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彪:坚持与梦想同行的人

标签:
大数据悠易互通互联网周文彪技术服务 |
分类: 人物风云 |
大学毕业的时候,他从1500毕业生中脱颖而出被选进了国家水利部工作,人生旅途永远有不期而遇的惊喜和充满奇妙的挑战,如今的他已身为中国多屏程序化购买引领者——悠易互通的首席执行官。第一次见到周文彪,“豁达、包容、睿智”,显然这些词不足以形容,用文字概括一个人所经历的一路风景自然乏力,但这个一直坚持与梦想并肩同行的人必然有不同人生的体验和无数精彩的故事。
他曾经主动放弃了家人朋友眼中的国家水利部“金饭碗”,投身到当时如日中天的Sun Microsystems互联网技术服务公司;
他曾经辞去了3Com北亚区区域经理的职位,重返校园,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完成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当他再次毅然决然的离开了亲自参与创建的谷歌中国,加入处于创业阶段的悠易互通时,不为别的,只为心存梦想,一个为创造最好的产品、建立最好的广告团队,为中国互联网广告走向国际化道路而努力的坚持。
也许,人生都是由自己的选择决定的,那又是什么在决定着我们的选择呢?毫无疑问,对于周文彪而言,是梦想。
坚持梦想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21岁大学毕业,即将步入社会的时候,周文彪正面临着毕业后的第一个选择,一边是浙大研究生的读书机会,一边是水利部的工作机会。“当时,水利部要从我们学校1500个毕业生当中挑几个人去工作,后来我有幸被选中,有机会去北京工作。”周文彪如此回忆道。不可否认,90年代去部委机关工作是一个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好机会,但在千岛湖畔长大的周文彪最关心的问题是“北方有没有大米吃”,当得到了面试官“不仅有大米吃,而且是比你们好的东北大米”的回答时,周文彪就放心了,于是他去了国家水利部。几年里,周文彪学到了很多。但是后来,他很快意识到这些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他需要一个更宽松自由的环境,用自己所学去改变身边的人和事,甚至可以改变社会,而后他毅然离开了水利部,离开了一个在同学和父母的眼里不可多得的 “金饭碗”。
在那之后,周文彪服务过当时如日中天的Sun Microsystems以及网络行业的领先者3Com。在2003年,周文彪已经是3Com全球最年轻的区域负责人,包括韩国、香港、大陆、台湾在内的北亚区都是他的负责区域。也许当年大学毕业放弃浙大研究生对他而言是一个遗憾,以至于后来他总觉得人生有缺憾,于是他便毫不犹豫地走出了3Com,尽管在朋友看来这是一个大有作为的职位。
之后,周文彪去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完成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聊起这段日子,周文彪回忆满满:“当你把在中国的所有东西都停用,到美国开个账号,租个房子重新开始一段生活,这种感觉和以前出差去美国是完全不同的。虽然读书的时光并不简单,甚至是艰难的。商学院的学业的强度之大,“就算你的GMAT、托福成绩再好,但当你坐在教室里,听老师用十几个小时就把一整本书讲完,挑战依然很大,我经常读到凌晨两三点。”艰苦如此,周文彪也没有放弃。“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学期,时间非常紧,第二周就要开始准备第三、四周的期中考试,期中刚结束又要开始准备期末考试。除了书本之外,我们还有很多项目要做。当时一个委内瑞拉学生,两个美国学生和我四个同学组成小组,开车几十公里去硅谷调研,去采访公司的CEO、CFO,找到企业组织架构中存在的问题,给他们的高管团队提出我们的建议和解决方案。我相信这样的经验和如今在国内商学院学到的是非常不一样的。”
完成学业之后,周文彪直接加入谷歌,后来回国参与创建了谷歌中国,他用六年的时间把谷歌中国的业务线从零做到了十亿美金,在谷歌的后三年他已经是整个亚太区域的负责人,要花很多时间在飞机上,每个月要去悉尼、东京、新加坡,每两个月要去印度和韩国,但他越发坚定了另一个梦想。周文彪回忆道:“记得有一次从悉尼飞回北京的飞机上,我就问我自己,接下来的三五年是继续在谷歌把业务做到三十亿、五十亿,还是退回来专注于庞大的中国市场,做一些自己没做过的事情。当时非常清晰的一点就是梦想着要回退到中国市场,为中国市场做些更有意义、有影响,能直接推动其变化的一些事。”有了这样的想法,周文彪就辞去了谷歌中国的职务,当他决定离开的时候,当初只有2000多人的谷歌已然发展到了60000人,其中包括30000并购来的摩托罗拉员工,一路走过来,周文彪凭借自己的努力收获了太多太多,但他并没有停在谷歌中国。
引领中国互联网广告走向国际化
“在谷歌的那些年,我就在考虑怎样通过数据和广告技术让整个的行业生态变得更好。而离开谷歌也面临多种选择,可以完全从头开始创业或选择处在不同创业阶段的企业。当时,我主要想找一个有创业氛围的企业,去做一件没有体验过的事,另外,有这样的创业环境,就能真正把我自己的想法注入到团队中去,通过数据和广告技术真正实现来对行业的改变。”周文彪如是说。当时的悠易互通和一些完全靠销售来驱动的企业很不一样,它在数据和技术方面非常专注,也有一定的积累,这是悠易最吸引周文彪的地方。
在大数据盛行的年代,悠易互通在去年之前一直专注于在做第三方cookie的数据分析,拥有大约覆盖到5亿网民的数据库,根据上网浏览轨迹、兴趣行为去判定用户的兴趣爱好,悠易互通在整个行业里最早做这项工作,也积累了最多的经验,后来再应用、建模,发现这些数据有一定的价值,但也有局限性。
