,有的则为了救人。其实这个主题挺好,让我想起了《辛德勒名单》的正义和权利论,但李仁港显然没能把深刻拍出来,哪怕他一直努力的让成龙说教,但换来的只是观众的乏味。不过对于一部贺岁片来说,这个缺失显得没那么重要,毕竟多数观众看的不是烧脑电影,《天将雄师》是今年贺岁档在演员阵容和视觉感官体验都极具国际范儿的一部,非常值得一看。更何况,60岁的成龙,还能再打几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