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前线】“真功夫”能否“打倒”麦当劳

标签:
真功夫餐饮企业麦当劳本质导报美食 |
分类: 导报前线 |
“真功夫”近来比较火热,店面越来越多,大众评价也相当不错。我和我的同事经常饥肠辘辘进去、心满意足出来。
关于真功夫,特意查了一下有关背景资料:真功夫的正式亮相是在2004年,它的出现给很多很多的中国人带来惊喜——从“总是和洋快餐挨在一起开店”“80秒餐到你手”“千份快餐一个品质”“营养还是蒸的好”“快速服务,即买即售”,确实让本土中式快餐扬眉吐气了一把。很多人甚至以为它是来自台湾或香港的。事实上,真功夫就是一家土生土长的国内快餐连锁,而且,其实在1994年就已经创立了。
我确实为这样的一家本土企业感到骄傲,并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她已经可以成为中国餐饮业乃至所有行业的品牌表率之一。于是乎,关于“真功夫”,便有了几个想问想思考的问题:
1、口味/特色是决定餐饮企业成败的最主要因素吗?肯定不是,但却是必需的功能支持。“营养还是蒸的好”,这一对功能的诉求已经会让许多人有感觉。
2、到了2009年,感觉突然之间,许多稍微高档点的餐饮企业都开始狠抓“服务”。现在去许多餐厅吃饭,服务员态度好的会让你受不了,有没有?那么,“服务”对于一个餐饮企业的成败又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3、我发现她们的服务柜台上面的套餐图片隔几天就会相互换一下位置,另外每份套餐的汤、菜、米饭在托盘的位置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随意乱放。这是“细节管理”:图片位置的更换是为了不让消费者产生视觉疲劳以致以后懒得再看无需再看,而套餐的放置则是顺应了大部分消费者饮食习惯。要知道,麦当劳和肯德基在宣传图片的放置上也是充分考虑了消费者的视觉习惯,而非随意摆放。
4、“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真功夫”很轻易就能找到这样的宣传口号。尽管很顺口,和企业名称也很呼应,但是,到底她想传达的是什么样的一种企业理念或精神呢?依照郎咸平教授的说法,餐饮行业的外在本质应当是幸福体验。姑且就以此为标杆,那么真功夫有没有传达和提供这种体验呢?
5、做个简单总结:“口味、营养、服务、细节管理”,这些可以统称为餐饮企业必需具备的“内在本质”,也是所有的餐饮企业必需要具备的,没有了内在本质,其他一切免谈。而企业的成功还需要外在本质(品牌灵魂)的帮助。那么真功夫希望打造的外在本质又是什么呢?如果没有理解错,“功夫不负有心人”强调的应当是一种“上进精神”。那么这种精神和我们这些进去吃饭的人有什么关系呢?有一头雾水的感觉。
6、“更多选择更多欢笑,就在麦当劳”、“有了肯德基,生活好滋味”……没错,餐饮给人的应当是一种生活的幸福体验,如果非得与励志、上进联系在一起,难免有些牵强,就如同卖时装的非得说她的品牌有“拼搏精神”。
7、如果我的判断是正确的,即“功夫不负有心人”的诉求并不符合餐饮行业的外在本质。那么,“真功夫”这个企业很可能还是面临一个“只能做大,不能做强”的尴尬局面。
8、如果当前的外在本质诉求是不正确的,那么我们应当去重新思索:如何寻找到一个与“幸福体验”的行业本质一致、同时又不失“真功夫”本色的品牌精神?
很欣喜的看到“真功夫”的成长和壮大,也期盼着这个本土企业未来能有更光明的前景。本文仅仅提出了一个疑问,本土企业在抓好内在本质打造的同时,对其外在本质的挖掘能否齐步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