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正常吗》高调收官 网络综艺没那么简单

(2014-06-20 13:06:11)
标签:

综艺

广告导报

腾讯

网络

分类: 媒介速递

      《你正常吗》高调收官 <wbr>网络综艺没那么简单

“朋友,你正常吗?”最近这样的问候语常常在朋友圈里出现,可见网络综艺节目《你正常吗》受关注程度之高。6月19日,《你正常吗》第一季最后一集正式上线,林志玲和蔡康永的嘉宾组合让这一季节目收尾在了关注的最高点。前九期的常规节目采用的是“明星+素人”的组合模式,利用腾讯的覆盖和数据资源,提供“你正常吗”的测试让网友实现做出选择,最终形成的数据作为节目嘉宾答题的依据和标准。这些测试题中涉及生活、心理、行为等各个方面,有一些问题甚至较为隐私,然而作为匿名测试却反映了很大一部分人群的真实心理和生活状态。节目中,嘉宾对于某种行为或者现象判断是否“正常”,从侧面也展现了其本人的观点和立场。

 

014年6月16日21点,一共九期节目,平均每期播放次数达到3000万以上,最高一期播放次数为4838.9万次。首期节目开播的互动测试数据参与人数就已经达到400多万。节目播出以来,不论是从观众和网友的角度,还是从资深的行内人角度,都是好评一片。

 

细数视频网站近些年的自制节目,脱口秀是最被认可的类型。网络脱口秀节目能大量生产和传播,一方面,它操作起来比较容易,制作成本不太高,需要花费大功夫的仅仅是找一个很能说或者组一个很能写台本的团队而已。另一方面,这类节目兼顾了娱乐性和知识性,往往以内容取胜,对于形式上的呈现并没有太多苛求。原来人们看电视,绝大部分是出于娱乐的需求,多年前,人们上网看视频也很大程度上是从中找乐子。而随着媒体环境的变化,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随之改变。多屏覆盖让娱乐益智、获取资讯知识的需求都能随时满足,这对于节目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在网络综艺节目的类型中,从业者们也进行了不少尝试,很多节目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最终往往让人感觉难登大雅之堂。于是,问题就来了,到底应该如何制作高品质的网络综艺节目呢?

 

遵循“互联网”的本质属性

 

暂且不把网络节目从内容和功能上做细分,网络节目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因此它应该与生俱来地拥有“互联网”的本质基因。归根结底,网络综艺节目首先得用互联网思维去构想,去制作,其次才是它的综艺性。而互联网思维在综艺节目中的体现最重要是互动和参与。《你正常吗》真正将线上线下的观众和粉丝连接了起来,粉丝的选择决定节目内容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一个观众或者粉丝都是节目内容制作的参与者。这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物,而畅谈“大数据”多年,也才仅有少数类似《你正常吗》这样的节目出现,可见,网络节目的探索和研究有着很大的潜力。

 

唯众传媒一直提到的TV2.0事实上是要让电视还原到真正以受众为中心的时代,强调互动与体验,以及平等和去中心化的精神。这和互联网时代的“以用户为中心”、“得用户者的天下”的观念不谋而合。因此,有着强烈参与感和互动感的《你正常吗》是节目制作公司和视频网站合作一次成功的探索。

 

以小见大的内容共创

 

如果说依托大数据的测试仅仅是《你正常吗》的一个表现形式,真正能被称之为“核心内容”的应该就是那些被广泛讨论的问题。内容为王的真理经久不衰,新事物的快速到来也遵循着规律引导。我们一起来看看节目中出现的问题:是否会吃宠物食品,是否会看见镜子就照,是否会在微信朋友圈屏蔽父母,能否守住“保证不说的秘密”,是否会翻查情侣的短信……这些看上去都是生活中不起眼的小细节,但当参与测试的基数达到一定值,测试结果反映的就是在当下社会普通人们的心理活动和生活状态。往往细节最能体现人最真实的一面,加上数据的支撑,该节目引发了热议。这些结果有的在意料之中,有的出乎意料,在简单平实的问题中展现了在这个飞速发展转型、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里,人们的生活百态。

  这样的节目内容,接地气儿又有意思,结合主持人的把控和延展性的发挥,让每一个问题引出的“点”散发成一个被广泛讨论的“面”,将内容从节目上影响到节目下的传播中,让节目本身大大增值。节目制作方唯众传媒总裁杨晖表示,将发人深省的话题和内容用欢快娱乐的形式表现出来,正是观众喜爱的,也是唯众团队今后研发、制作节目的方向。


发掘综艺娱乐的丰富性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数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原来电视节目拼收视率,现在网络节目比播放量,甚至更多复杂的评估节目价值和平台价值的数字。这些数字有时候为从业人员带来了很大的成就感,有的时候给他们带来了不少挫败感,也许可能是“功利主义”在作怪。数据的评估会激发创作力的爆发,会促进节目的发展和传播,但有时也会冲掉一些本应该存在的好的东西——比如对于优质内容的探索。这就好比市场经济规律会让经济市场变得繁荣和活跃,然而也容易造成经济危机,这时候就需要宏观调控。而在节目创作中的“宏观调控”就是创作者对于内容质量的坚持。事实上,从过去到现在,直至将来,不论是电视节目还是视频节目,甚至其他形式的节目出现,本质上都是传播内容的创造者。要得到好的传播效果,需要借新事物之势,同时坚守对优质内容的追求。


《你正常吗》节目中曾经有一位“素人”遇到了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有自杀的想法是否正常的问题,面对心愿红包和可能出现的不太正面的结果,他坚持选择正能量的答案,通过节目传递了一份力量。在第一季的最后一集,嘉宾和主持人面对相对小时候的自己说些什么的问题,真诚地表达内心的想法,让人感动,同时也唤起了观众心底深处的回忆和思考。这是一档让人笑着看完,看完之后回想还会微笑的节目,这种“回甘”,绝不仅仅是单薄的娱乐能做到的。


纯粹的娱乐和综艺创造不了辐射深远的内容产品,杨晖表示,所谓的娱乐节目或者说综艺节目,也能承载一些有深度有价值的内容。单纯的吐槽或者搞笑对于节目来说略显单薄,一切包括内容产品在内的伟大作品一定都是丰富的,它让人一层一层剥开,一步一步深挖,最终回味无穷。


《你正常吗》是网络综艺节目一次有底线、有突破的尝试,希望能有更多优质的综艺节目能充分利用资源,带给给观众多层感受。毕竟,打动人心才能引起共鸣,才能引发互动,让节目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本刊专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