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翻出老舍的小说《离婚》,下午在巴士上看,耳朵里听着MJ的They do not
care about
us,中西合壁,美哉、美哉。这是第二次读它,第一次读大概是在十年前了,当时不知道从哪儿找到的厚厚的一本《老舍文集》,第一篇就是离婚,后面还有小坡的生日、牛天赐传等等……当时只是觉得读起来上口,情节很有意思,没体会到美来。语言大师是我刚刚才想到的一个称谓——应该是有不及而无过之。把很沉重的事用轻松的笔调描绘出来也许不难,难得的是所有的描述都很口语话,每一个词都不浮躁,每一个句子都很实在,组合到一块儿,就成了极美的文章!老李、张大哥、小赵……,余秋雨在《阳关雪》里写道:文人的魅力,在于能把偌大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大概是这个意思吧!),以上的几个人物,能在心里留下极深的烙印,甚至比看电视这种直观的视觉更强烈,肯定要比“故乡”更具魅力了。
我只是想不通,能写出这等美文的人,怎么会选择极端的方式离我们而去?这个问题也许很无聊,也很矫情,但确实是我心中所想,可能这就叫聊以自慰吧!就好像我读他的小说一样。
28号《黄金罗盘》上映,很遗憾,不能去看,华健在广州开演唱会的新闻发布会,肯定是要过去的。再有一个月就是演唱会的日子,我买了最好位置的票,去看你,不健不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