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声明,我不是愤青,不是怀疑论者,不是M黑,不想哗众取宠,更不想在一片和谐而矫情的万众缅怀中煞了风景,只是有些话,不吐不快。
一直觉得缅怀是个体行为,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而放在群体上,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回忆、一种仪式。缅怀是一种情绪,回忆则是过往的细枝末节。还记得小学时第一次听《BAD》的兴奋,我和同学抱着他那台破烂的录音机,反反复复听那首《man
in the
mirror》,甚至于为结尾处MJ高亢嗓音背后那飘渺的和声而陶醉,闭塞的城镇里,我们没有录像机没有VCD甚至于没有电视,一本《BAD》是我们俩共同的最珍贵的礼物。初一时去表哥家,他炫耀般将39分钟的《GHOST》放进碟机,就此新大陆在我的眼前出现,那时的兴奋比第一次性经历更让我刻骨铭心,因为结束后我没有失落,而是努力的去探寻更多。中学毕业后的一个暑假,在董科家里他送给我那本正版的《blood
on the dance
floor》,让我得到了最重要的一份礼物和最珍贵的友情,士为知己者死,这不是一句空话。时光荏苒,从我第一次听MJ开始,15个年头过去,物似人非,不变的是无论MP3里的曲目如何交替,《man
in the
mirror》一直放在属于它的空间,不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歌声响起我都会像白痴一样跟着哼唱,不去在乎路人的目光。我从未奢望过去看他的演唱会,因此得知他的死讯,尽管怅惘,并不遗憾,多年的官司缠身,名利之累也许早让他精疲力尽,更何况他要被迫去面对和承受这一切,少了创作和演出,他生命的光泽也逐渐在歌迷的眼中暗淡,试问在一条条的丑闻面前,有多少人会去在乎他昔日的辉煌?
现在回到影片本身,从严格意义上讲,《This
is
it》并不能称之为纪录片,它完全由MJ为此次演唱会排练的录像和工作人员的访谈组成,充其量也只能作为纪录片的一部分素材,或是演唱会光盘发行后随光盘奉上的排练花絮,对于从M5开始就追求完美的MJ来说,他是否希望这就是自己奉献给歌迷最后的礼物?而对于发行方索尼公司,这更像是趁着MJ的死所引发的MJ热尚未退去,而迫不及待的推出一部电影来猛捞一笔,随意的剪辑丝毫没有电影创作该有的诚意,难道这样就能拿出来供全球亿万歌迷们缅怀吗?它是否能承受得住这缅怀之重?
我相信,这部电影不属于MJ,也不该是亿万双关注他的眼睛所该得到的礼物,我期待会有真正懂他的电影人,带着严谨的态度、虔诚的心,认认真真的去拍一部属于MJ的纪录片,讲述他的音乐、他的辉煌,还有他的磨难与悲伤。以《will
you be there》结尾MJ的独白结束吧!
in my trials and my tribulations
through our doubts and frustrations
in my violence
in my turbulence
through my fear and my confessions
in my anguish and my pain
through my joy and my sorrow
in the promise of another tomorrow
i'll never let you part
for you're always in my heart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