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前线】走廊里的“冷面杀手”

标签:
冷面杀手一份cc比稿香港财经 |
分类: 导报前线 |
走廊里的“冷面杀手”
文\莊健
阿公。
在香港,我們是這樣尊稱他的。
公,意指頭領,德高望重。但對我來說,還有別的含意。公,是提拔後生的資深長輩,是公正無私的在上者,更是…公司裏的公眾人物。無論是創意部、客戶服務部、策劃,或電視製片、或平面插畫師……從小AE到大CD,事無大小,階級不分高低,一有問題都找他,一找他問題自然解決。當年只須有CC在,公司就可以維持好狀態。
我在1995年認識CC,那是我做實習生的一個夏天。記得上班第一天,我踏入公司,在長長的走廊上,正中釘著一人。身穿長袖白襯衣,下套淺藍牛仔褲,腳踏平底帆布鞋,手夾煙,面戴黑框眼鏡,沉默寡言,人人走過恭敬點頭。當時的我,誰也不認識,人事也不懂,只會瞎猜這位老兄,挺平易近人,人緣蠻好的。我每天回到公司,必定看見他站在那裏,彷彿在思考,又像在觀察,我走過,點點頭,他回一個,還教導我說:「剛進行不用怕,放膽去犯錯」。放膽去犯錯?有沒有搞錯?不是吧?當時不明所以,後來才知道是莫大的鼓勵。實習了幾天,我問同事才知道他是CC,公司的執行創意總監。一位創意部的統領,竟然會在意一名小黃毛,這說明他對後輩的重視。事實,他對每一名新入行的,都會耐心教導,分享經驗,目的是想鑿育英才。這一點,從CC當年辭退廣告業,投身教育,邁步香港理工大學,培養新生代,可見一斑。
當年剛畢業,很拼命,工作事實也很忙,我每天十點前回到公司,晚上通常搞個兩三點才下班。有一趟,四點半下班,凌晨,不是在做比稿,只是在幹平常的活。我下班,CC才一起下班。第二天,他九點前就在公司出現。為什麼身為高層要每天瘋狂熬夜?當中,對廣告的熱情,對工作的責任心,這些是必然的。除此,還有其他:留下,他會彈結他,在大家正忙的時候,騷擾騷擾。留下,只想隨時守在附近,你一有問題,立即可以找他請教。留下,更是對正在為公司拼命的同僚,一份尊重,一份鼓舞、支持。所以誰在做什麼,情況如何,他都瞭如指掌。大至比稿,小至宣傳單張,他項項通明。是故,他可以做到公正無私。
CC是廣告界的公眾人物。不是說他為人高調,明星一般,相反,他默默耕耘,從不把自己投映為高不可攀。雖則單從外觀,他讓人覺得難以接近,總是板起面,但事實是,他無時無刻都專心一致,在想事。在香港的廣告業,許多廣告人都和CC共事過,受過提攜。無論是哪個部門,只須和他合作過,不僅會佩服,更會稔熟。當年的一大班同事,時至今天,還會抽空出來聚聚,到上海也會和他見見面,食頓飯,聊聊近況。因為在CC身上,學到的不只是廣告,更是對人生的看待,對人的看待。廣告,是一門人與人的溝通企業,是花長時間呆在公司的工作。如果,連跟同事的關係,也不懂得怎樣去達至和睦,那更不消談怎樣將商品與人溝通。是故,公眾人物,實則滲透人情味,將人拉近。
還記得有一趟,CC對我說,廣告真是一份好職業。倘若時光倒流,重新再選,也會選廣告。原因是,哪有一份職業可以接觸到各行各業?哪有一份職業可以接觸世界頂級導演、攝影師、演員、名模?哪有一份職業可以到世界各地拍攝?哪有一份職業可以讓你十點上班(年輕的創意人有些更是十一點半才見人,特沒勁)?廣告,是需要真心喜歡,全情投入,才幹得起的工作。他當年所講,每每在我低潮時起著提醒作用,讓思想回到原點,明白為什麼要做廣告。
現在,各自修為,各自為廣告而拼,在不同公司健康比拼。但,正好是一個機會,將CC當年的指教,自我演繹,體現公私分明。
作者系廣州李奧貝納執行創意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