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女选出了个男的,快男选出了个女的”。一时间觉得这世界开始让人匪夷所思起来。一觉醒来,口头上,添了网瘾、试婚、整容、变性、伪娘、蜗居、蚁族、金融危机等敏感词汇。生活里,出现了郭敬明、朗朗、德纲、于丹、芙蓉姐姐、兽兽、凤姐、犀利哥、刘著他们的身影。命运中,平添了地震、雪灾、旱灾、H1N1这样的苦难。于是,又催生出剽窃门、艳照门、诈捐门、疫苗门、秒杀门……到现在,就连古老的相亲也没能逃得过被再次“包装”、重新“上市”的命运。无论是流传下来的集体相亲,备受青年追捧的网络相亲,还是争议不断的电视相亲、方兴未艾的桌游相亲都成了时下最受关注也多少令人苦恼的焦点。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比万花筒更加多姿多彩,不可思议的同时也难免让人眼花缭乱。

传统爱情观开始颠覆
这个时期的爱情已经进入了理智阶段,各种压力的堆积:学习、就业、住房、养老等因素堆积在一起,爱情价值取向有一些很微妙的变化。从《永不瞑目》里欧阳兰兰对肖童的霸占式的爱情里充分说明,爱情的世界里已添加了金钱因素,后来的《奋斗》更是把拜金和炫富表现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电影《桃花运》里的爱情观是多元的,有追求性体验的,有追求成功者的,也有追求金钱的,各种爱情都离不开拜金和对成功的追求。《杜拉拉升职记》、《爱情呼叫转移》把爱情和职场的争斗联系在一起。最能代表2000年以后爱情的莫过于电视剧《蜗居》,很现实地表现了各种压力下,爱情价值的畸变,这也引起了当代人的共鸣。


2001年4月9日,山东电视台电视相亲类节目《爱情来敲门》让我们认识了一位39岁的山东籍高级工程师,李江波。台上凸显幽默、睿智、率真的工程师,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相当执著的“爱情追逐者”。对于另一半,他有着很多憧憬,他希望自己的爱人是温柔、体贴的传统女子,他希望能找到相濡以沫、白头偕老的人儿。他相信,世界上是有纯洁、美好的爱情的,像童话故事中的那样。多少年过去了,他依然不想结束自己的憧憬,并且努力地寻觅着自己的真爱。于是,在许多人想着借助“电视相亲”类节目炒作自己的时候,他则真正是为了寻找爱情而去的。《非诚勿扰》的导演在看了那一期《爱情来敲门》后,致电邀请他也去参加自己的节目,并且询问他是否会选择马诺。他坚定地说:“不会。”他觉得如果他说会,那么导演也许就安排他与马诺同台了。那样的话,自己的相亲还是会变成“个人秀”,这背离了他的初衷,是他不想看到的。
在别人看来,“电视相亲”节目的出现与风行也许是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更多的是人们发泄表现欲的需要。但是对李江波而言无非是多了一个认识陌生人的机会,而他正是想抓住一切机会,为爱情加速度。
有很多人对相亲这件事有所抵触,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李江波
大多数的时间是不抵触的,觉得相亲是一种比较直接、简单的择偶方式。但是如果家人干涉得太多就会觉得抵触了。印象很深刻的那一次是我刚毕业不久,妈妈想为我向一个漂亮的女孩子提亲,可正是因为双方父母都是同事,难免涉入其中,干涉很多,给我造成了很大压力,于是我便有了反感的心理,最终回绝了他们。
在择偶的事情上你会受到家长意见的影响吗?
李江波
会受到他们的影响,会考虑他们的感受,但是绝对不会放弃自己的主见。
你对当下女性对另一半要求过高的现象有什么看法?
李江波
我也遇到过一见面就问我是否有车、有房的女孩。说实话有些反感。虽然追求爱情基础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决不能让物质欲扼杀了爱情的美好。
你觉得自己对爱情的态度是怎样的?
李江波
我是个相当执著的人,也是个完美主义者。很多人劝我将就,我不答应。我觉得感情上的事情是不能有半点马虎的。
是怎样的契机让你想到参加《爱情来敲门》的?
李江波
其实很随性。我是在电视上看到了这个节目,觉得很适合自己,所以就报名了。报名10天后,我接到了导演的电话,说我很有积极性和表现力,可以直接上节目。
你觉得参加电视相亲类节目,自身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李江波
需要有极大的勇气和坚信自己一定行的自信才能在节目中表现出众。
家人或朋友对于你参加《爱情来敲门》持什么样的态度。
李江波
单位上下都很支持我参加这个节目,朋友也一样。至于父母,最初他们曾抱着怀疑和担忧的心情劝我放弃报名。但当他们看见我在节目中的优秀表现时也还是高兴得笑不拢嘴,同时赞成我以后有机会再去参加。
很多人认为去参加“电视相亲”节目的人是出于作秀的目的,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相亲,你是怎么想的?
李江波
我不否认这类节目的确有炒作、表演、作秀的成分在里面。也有很多人是出于其他的目的来参加节目的。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是本着相亲的目的而去的。我希望有更多与人接触、交往的机会,所以参加了这个节目。我也希望观众可以以一种平和的心去看这个现象。其实是时代的发展、思想的进步造就了这样的节目。
去之前,是否想过真的能在这个节目中找到意中人。
李江波
想过。因为我是单纯地去相亲的,所以我很认真地在进行。山东卫视也很用心的,非常希望能促成,同时也要保证节目的可欣赏性 。
你想对还在相亲这条路上跋涉的人和即将走向“相亲之路”的人说点什么?
李江波
这是一个不错的交友方式。积极地展示自己,把握好机会,不要让幸福溜走,并且要相信幸福就在前面。


