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导报前线】中国广告人压力现状调查报告(新人版)

(2008-08-27 14:25:51)
标签:

就业

交通压力

工作压力

ae

周俊仲

中国

刘青山

分类: 导报前线

中国广告人压力现状调查报告(新人版)

策划/朱磊 执行/刘青山 徐卡 李佳 撰写/刘青山

 

 【导报前线】中国广告人压力现状调查报告(新人版)调查背景:

关于广告人压力的争论似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有人坚持认为,广告人是最累的职业,而压力中关注最多的,则是加班问题以及没有加班费的潜规则,而作为补偿的调休好像永远只是调戏:

“明天要提案,早点来!”

于是无奈的广告人这样调侃自己:“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干的比牛多,挣的比驴少。”听起来,广告人是如此的劳累,以至于当不久前有广告人猝然辞世时,大家不假思索,便把原因归结于“过劳”。而在解释广告人“过劳”的原因时,公司管理者往往用“好创意都是逼出来的”来回应。

 

有意思的是,曾拿过600多个大奖的周俊仲竟然从来不加班。达彼思中国区整合营销总监贾殷殷说:“我在墨尔本JWT的5年中只加过一次班,而且也只呆到8点,来中国以后发现中国广告人整天忙忙碌碌,疾走不休。虽然中国客户种类太多,差别很大,需要多一些时间研究客户。可是我觉得国内的广告人还是应该从工作中抽身出来,思考一下为什会这么忙,哪怕5分钟也好。”

 

从与周俊仲、贾殷殷的接触可以了解到,似乎台湾以及外国的广告人并不怎么加班,那是不是他们就没有好的作品了呢?非也:周俊仲不仅拿奖拿到手抽筋,而且帮很多客户打开了市场。问他诀窍,则曰:“创意来源于生活”。然而,整天窝在办公室,用咖啡提神的广告人能接触到生活吗?

 

那么,我们是不是真的应该抽出一点点时间,思考一下,广告人的压力真有传说中那么大吗?如果有,是为什么?这样大的压力有意义吗?如果没有意义该如何解决?于是,本刊编辑部联合中国广告网,面向全国广告人推出了一次名为《广告人压力现状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参与此次调查的以工作3年以内的新人居多(68.54%),故名之曰新人版。


压力现状报告

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27份:其中,男性64.46%,女性35.54%。有跳槽经历的占68.58%(在普遍都是新人的情况下,居然还有这么高的跳槽率!),而工作3年以上的受访者中,只有三四个没有跳槽的经历。(广告圈的习惯似乎是跳槽就能升职、涨工资,否则就只能耐心地熬,在这样一个浮躁的行业,有几个人愿意等下去呢?)

在广告人最关心的加班问题选项中,声称几乎每天加班的为30.63%;每周偶尔加班为33.92%;每月偶尔加班和几乎不加班合计为35.44%。这个数据似乎没有广告人宣扬的那么惊人。而且,以前很多人和我一样认为,设计师加班最多,但调查表明,加班与职位的关系好像没有那么密切,分布得较为均匀。

加班的人里面,工作到22点以后的为44.73%;难说的为27.88%,由此可见,“午夜时还在街上的,除了出租司机,性产业工人,就是广告人” 的说法并非无稽之谈。图03 某广告公司深夜方案会

提起加班,似乎大家都咬牙切齿,愤恨不平。调查结果中,讨厌和极其讨厌加班的合计为58.07%,无所谓的为34.90%;喜欢和很喜欢的占7.03%(如果你身边有这种人,你会怎么想?)。但应该注意到,同时的另一项调查则表明,因加班太多而跳槽的广告人仅占13.09%,由此可见,广告人对加班的讨厌程度并没有他们形容的那么严重,至少远没有到无法容忍的地步。

跳槽的原因是?(可多选)

