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佩孚开府洛阳时发行的河南省银行纸币

(2013-05-14 17:33:34)

吴佩孚开府洛阳时发行的河南省银行纸币

 

 

听说我要写有关吴佩孚纪念馆的文章,洛阳资深钱币收藏家、85岁高龄的李凤翔老先生,把他收藏多年的一本民国时期发行使用的河南纸币拿给我观赏。告诉我说,这些纸币中有相当一部分都与吴佩孚有关,有意通过《文化收藏》杂志与全国的钱币收藏爱好者进行交流。

李先生的一番话,使我猛然间看到了吴佩孚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http://s11/mw690/4983acb2tdcaa7250e7ca&690
http://s2/mw690/4983acb2tdcaa73f73211&690
1:岳飞像图案的河南豫泉官银钱局纸币

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河南省最早的地方银行机构,叫豫泉官钱局,创办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由河南布政使司拨白银9万两设立。八年后,在该局内增设银柜,办理发行和兑换银票业务,随后业务合并,改称豫泉官银钱局,发行银两票、银元票和制钱票多种。清朝灭亡后,该局钞票延续使用,由北洋政府财政部印刷局印刷,并曾请美国钞票公司承印银元票三种,分别选用岳飞像和龙庭、铁塔、繁塔等作为钞票图案(图1)。1920年前后,河南省议会曾提议将河南豫泉官银钱局改为“河南银行”,但最后没有通过,却已有性急的人把“河南银行”的钞票印好,没有办法,只好在这样的钞票上加盖“豫泉官银钱局”字样,发行使用。1923年,豫泉官银钱局因发行纸币过多,没法兑现,只得停业清理。同年,河南省银行成立,豫泉官银钱局的钞票,由该行承兑使用。

http://s3/mw690/4983acb2tdcaa766ea702&690
2:加“省”字的河南银行纸币

河南银行的总后台就是当时鼎鼎大名的学者军阀吴佩孚。吴佩孚儒雅善战,是名副其实的儒将,1919年底,他成为直系军阀首领,地位仅次于曹锟。吴佩孚懂历史,他曾对曹锟说:“洛阳地理居中,所谓中者,天下之大本也。若以重兵屯洛阳,则居中可以御外,宜于武力统一天下。”192092日,吴佩孚带领5个师和一个混成旅共10万将士进驻洛阳。改名“河南省银行”后,因来不及印制河南省银行的纸币,就将早已印好的“河南银行”纸币,中间加一“省”字投入使用(图2)。                                       http://s10/mw690/4983acb2tdd12f59f8a89&690

3:加“省”字的全套河南银行纸币

这种中间加“省”字的“河南银行”纸币,共计有三种面额,即1元、5元、10元(图3),印制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票面设计均以岳飞像为主图,各种面额以不同的颜色相区分。并分别加盖“甲”、“乙”、“丙”、“丁”、“戊”分类符号,分批次投入使用。 

 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从1912年到1927年间,全国新设银行共有186家,河南的银行业也得到较快发展,私人资本银行一直是保持向上发展的趋势。从资金来源看,资本及存款主要来自军阀、官僚、买办和地主。众多的军阀、官僚、大地主们,把它们的搜括所得,以定期存款方式存入银行而坐食利息,因此,这种存款都是不受工商业兴衰状况影响的。辛亥革命爆发后,各省财政无着,因而皆以发行纸币作为筹款手段。北洋政府发行公债,主要用于军费,公债本息的支付则靠加重赋税。因而银行投资公债,实际是资助军阀的内战,并参与军阀政府对劳动人民的超经济剥削。

http://s5/mw690/4983acb2tdcaa78c5d5a4&690
http://s5/mw690/4983acb2tdcaa79b9f944&690
http://s5/mw690/4983acb2tdcaa7a4304a4&690
4河南省银行当拾铜元

http://s9/mw690/4983acb2tdcaa7bd002d8&690
5:十元面额的河南省银行临时军用券

1923年,吴佩孚就任直鲁豫巡阅使,并在洛阳低调操办了50岁寿辰庆祝活动。当时,吴佩孚的军费来源基本上依靠河南省银行发行纸币。这些纸币包括“河南省银行当拾铜元”、“河南省银行临时军用券”等。

“河南省银行当拾铜元”的发行,主要是针对于铜元的铸造和流通日益庞杂无序的弊病而改进的一张货币,旨在实现铜元制度的完全转型。有拾枚、二十枚、五十枚、一百枚等不同面额(图4)。印制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

“河南省银行临时军用券” 虽然只有一元、五元、十元三种面额,但版本比较复杂。除了一般的加印“河南”的“河南省银行临时军用券”外,还有许多加字版,如加“道”字版、加“光”字版等。后来,有先后出现加印或加盖“郑州”、“北京”(图6)、“天津”(图7)等不同地名的加字版临时军用票,这些均较为稀少,为收藏界人士所追捧。                                 http://s8/mw690/4983acb2tdd1305143107&690

6:加印“北京”的河南省银行临时军用券

http://s13/mw690/4983acb2tdd1308d5742c&690
http://s10/mw690/4983acb2tdd1309703039&690
6:加印“天津”的河南省银行临时军用券

http://s11/mw690/4983acb2tdd130bfddf7a&690
http://s1/mw690/4983acb2tdd130c780820&690

8:最为珍稀的“郑州”河南省银行临时军用券

最为珍稀的是河南省银行的“郑州”军用券。既有加印票,如一元票,又有加盖票,如五元券(图8)。 

不管是“河南省银行当拾铜元”,还是“河南省银行临时军用券”,凡吴佩孚势力所达之处,均通行无阻。

1924年吴佩孚被胡景翼、憨玉琨赶出河南,河南省银行开始风雨飘摇。1926年初,吴佩孚的势力再度占据河南,但仅一年后又先后被奉系和冯玉祥击败。这写纸币加盖“河南省财政厅”印,打算继续流通使用。但政府财政部门按规定是不能直接发钞的,于是这种票券的性质就变成了短期债券,但实际上还是当政者为应急滥发的钞票。19275月,冯玉祥与吴佩孚在南阳、襄阳一带决战,吴佩孚被彻底击败,逃奔四川,从此一蹶不振。在这种背景下,河南省银行停业,其发行的钞票成为废纸。其中一部分流落到上海、济南等地,后来被改为“暂作四分”、“暂作五分”, 作为小小烟纸店的代金券。

李凤翔老人告诉我,二十世纪上半叶,社会动荡不安,币值难以统一,各地自行发行纸币,并且变更频繁,货币系统十分混乱。那个时代仅官方纸币就有3000种之多。洛阳因处于兵家必争之地,政局多变政出多门,纸币变更就更加频繁。因此,河南纸币的品种之多,超出一般人的想象。李先生自己收藏的这一时期的河南纸币就达数百种。而他对吴佩孚主政洛阳期间印制、发行的纸币更是情有独钟。听说洛阳“吴佩孚纪念馆”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李先生很高兴,说该馆成立后,他可以把自己的这些纸币拿来展出,让这些藏品见证洛阳民国时期金融史上最为动荡的那段历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