“现在中国的数据市场没有美国那么开放,没有统一的标准。其实美国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很多公司都已经拥有非常成熟的数据,比如沃尔玛根据结账的数据分析出了每周五,把尿布和啤酒放在一起会销售得更好,某种程度上美国零售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数据的应用。
而在中国就没有这样的习惯,因为中国的零售业并不发达,另外一方面,中国很多有价值的数据掌握在BAT的手上,但这些又并没有完全开放,基于这一点,在今年年初,我们推出了‘数据银行’这个产品,到今天为止我认为这才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数据管理平台。”周文彪侃侃而谈,“这样我们就可以帮助广告主直接去收集它的web或app上的数据,即第一方数据。在第一方数据里,一些大企业还有线下的CRM数据库,通过我们的专利技术,可以把两者打通,形成广告主专有的数据银行,其价值之大甚至高于BAT的数据,同时我们将客户第一方数据和第三方数据打通、对接,从第三方数据里找出和第一方数据行为相似的人群,这对广告主而言绝对意义非凡,现在也有很多广告主已经在用这款产品,我觉得这应该是中国在大数据落地方面一个划时代的产品。”
悠易互通是业内最先推出DSP平台的企业,如今悠易把DSP和数据银行结合在一起,如此,广告投放结束,就会形成市场营销的漏斗、各个阶段的数据,将之贴上标签、分门别类管理、进行数据分析、挖掘,再放到数据银行中,当广告主新产品上线时,就可以针对不同的需要,从数据库里提取不同的数据进行广告投放,如此形成了一个良性的闭环。DSP在中国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数据是最关键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便是优质的媒体流量。
“我们刚开始推出DSP时,很多媒体都在观望,他们甚至会恐惧,但后来他们发现以前只做配送、卖不出钱的流量都可以变现。到今年,他们开始把更多优质的流量放进来,而且这和媒体流量通过售卖所得是相当的,如此,媒体不再需要养很大的销售团队。很多网站媒体,尤其是门户和垂直网站越来越多的把优质的流量放进来,视频也越来越多地走到DSP上,再有就是移动如今在DSP上能购买到的流量也已经非常大了。所以我觉得更优质的媒体和数据的进一步使用,还有未来数据标准的建立,更多数据的开放对未来整个程序化购买行业,包括品牌广告主能否把更多的预算投入进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周文彪的言语中透着自信。由于前期市场教育和准备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所以周文彪预测在未来的6-12个月会迎来DSP发展的一个爆发阶段,更多的广告主会把预算更大比例地投入到其中来。
回首即将满三年的在悠易互通工作的生活,周文彪为创造最好的产品、建立最好的广告团队,为引领中国互联网广告走向国际化道路而来,努力至今已然颇有收获。周文彪最感谢的是他的团队,“我们的管理团队包括中层团队大部分是从百度、阿里、优酷、谷歌等公司聘过来的,我们组建了在行业里最强的团队,大家都有相同的信念——利用数据和技术为行业带来改变。”随着悠易互通和整个行业的努力,我们看到了技术和数据对这个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团队和产品给广告主、网站主、个体互联网网民的用户体验等各方面创造的价值有目共睹。除此之外,周文彪还希望从别的维度改变身边的人,改变行业。所以他带领员工去青海助学、去智障学校帮助学生,他认为公司做多少销售额、有多少利润都是水到渠成的,他更希望做到对行业有深刻影响,引领行业发展,同时真正影响到身边的人去帮助更多的人,能回馈社会。
仿佛谈话间就已三年,如今周文彪很庆幸当时自己选择了悠易互通,直到现在每天早上起来还都很兴奋,想着尽快到公司投入一天的工作中,他希望以这样的状态能给悠易互通不断注入活力。
工作的力量源自于家庭
谈及工作,周文彪强调的更多的是来源于团队的力量,但是他清楚地认识到家庭给予他的支持和理解也是最珍贵的力量。“在谷歌的时候,基本上60%以上的时间都在出差,在悠易工作也经常很晚回家,有一阵子都不怎么能见到我的女儿。”
生活里除了家庭还有朋友,就算再忙周文彪也会挤出时间和朋友聚聚会,一起打打高尔夫,现在时间不多就会选择网球。关于爱好,周文彪喜欢旅游、音乐,也喜欢读历史,“其实,除了通过悠易互通来真正去改变行业之外,我还有一个梦想,就是以后去一所大学读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艺术、音乐、历史等,并不为了取得学位而是喜欢什么课就上什么课,喜欢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可能有一天他会这样做,也许是在他退休,淡出这个行业的时候吧。
但在这之前,对于年轻的行业新生力量,周文彪说:“这个行业是激情澎湃的、很性感的行业,在这里有很多机会,年轻人应真正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进入这个行业想要获得的是什么,终极目标又是什么,围绕这样的目标坚持走下去,并尊重机会,就一定有所收获。”也许某种程度上,他的生活早已和工作融合在了一起。
将员工和团队视为公司核心资产的悠易一直注重吸收新鲜血液,周文彪也极力激发每个人的潜力,他希望悠易互通给大家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是对员工职业规划有帮助的一份事业。
拥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而选择与梦想同行的人却是可敬的,无疑周文彪就是这样的人。
文\元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