  1、发展空间不大 占:32.93%

  2、薪资问题 占:29.69%

  3、工作环境不佳 占:14.98%

  4、加班太多 占:13.09%

  5、其他 占:9.31%

在加班原因(多选)的调查中,认为是“工作太多人手有限”和“公司流程不规范”的在50%以上,但悲哀的是,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而选择“业务需要”的占36.60%——在访谈中,大多数的广告人表示,所谓“业务需要”就是下班时,客户才来下单,而这一点其实也是可以通过跟客户的有效沟通解决的。希望客户看到这份调查后,能够更好地理解广告人。

 

“压力是柄双刃剑,可以催人奋进,也能使人崩溃”,在工作压力调查选项中,觉得工作压力很大的占43.49%;一般的占41.93%;很小和没有的合计8.59%,接近崩溃的为5.99%。而认为自己承受的压力是恶性的占30.53%,可见广告人的压力确实不小,尤其是接近崩溃的的这部分广告人,他们的生活状态确实值得担忧。(调查之前,原以为压力会随着城市、性别、职位的不同而不同,但意外的是,似乎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工作压力来源如下:(可多选)

 1、自身要求 占:27.79% 

 2、上级压力 占:23.75%

 3、客户要求 占:18.41%

 4、行业竞争 占:17.34%

 5、同事竞争 占:8. 08%

 6、其他     占:4. 63%

 

广告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行业,行业发展极快,而经常性的加班又往往导致广告人很少能够静下心来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再加上公司提供的培训太少,所以大多数广告人都认为自己遇到了专业知识不足的学习压力问题。对此,多数广告人采取了阅读专业杂志、书籍(37.60% ),上网浏览(34.37%)的方式给自己充电,同时广告人也表示,希望广告公司能够为员工进行较多的职业技能培训。

 

众所周知,广告人大多聚集在北、上、广、深四个大城市,而这四个城市的房价之高,同样是众所周知的,因此住房也成为困扰广告人生活的大问题。调查显示,觉得住房压力巨大的为47.998%(广告人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房地产广告从业者。他们往往自己租房甚至跟人合租,却要冥思苦想别墅是多么舒适,高档洋房是多么惬意,仿佛自己就是住在这个小区里,其实当这个小区真的建成以后,说不定连走进去的资格都没有!太有讽刺意义了)一般大的24.53%,很小和几乎没有的合计27.50%。而出乎意料的是,广告人对交通压力的感触则不那么明显(压力比较大和非常大的合计27.71%)。另外有趣的是,对比发现,房价压力较大的,交通压力打分都比较低;而住房压力很小的,交通压力也不大。在这两个选项上,四个城市无甚差别。

 【导报前线】中国广告人压力现状调查报告(新人版)                    休看广告人将这些房子夸得天花乱坠,其实他们未必有走进去的资格

 

究其原因,大概是广告公司的分布大多比较集中,以广州为例,多分布在如下三个区域:天河体育中心附近、五羊新城一带、东山广场一带。所以,广告人的居住区域大多也在附近的城中村(石牌、杨箕、冼村等,距离公司很近,房价也便宜),或者房价较贵但交通便利的天河等区域。其他城市的情况与此类似。总之,广告人在尽量回避交通压力,因为经常加班的广告人实在经不起长时间坐车的折磨了。

 

但同时,住房和交通压力比较小的这一部分广告人在城市环境压力选项都打了高分,因为广告人的聚集区大多龙蛇混杂,以城中村为例,大都是广州著名的外来人口聚集地,房子多为私人所盖,楼间距很小(人称握手楼、贴面楼),通风、阳光都很差,治安也不太好;而天河等地的硬件设施和治安还不错,但噪音太大,不利于休息,而且附近物价较高。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人往往会用这句话来逼迫广告人早日结婚生子,同时,一个人在外飘零,深夜回家,冷锅冷灶,空无一人的情况也着实让人寒心,所以广告人面临着比较大的婚恋压力(选择压力大和很大的合计30.24%),而在这一选项上,男女的选择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工作时间久一些的,压力更为明显(几乎每一个工作3年以上的都选择了压力较大或很大)。按照这个推测,如果只针对老员工进行调查,那恐怕……

