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导报前线】公交移动媒体广告效果评估标准正式出台

(2008-12-05 11:02:06)
标签:

公交移动电视

华视传媒

效果评估

青岛

杂谈

分类: 导报前线

12月4日,尼尔森公司在京首度发布公交移动电视媒体收视率调查报告,标志着公交移动媒体广告效果评估标准正式出台。据了解,该调查历时1年,对全国11个大中城市进行了大规模调研分析。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的公交人口占比高于75%.而基于公交人口分析,公交移动电视媒体的总体到达率直逼电视,达95%左右。从收看公交移动电视的频率来看,基本上超过50%的公交人口已经养成了固定收看公交移动电视的习惯。>值得注意的是,在公交移动电视覆盖面持续上升的同时,其成本优势逐渐显现。据尼尔森区中国媒介执行总监陈丽洁介绍,目前我国公交移动电视广告成本不到传统电视的1/10。

 

以青岛为例,该市主要的公交移动电视运营商世通华纳的收视点成本全天平均为403元,黄金时段为290元,而青岛当地电视台的收视点成本平均在6757元,晚间黄金时段成本略优平均为5485元,购买同样的服务,前者费用不到后者的1/15。

 

拥有这样的成本优势,过去一年公交移动电视行业获得了巨大发展。据独立市场调研公司易观国际的数据,2008年中国移动电视行业的广告收入将达12.9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05%.在经济形势出现波动,各广告企业主纷纷缩减广告预算的同时,公交移动电视逆势上扬引人关注。

 

华视传媒首席财务官Dina Liu对记者表示,由于公司客户主要是大众类型的产品,且多为必需品,因此在当前经济形势有所紧张的情况下,华视传媒受到的影响并不大。华视传媒2008年3季度财报显示,其广告收入较上一季度环比增长77.9%,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312.0%。

 

世通华纳副总裁崔斌也对公交电视逆势上扬的情况进行了解释:“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广告主更倾向于采用杠铃式的营销投放结构,维持央视和重点卫视的投放,压缩部分地方报纸和电视投放,同时增加网络和交通类媒体的投放,如公交移动电视和车身媒体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