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莫名
许久以前,我就已经看完了六六的《蜗居》,依旧是家长里短的八卦风格,从《双面胶》到《王贵与安娜》,再到《蜗居》,都是从平民琐事入手,讲述百姓家事,期间甜蜜幸福、幽默机智、艰辛无奈、苦难折磨,谱就一曲曲人世间酸甜苦辣之歌。女子有家才是嫁。这是六六对《蜗居》的高度概括。因这句话,女主人公郭海萍和妹妹郭海藻的悲喜人生才正式登场且幕幕惊心,直到最后那个圆满又无奈的结局为止,我的心情状态只能总结为:窝心。窝心不止是因为故事的发展与角色的归宿,更多的是因为看完它,让我有一种无言的苦楚,无法判断是非黑白的迷惘,甚至是推翻自己价值观的惶恐。
郭海萍夫妇的生活轨迹与我们大多数人是一样的。从小地方考到大城市里的名牌大学,毕业后为了留在大都市能够拥有自己的一隅而不懈奋斗。期间的坎坷辛苦、拼搏磨砺,夹杂着苦辣酸甜各色味道,承载着爱恨苦痛各种情感,一路走来,虽无法一步迈向高点,但也是在陡峭的山坡向上登攀。就是这一路的攀岩,一路的磕磕绊绊,磨碎了的不止是海萍的岁月,还有她的内心,挣扎于现实与理想之间,海萍忘记了爱情的甜蜜、文学的美丽,当年的理想更是早已置之脑后。当海藻跟她聊到衣服的颜色时,海萍用的所有形容词都是跟吃的相关,什么绿豆色啊、西瓜红啊,海藻惊讶于自己的姐姐,曾经的文学才女怎会沦落到这般田地。面对着海藻的惊讶,海萍很自然地回答,文学能干什么,既管不了我吃、也解决不了我住,那是有钱又有闲的人们才配拥有的爱好。看到这里时,我觉得凉凉的,不止是因为气温忽降而身体寒冷,那是透心凉,由里及外的凉。生活,多数时候就是让你我感觉到透心凉。
海萍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当和苏淳聊到创业时,她感叹到,每当理想遇到钱时,它就只能成为梦想了。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着自己的理想,它们存在于概念里或者脑海中是很美妙的,可当你想付诸现实,却面临彼类或此种的困难时,只能很不情愿地将其归为梦想。偶尔闲时,托起下巴憧憬着曾经的和现在的理想,从中得到些许的自我安慰与自我实现吧。
闺中密友问我,如果在宋思明与小贝中选一个作为伴侣,我会选择谁?我立即回答,两个都不是我喜欢的。如果一定要从这部电视剧里选的话,那肯定是苏淳。虽然他平平庸庸、毫无长处,但他一直在勤勤恳恳地工作、踏踏实实地做人,为了给妻女一个稳定的住所一直努力地奋斗。当海萍受到委屈时,能在苏淳的怀抱里找到温暖,那就是他们的家。
至于宋思明,他的确是一个很有魅力的男人,而且从所有的方面来看,他都可以成为优秀男人的参照物。他自然而然地成了多数女性心目中的理想男士,所以在电视剧热播之时,我们都冲着他去,心心念念地要找一个那样的男人作为后半生的依靠。海藻就是如此,她一直追寻的就是一个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的依靠,一个优秀的、能干的,疼她爱她的、给予她较好生活品质的男人。小贝呢,可以让海藻生活得开心,乐乐呵呵地过着小日子,那是小幸福。海藻才不会满足于此的,她要大幸福,可以不费力气地住上好房子,买东西可以不眨眼睛地一下子选两件,出门不是自驾最起码也得的士吧,吃个山药羹呢,那也是用高汤炖的,就是烤白薯,也得有点儿情调吧。这样的生活,宋思明给得起。
一个人从低到高,那是步步艰辛,可从高到低呢,那就可以一日千里。海藻就在这大幸福中,堕落下去了。诚然,海藻本是个聪明善良的好姑娘,这样的行为也是她最初所不齿的。可走上了这条路,那就是不归路。错误的选择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所以她付出了青春的年华与生育的能力。
故事结尾,当宋的车与卡车相撞,看到他痛苦地压在车下呻吟着,我的心也被纠起,那么“出色”的一个男人,就用这样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一生,确实让我心痛。窝心的感觉,在那一刻达到顶峰。一直在扼腕叹息,追问着他为什么要走上这条路,他为什么不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却一而再的折腾啊折腾,直到家破人亡,直到命丧黄泉。细细思量,宋思明本就知道自己的选择是赌博,拿自己的才能来赢得金钱、权力甚至女人,但,凡赌必有输,输了就是输掉自己的身家性命。
看这部电视剧,一直很窝心。除了担心剧中人物的境遇外,还费尽力气地想理顺自己那纠结在一起的价值观。理想给现实让路了,文学给房子让路了,爱情给生活让路了,真情也被利益玩弄了。我们每一个,即使是像宋那么“出色”的人,都需要选择好自己的人生道路,不要奢望一步登天的自我实现,更不要琢磨着找条偏离正途的小道,还是要踏踏实实地做自己,虽然理想一时无法实现,但总有实现的那一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