 

长期坐着不动,饮食、睡眠不规律,恐怕是所有广告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较多的广告人(70.64%)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表示忧虑或非常忧虑,但遗憾的是,77.69%的广告人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不仅如此,最近一次参加体育运动在一个月以前的,居然有62.81%!其中,参加工作以后就没有参加过运动的就高达23.14%!也就是说,忧虑只是忧虑而已,顶多在填写调查问卷时,痛心疾首一番;在越来越不能熬夜时感叹自己老了,身体垮了,仅此而已,很少会采取任何改变现状的行动。

 

为什么会这样?有人归咎于加班太多,没时间锻炼,每天加班的那30.63%的人可以这样解释,剩下的呢?

总之,广告人确实面临着较重的工作、学习、生活压力,而这些相当一部分是公司、客户带来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广告人自己造成的,而这些问题并非不能解决。同时,数据表明,有一些广告人可能艺术地夸大了自己的某些感受,而事实似乎并没有那么糟糕。

 

千奇百怪的减压方式:

在面临巨大压力的时候,广告人会怎么样排遣压力?在书面调查中,我们设置了这个问题,希望看到广告人创意十足的答案。但结果竟然大同小异,未免遗憾。男生多选择运动(恐怕也只是选择而已,可信度不高)、喝酒唱歌(先喝酒,再借着酒劲唱歌,这是很多人的爱好,但没有酒的时候,他们是不肯唱歌的)、玩游戏(最普遍、最易实施的);女生多选择购物、睡觉、聊天、看电影(在家看),至于男女都喜欢的旅游,受访者均表示,最能排解压力但最不以实现。

 

当然,还是有一些有创意的排解压力方式的:

最浪漫的:跟美女看电影 睡觉(中间的空格是顿号还是逗号呢?)

最变态的:做些变态的事颠覆下自己(该同学未详细叙述活动种类)

最艰涩的:阅读《道德经》(有品位,有追求)

最无语的:做爱(食色性也)

最节省的:做梦(从不失眠的有福了)

最危险的:飙车(新车到手,改装先)

最不和谐的:骂男朋友(找个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男友对于减压是多么重要啊!)

最让老板愤怒的:关机,工作从不带回家(听说某些公司规定,24小时开机,否则就要罚款)


访谈:

