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前线】喜勇:创意与管理的辩证论

标签:
就业创意管理情商斐思态中国杂谈 |
分类: 导报前线 |
喜勇:创意与管理的辩证论
文/本刊记者李佳
2008年对喜勇来说,应该是颇为难忘的一年,从事广告十几年甚少穿西装的他,从4月的某一天开始,每天西装笔挺地出现在办公室。从T恤到西装的转变,正是喜勇2008年角色的转变,原本担任斐思态广告全国执行创意总监的他,调任公司执行董事,开始负责斐思态的整体业务运营、客户开拓以及创意方面的战略性发展。
本刊记者专访穿西装的喜勇,听听他角色转换后的心得与感悟。
如何去学习做好一个具有特定专业能力的职业经理人,是我角色转变后的一个大挑战。
虽然之前做ECD时,已经逐渐脱离具体创作层面了,但当时的管理还只局限在创意部本身。参与到公司的管理层面后,思考的格局就不一样了,虽然只是主要负责公司的业务营运,但这就意味着要更多的面对客户服务,保证公司的生意来源和利润,保证公司整体的专业水准,并要协调各部门总监,组成一个有竞争力的团队去赢得生意,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一身西装的心理控制术
创意人的个性是比较顽固的,我时不时还会非常感性地思考问题,尤其是涉及到创意部分时,还会情不自禁地想把自己变成一个文案,有去创作的冲动,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带队者需要是高瞻远瞩的策略性思考,把握方向,如果自动把自己打回原形,那么价值何在呢,所以我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定位。
我入行就是做创意的,创意人员的着装相对比较自由,所以十几年来我从不穿西装,而角色转变后,我就开始天天西装笔挺,许多同事都不习惯,其实我这是在时刻暗示和提醒自己:现在扮演的角色,不能再天马行空了。
当创意遇到管理
创意人感性、有激情、敏感、好奇心强、有才情、荣誉感强,但所有和这些优点对立的缺点也一样明显,这些特质可以赢得客户的喜爱,也可能是毁掉客户的原因。十几年的创意人,让我把自己的共性和特性看得很透彻,所以如能成功地扬长避短,倒是能给传统上刻板的管理风格带来一缕清新。创意出身的经营者懂得创意的来龙去脉,和客户沟通时能生动形象,直截了当,同时也更清楚做创意的艰辛,理解同事的思路,帮助保护好创意顺利达成。另外创意是全方位的,用创意的思路去看待经营和管理,常会有意想不到的火花。
所以在平时的作业中,我尽量发挥这些潜在的创意因子,同时去弥补转行后的专业学识及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所必须具备的气质和风格。
管理的艺术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沟通。学会如何讲话,讲什么话,怎么讲,何时讲。无论是管理还是经营,对象都是人,人的连接以心为重,交心才能获得认同,赢得信任,最终达成目标。
为什么客户要把自己几千万甚至上亿生意交给你做,而不是其他公司,难道仅仅就是因为专业的差距吗?平心而论,目前在所谓的专业层面上,公司和公司之间实力差距是不大的,客户的最大考量还是在于彼此是否合适般配,是否值得信赖,所有这一切的建立就是在彼此的沟通上。在沟通中,我们虽然面对的是董事长或老板,但他也是身兼多种角色,有复杂的社会关系和责任,需要平衡多种层级等明暗因素,使得沟通绝非易事。做事先做人,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人事中理出事物的针结,赢得朋友也就必然能达成目标。中国文化令社会交往更注重于“关系”,面对各种关系,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经历阅历,广博的学识及专业能力,感同身受的亲和力都是成功沟通的要素。
看到的不一样,得到的也必不一样,所以格局观,也是成功经理人的重要素质之一。生意上全盘考虑,大局着眼,精通舍得艺术,而不纠于一城一池的得失,虽讲抓住手中一只鸟胜过贪望树上一群鸟,但如能抓住手中的,同时又能潜心织网,执着的花足够时间精心孕育,水到渠成地摘得一群鸟,岂不更胜一酬。任何行业,有发展也必有走向衰亡之时,传统的必会被新趋势所替代,因此随时要未雨绸缪,创造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大格局的思考才能赢得所期待的大天下。
BLACK LABEL的姿态
和那些拥有百年历史,厚厚成册的企业文化理念的公司相比,斐思态虽然只有十五年的成长发展历史,许多东西还远未到能用文字去细细表达或分类归纳,但任何新人的到来,都能强烈地感受到浓烈的企业文化气息:大气而不浮气,做事先做人,诚实正直,自觉自律,自我启动,有尊严但不张扬,员工之间兄弟姐妹情长意切。斐思态提倡大家文化和亲情文化,既然是家,一般就会有家长,但在斐思态这个大家庭中却没有管头管脚的家长,一切都是开放自由的。都说广告公司流动性强,但从斐思态离开后又倒流回公司的员工非常之多,为共同的目标一起日夜奋战所结下的深厚情谊,就是公司的向心力,让斐思态人紧紧相连。