找到爱情的过程就是等待邂逅的过程。传说中,两个相爱的人是切成两半的苹果,被天各一方地放置着,等到再次重合的那天。但是听起来美好而简单的事情将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于是对于爱情的追求就更是难上加难……
我第一次的相亲是在大学刚毕业之后。姨妈“伙同”我母亲为我介绍了一个女孩子认识。起初我是不想去的,觉得相亲是找不到对象的人才会采取的投机方式,是下下策。但是从小听话的我始终没能拗得过我的母亲。
和女孩子见面的时候,我觉得很是尴尬,几乎找不到任何话题。大家为了“找对象”这样赤裸裸的目的硬是凑在一起,聊的也都是很私人的问题,实在让我难以接受。自那一次起,我讨厌上了相亲。
谁不渴望自由恋爱呢?在茫茫人海中,没有任何预兆地相遇,或者一见钟情,或者日久生情,而后永结同心。但是这样美妙的事情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有机会遇到的,至少上苍没有把这样的机会留给我。生活圈子的狭小,为我能认识更多的人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再加之我的性格相对腼腆,与人表白这种事情就更不容易了。许久之后,我还是不得已地走上了相亲的道路。
我见过很多女孩子,有朋友介绍的,家人介绍的,热心的陌生人介绍的……她们中间,有极其功利的,有相当自我的,有自命不凡要求男方入赘的,还有专门迷信星座、血型的。五花八门,匪夷所思。若是遇到一见面就问房、问车的人,我就更忍受不了了。我不得不承认她们是具有吸引力的,但是她们并不是适合我的人,同样,我也无法满足她们的要求。甚至我开始觉得相亲这样的方式本身就不适合我。
而接触桌游则是在一年前,我的一个哥们儿说要给我介绍一个女孩子认识,以桌游的形式。在当时,我只是听说过桌游这个名词。好像是玩腻了短信、QQ、MSN、电脑游戏的年轻人把“战场”放到了桌面上,同时,更近距离地交流。是一种“不插电”的游艺项目,玩的东西都是一些益智类的成人玩具。但用桌游来相亲却是第一次听说。得知在不少的城市,桌游相亲已经成了时尚的择偶方法。它要比网恋或者媒妁之言来得真实许多,也有很多人已经在玩桌游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爱人。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同朋友去了一家桌游吧。
那天,我们一共四个人,我和我的哥们儿还有两个漂亮的女孩子。互相介绍之后,我知道聂丽就是哥们儿要给我介绍的女孩子,她生得白白净净,挺招人喜欢。我想在当时,她也一定知道我来桌游的目的,但是我们谁都没有多说什么,很自然地过渡到了游戏的环节。这是我第一个爱上桌游相亲的瞬间,那种心照不宣的自在让我感到通体舒畅,原本略带紧张的心情也得到了缓解。
大家在一起玩的第一个游戏是最经典的叠叠乐。每一个人从码放很高的积木中间随意抽取一条木块儿并且保证积木不会坍塌,同时还要按照木块上所载明的要求做事……
游戏让我忘记了那一次出门之前的目的。我被游戏的轻松、愉悦又略带紧张、刺激的气氛所包围。游戏到了一半,每一个人几乎都忘记了自我,完完全全地投入到了游戏中。当时,我也会找寻机会观察聂丽。我发现她开朗、活泼,笑起来很好看。她是个做事大气的女生,从不计较游戏的输赢。她是个负责的女生,只要木块儿上写着的要求她都会百分百地完成。于是,我有一种错觉,是她的出现才使这场游戏如此好玩。我也一样地感悟到,能在短时间全方位地了解一个人是传统相亲形式所无法达到的。能轻轻松松、毫无尴尬、冷场地完成一次相亲也是传统模式所不行的。把爱情游戏摆在桌面上,应该是对“桌游相亲”的最好诠释。也正是这种突破以往形式的相亲让我能够自由自在地和聂丽接触。我以一起游戏为由约她出来,同时在游戏中尽全力展示自己的聪明和幽默,而这一切都来得不着痕迹。
现在,我和聂丽的关系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她开始欣赏我的聪明与幽默,喜欢和我相处。我知道,我的幸福已经离我不远了。这场“爱情游戏”我将是赢家。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