上海  某咨询公司 设计师 男 从业时间:8年

1.作息时间?早上9点30到晚上六点上班,晚上吃饭,健身,看电视,上网,睡觉。

2.工作压力?一般

3.如何应对?自我调节

4.哪个职位最辛苦?设计最苦

5.向往城市?没向往的城市,上海人不喜欢去外地,除非出国

6.怎么解决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上网浏览

7.你觉得身体状况如何?身体还行 因为经常锻炼

8.男女压力有差别吗?男人压力大,特别是上海,上海男人是中国压力最大的,上海女人是中国最舒服的。

北京  某地产广告公司 资深文案 男 从业时间:3年

1.作息时间?早晨9-10点起床,10点-10点半到公司;下午7-8点下班,偶尔加班,回家吃饭看电视玩游戏,12点-1点睡觉。

2.工作压力?压力大,服务行业,扮演着乙方的角色。

3.如何应对?游戏,去聚会,开玩笑,让工作之外的生活快乐一些。

4.哪个职位最辛苦?乙方的职位都辛苦,最苦的是AE

5.向往城市?为什么?北京,理由太多啦

6.当专业知识不足的时候,你会怎么解决?向创意总监求助,关系不错,他也很有经验。

7.你觉得身体状况如何?缺乏锻炼,太懒了,不愿意去健身房

8.男女压力有差别吗?压力本身没差别,但是男女生理、心理、社会地位都不同,所以承受能力肯定是不同的。

深圳:文意复兴,文案男   从业时间:2年

1.作息时间?9点上班,午夜下班,只有工作,没有生活

2.工作压力?很大

3.如何应对?跳槽

4.哪个职位最辛苦?设计

5.向往城市?为什么?北京,好玩,没去过

6. 怎么解决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学习

7.你觉得身体状况如何?不好 没时间锻炼

 8.男女压力有差别吗?没差别

北京 广告公司 女 媒介经理  从业时间:2年

1.作息时间?07:20-20:00 上班(包括上下班在路上的时间)有时会加班到很晚,

 20:00-07:20 个人生活时间,想干嘛就干嘛

2.工作压力?有一定的压力。因为竞争会让自己看到差距,压力自然就来了

3.如何应对?压力大了,就唱唱歌吧,呵呵

4.哪个职位最辛苦?要把每一份不同的工作做好,都是很辛苦的,我觉得我也很辛苦....

5.向往城市?为什么?没想出来,通常有美食的地方就很能吸引我...

6.如何解决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我会上网查询,或是询问一些对这个领域非常熟悉的朋友等,再就是买相关的专业书籍进行充电

7.你觉得身体状况如何?如果睡眠质量再好一些就更完美了

8.男女压力有差别吗?  

 总体来看,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岗位最累。

 

解决之道

如何减少自己的压力,使之在良性范围之内?我们从广告人的回答以及向相关人士的建议中提炼了几点解决之道,希望对广告人有用。

 

调整自身习惯:

调查得知,一些人故意放慢工作进度,好加班到深夜,好在工作忙完了之后玩游戏、看电影,因为此时领导大都不在,网速又快,第二天还可能会调休。唉,其实这于人于己,何尝有半点好处?

还有一些人,加班是因为他们认为寂静的晚上才有灵感,而嘈杂的白天则不行。其实,是因为长期不规律的作息已经颠倒了他们的生物钟,熬夜之后,次日自然困倦,何谈灵感?这对身体健康极其不利,因为人的最佳休息时间是午夜。只要把生物钟调整过来,白天照样会有灵感,不信?去问周俊仲。

改善公司操作流程:

大量受访者透露,之所以加班是因为大量的工作时间都浪费在一些无谓的会议上;或者是因为AE、文案、设计三方沟通不畅,中间的衔接环节出现纰漏,一旦出现失误,则互相推卸责任,太多的时间花费在彼此的纠缠上。即使领导暂时把问题压制下去了,随后心烦意乱的工作也没有效率可言,完工时间一拖再拖。作为一个传播行业从业者,与同事的沟通应该是最基本的,如果你与自己身边同事都沟通不畅,那又怎么能说服客户,说服消费者呢?一个规范的操作流程对广告公司来说相当重要。

增强与客户的沟通:

很多人反映,压力是客户造成的,因为经常出现下班时,客户拿着成品过来修改,结果忙了一夜,修改出了几个版本,结果客户又选择了修改前的版本。这这种情况不仅增加了加班时间,还给广告人带了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整天都在担心这种情况出现,而不幸的是,它确实一再出现。

这就需要AE们去跟客户沟通了,因为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客户没有理解创意人员的真实意图,如果AE能够把创意点解释清楚,或许这种现象会少得多。

从生活中提炼创意:

我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创意也是一样。可是如果没有生活,又何来创意和激情?所以建议广告人提高工作效率,早点下班,多接触一下现实世界,从中发现消费者的新动向,市场的新形势,而不是一下班就沉溺在网游中。

广告人绝不能仅仅把眼光停留在广告上面,而应该跳出广告看广告,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故此有人建议美术指导应该抽时间去画画,做文案的应该去看看佛经。既可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又能增进知识,丰富生活,为创作提供基础,何乐而不为?(本专题策划/朱磊  执行/刘青山、徐卡、李佳、吴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