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靺鞨族钱币“大朝金合”

标签:
珍稀古币中国文物网唐代钱币大朝金合汪忖芝 |
分类: 唐、五代十国钱币 |
http://s13/mw690/001lt56dgy6VrJC0Ffm5c&690
http://s3/mw690/001lt56dgy6VrJDPNdg72&690
关于这枚钱币的出处,从古到今有多种版本。有史料记载:该钱中的“大朝”是蒙古汗国改国号为大元之前的称呼,因此出自蒙古大元时代;朱活在其《古钱介绍》中却认为,该钱应读作“大金朝合”,应属于金国的铸币;近代钱币家马定祥指出:鉴于北宋以前已有大朝之称,该钱或为唐代之厌胜钱。
最近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关于这枚钱的视频介绍。视频上介绍道:“大朝合金”出自唐代靺鞨地区。
靺鞨地区的民族就是后来的女真族和满族,是隋唐时期地方政权的自称。“大朝”指的是唐代,钱币中“金合”是靺鞨族的一个语音,翻译成汉语就是钱的意思。
关于靺鞨族,不能不提一下它的背景和兴衰史。靺鞨族是我国东北一个古老的民族,秦汉时期称为“肃慎”,六朝时期称为“勿吉”,隋唐时期称为“靺鞨”。隋唐时期靺鞨分为七部,唐时期分为了两大部落。五代之后,黑水靺鞨就改成为女真族。辽时女真归为契丹。女真在明朝初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1615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新宾县二道河子畔的赫图阿拉城称汗建国,称国号为“大金”。
在隋唐时代,唐王朝在东北设安东都护府,下辖 “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 对黑龙江及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地管辖,加速了民族融合。东北地域广大,路途遥远,所需铜钱不可能从中原运来,只能在当地采矿炼铜,就地铸造。当时唐王朝的国币是“开元通宝”。为了适应地方的特殊性,唐王朝自然会允许地方政权铸造具有当地特色的货币,靺鞨族政权铸造的货币就是“大朝金合”。
为什么取名为“大朝金合”呢?因为唐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占领的疆域空前绝后。在靺鞨族的政权理解中,唐代是一个大朝。因此就给钱币取名为“大朝”,表达了东北靺鞨族政权对唐朝的一种自信和自豪。
而“金合”怎么理解呢?在历代的泉学界,都有不少注。最出名的譬如古代重要钱币著作《言钱别录》中说道:“合并金绑。”意思是合与金是联邦;后世就丁福保著作历代古钱图书说:“近人谓金合二字含有并金之义似未妥也,金合者,当作折合金价解。”意思是,金合者,当做折合金价来解释;还有后世的朱博认为“大朝金合”与当时的金朝有关。其实,按照东北靺鞨族语言来解释,“金合”两字虽是汉字,但不是汉语,是当时靺鞨族的一种发音,按照现在的语言来理解,就是钱的意思。把“大朝”与“金合”联系起来,代表的就是唐朝的钱,是唐王朝在东北靺鞨地区铸造的地方性货币,由安东都护府下辖的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两院主导,唐代名臣李义府负责监造,有楷书和篆书两类。
本人收藏的两枚《大朝金合》楷书直径3.5厘米,重12.78克,较厚;篆书直径2.9厘米,重6.44克,较薄。青铜质地。楷书书写形制不类,风格独特;篆书正面四点星,字体精细美观。
http://s2/mw690/001lt56dgy6VrJFJ9Vnd1&690
http://s4/mw690/001lt56dzy6VrJHGGmT3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