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欲与好莱坞试比高

(2014-01-31 15:16:31)
标签:

影评

西游记之大闹天

娱乐

我们从来不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缺的是将想象力和文字转化成影像的技术实力,从“大片”诞生开始,在十多年的摸爬滚打中,历经了无数次铩羽而归,自我开发的特效做成了山炮,外援引进的特效最后成了搞笑,最终留给我的仅剩下吐槽及无力吐槽,基于此,我对《大闹天宫》零期待,只想看一下甄子丹的猴子扮相和周润发的玉帝,退一万步说,再怎么样也烂不过《铜雀台》吧!事实再一次证明,没有期待,反而会换来一点小惊喜。

最先说的当然是特效。将特效精确到数字的电影,有印象的上一部是《白蛇传说》,1500个特效,实际在观影过程中特效的密集程度已经让人咂舌,二《大闹天宫》的宣传资料说,全片2430个镜头,2380多个进行了后期特效制作,此言非虚,从楔子的神魔大战、女娲补天,到结尾猴王受困五行山,110分钟的正片几乎尽数被特效包裹着,即便是搭建的实景,也都有特效点缀,着实对得起“奇幻”二字。
简单概括《大闹天宫》的特效,可以用大巧不工来形容,在剧本创作阶段赋予了充分的想象力,是为影片的血肉,后期特效加工将想象力化为影像,是为影片的皮毛。这一次的特效给我印象较深的主要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造景,天庭和花果山的雕梁画栋、一草一木都做的很细,体现出仙境氛围的同时也照顾到了传统建筑的风格,这比好莱坞洋溢科技感的空洞、单调更好看,这一部分值得好好体味,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技术融合的典范,相对以往的大片确有进步。其次是造物,这方面体现了主创班底在细处的奇思妙想,再现港片的独特韵味,孙悟空的金箍棒、哪吒有变速感应的风火轮、牛魔王的魔斧造型、玉帝用青龙幻化出的宝剑……几个主角执掌的“神器”各有妙处,东海龙宫对章鱼爪和蚌壳的灵活运用也是小智慧的体现,御马监里的天马不但行空,在外型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这些元素让特效有的放矢,避免空洞无味。
特效的缺点也不少,最根本的就是全面的特效,换不来现实所能带来的力道,不少段落给人一种看动画片的感觉,若从细节上考究的话,飞沙落石的镜头都处理的挺糙,孙悟空在御马监给马放风,也没有丝毫万马奔腾的宏伟气势。

其次要说的是剧情。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不太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有所取舍,让观众把精力花在视觉效果上,剧情上只好尽量的精简,《大闹天宫》片如其名,其实只讲了闹天宫这一个主题,没有空洞的表演,也没有密集、装逼的台词,每一个桥段每一处梗都点到即止,毫不拖泥带水,影片以石猴诞生为始,受困五行山为终,主题明晰,干净利落。当然,对人物性格和情节也进行了大胆的改编,这方面能否接受就见仁见智了。
影片对孙悟空的性格做了较大的改动,被逼跳进三味真火,安排的花果山惨遭灭门,狐仙被杀,也为其大闹天宫找到了情感驱动力,跳出了原著不满人事安排的狭隘思想。其实从开篇的神魔两立到孙悟空为情复仇,观众看到的是好莱坞魔幻片中常用的结构,这一点也说明了主创的野心,就是打造出一部东方魔幻巨制,欲与好莱坞试比高。

最后想说的,是演员表演上的小惊喜,以及符合角色性格、接地气的台词设计。甄子丹在文戏方面一直惨遭影迷口诛笔伐,不过他这次装猴子,实在是精彩啊!从眼神到肢体动作都惟妙惟肖,龙王到天庭上访,孙悟空和玉帝初次见面的对手戏均有笑点,“天上冷,飞来飞去多穿点”、“我年轻时候穿还是很有情操的”、“我想插你很久了”、“你第三只眼睛的位置是不是跑偏了?”等一系列搞笑台词很成功,毫无违和感,不过我看的是国语版,粤语版是否另有妙趣,就不得而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