公司经营的目标和策略非常清晰:做特色,做独特,做到不可替代也不可复制。不是第一但是唯一,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利基。公司虽然目前国外客户的比例较大,但服务中国自己的本土企业,和中国民族品牌一起做大做强才是最终的目标,这也是本土公司力所能及的。创新本土公司发展模式,打破传统经营瓶颈,一直是董事长周屹所追求的,善于从危机中看到胜机,把貌似的败局引向胜局的周屹,近年来通过和客户结盟,新媒体的开发,公司格局的整合梳理,让企业肌体变得更加强壮。“BLACK LABEL”,是公司期望追求的一种风格,低调但不低姿态。斐思态文化的心态非常开放,因此近年来吸引了业界许多重量级的专业人才加盟,反过来又令公司的文化朝向多元化而更具多姿多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公司管理和经营需要一个强大团队合作,而不是一二个人的单斗独拼,斐思态核心管理层每个人非常清晰公司的目标,在共同的目标下,各自发挥所长,各施其职,并善于补位,配合默契。公司的管理靠发布行政命令和条款的非常少,充满人性化的管理能让每一个员工自觉把公司当做一个不离不弃的大家庭。其实非常简单,在经营管理中只要时刻牢记:己所勿欲,勿施于人,尤其是一个默默的执行和示范者,远比喋喋不休的宣讲者要来得更有实效力。广告公司最不缺的就是各具聪明才智的员工,但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公司非常强调除了智商高外,还要培养情商,懂情,有情,会用情,极高的情商才能在各种做人理事中得心应手,赢得尊重和信赖。
联合国式的求同存异
公司的强大,随时需要新鲜血液的补充,但不同区域,不同的文化习俗背景,曾经不同的职场及工作环境,的确会造成初来员工的不适。所以要帮员工非常清晰他/她自己发展的目标和规划,只有在斐思态这个大平台上,让每个员工在实现大目标同时,本身也在进步也在达成自身的目标,员工才乐意聚拢在一起,持续发展。
当然,优秀人才永远是层出不穷的,对公司而言,但要找对的和适合企业本身发展的人,这样也会减少人才引进的水土不服和观念上的冲突。找准人才,达成目标的认同后,那就要尽快帮助他/她融入公司文化,虽然公司讲求个性和自由发挥,但必须是要在顺应公司文化的前提下,所以融入非常关键,各种文化的汇聚,其中必有主旋律,多样性中有共性,才能让斐思态的文化鲜明而具特色。在确定员工们清晰自己的责任前提下,充分授权,及时支援,适时提醒,善用平衡,必须时就要亲自示范。广告公司的作业必须是团队合作,在组建团队时,可以把不同个性,不同才智,甚至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放在一起,相互补位从而达成和谐。几乎每天周围的伙伴,各部门的同事会发生各种工作、生活上的问题及困扰,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换位思考最重要,这样,才能换来信服,找到真相,从而达成共识解决问题。
与往事有关的故事
在职业生涯中,几乎每个阶段都在接触精彩分呈的人和事,让自己不断获得经验,加快成长:
我们有个到现在已服务了近十年的客户,在服务了前三年后,和我们直接沟通的原客户部长调离回国了,从国外本部新来的部长,对我们并不熟悉了解,甚至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一度想更换我们这家代理商。某天在一次公司高层和他的聚会上,董事长周屹的一曲“和往事告别”歌声,猛然打动了他,在共同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很多年后的今天,这位已成法人长的客户还清晰记得当时的无言震撼,让他觉得这家有这样老板的公司和其他公司真的不一样,是可以合作的,可以信赖的,可以一路走下去的。一首歌曲可以救一个客户,换来近十年的紧密联结,似乎有些天方夜潭的不可思议。但从中的感受实在太多,也许会讲如果当时不是唱“和往事告别”会否还有后续之缘呢,其实这一切的关键还是人和情的打动。
认人,是我们这行业比较独特的现象,许多企业和客户寻找广告代理商其实也是在寻找一个和他们的理念风格甚至情感相通的人,这些感觉的东西往往不是靠文件、数据及所谓有竞争力的服务报价来决定的,这就再次证明了要做事先做人的道理。做人是一辈子的事,只有坚持这样的信念,那么面对如此有感觉的人,还有什么事和目标做不了达不成呢?!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从比较单纯的做创意,管理创意部门转型到公司业务的运营及管理上,其实时间还非常短,一切对我而言都是崭新的,富于挑战的。学习前辈和同行成功的经验是我的当务之急。其实中国文化里许多非常实实在在的普通的道理,真的能认之学之而化之,就是百战而无不胜的规则,只是许多道理看来貌似太浅显了,所以容易被忽略。真实诚实,做事先做人,学会讲话学会沟通,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这些从小到大父母老师们一直在念叨的道理,对我而言,就是如何成为合格职业经理人的重要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