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创2007年中以来的新高
(2009-11-02 10:30:01)
标签:
财经消费者信心指数尼尔森中国 |
分类: 导报前线 |
尼尔森最新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
2009年第三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创2007年中以来的新高
西部地区和低线城镇消费者信心大幅提升
2009年10月28日,北京:根据尼尔森最新出炉的消费者信心调查,中国消费者信心在2009年第三季度达到2007年中以来的最高水平。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提高来自消费者收入预期和就业信心的提升。
从全球来看,与第二季度相比,消费者信心指数提升幅度最大的是中国香港地区,其次为韩国和巴西。其中,香港增幅达到14,韩国和巴西分别为13和12。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上扬也均达到11。尼尔森公司大中华区总裁马祺(Mitch Barns)评论说:“通过尼尔森的综合调查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消费者均感觉经济衰退过程接近尾声。”
尼尔森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为同类调研中规模最大。全球范围内,尼尔森公司对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进行了研究。在中国,此次报告对中国各级城市和农村的超过3,400名消费者信心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包括在线访问、电话访问和入户调查,旨在反映中国消费者信心水平,消费习惯以预测未来的消费情况。此份报告首次展现了中国各地区和各级别城镇消费趋势与过往季度的不同,以及消费信心的变动状态,为行业把握最新的消费趋势。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95上升至101。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一、二线城市消费者相对更具信心,信心指数分别为102和104;中部和西部地区以及二线城市消费者信心提升幅度最大,其中,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提升8点至100,二线城市提高了15点至104。
尼尔森消费者信心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地区消费者信心指数反弹主要受当地就业前景改善以及对个人收入前景的良好预期。接近六成(57%)西部地区消费者认为当地就业前景为“比较好或非常好”,与第二季度相比,提高了14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消费者对于未来十二个月当地就业前景的看法改观最为显著,对此表示“比较好或非常好”的人数比例达到百分之五十五,比第二季度提升了22个百分点。
中国各级城市消费者对于未来十二个月个人收入状况的看法均有改观。接近六成中国消费者认为未来十二个月个人收入状况为“比较好”或者“非常好”,这一人数比例比第二季度提高了12个百分点。从地区和城市级别来看,中国东部地区和二线城市消费者最为乐观。其对于个人收入状况持积极看法的人数比重提升幅度最大,分别达到百分之十三和百分之二十二。
马祺进一步评论说:“从今年七月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消费者已经开始感到经济出现触底反弹。第三季度的调查结果显示了这种乐观心态的延续。消费者开始对当前的生活状况日趋满意,并认为经济正逐渐恢复正常状态。”
从整体来看,中国消费者对于个人收入和工作前景的态度日趋乐观,但是在问及消费意愿时,中国受访者仍然持谨慎态度。与其它地区和级别的城市相比,东部(48%消费者表示愿意在未来12个月消费)和一线城市(51%)的消费者在未来12个月的消费意愿相对较强。
“虽然中国消费者对于经济前景的信心大增,但仍然对于外出消费持谨慎态度。尽管如此,尼尔森的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还是愿意花钱购买新产品。因此,那些关注产品创新并持续向市场推广新品的企业,将有机会提升其在中国的市场的销量。”马祺说道。
关于尼尔森全球消费者信心调查
尼尔森全球消费者信心调查于今年9月在欧洲、亚太、北美和中东地区的30,645名消费者中展开,旨在反映全球消费者信心水平和经济前景。尼尔森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建立以消费者对就业市场的信心、个人经济状况和消费准备为依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