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科技 |
分类: 媒介速递 |
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惊喜的市场信号。网络广告市场的节节攀升,来自于人们对于网络平台的一致看好。按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数据,截止2007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人数已经达到1.62亿。1.62亿网民代表了一个十分庞大的注意力资源,这个注意力资源包括了超长的网络在线时间、海量的点击次数和十分可观的在线销售额。作为广告主和公司决策者,如果你今天忽视了这些资源的作用,说不定明天就会为自己的选择懊恼不已。
但是,大部分广告主还是对网络广告保持了谨慎的态度。这主要是因为担心网络广告的效果问题。在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时代,广告主们就有了“广告费一半至少有一半被浪费掉”的困扰,当进入互联网时代,这个困扰继续成为了他们迈向新传播平台的绊脚石。尤其是在看到很多大型网站都提供虚假数据后,他们在效果评估方面更加没有任何安全感。作为网络监测分析服务的提供者,我们经常同一些大的广告主打交道,在交流的时候,他们如此形容自己面临的窘状,“知道肉包子必须扔出去,但是对于结果始终惴惴不安”。
其实要想掌握网络广告的精确投放效果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为网络是互动媒体,传播过程是点对点的,通过一定的技术就能记录网民在点击广告后的所有行为路径,然后分析这些行为路径,就能将网络广告的精确投放效果汇总出来。汇总出来的效果报告在内容上是比较全面的,可以通过各种具体指标的综合解析,将效果数据立体的呈现在广告主面前。
我们有一个客户,是一家国际手机巨头,有一次在双方交流的时候,他们拿出一组数据给我们看,说他们公司准备将电视、平面类的广告投入按比例降低,同时提高在网络广告上的投入。之所以这样子做,是因为他们在看了99click给出的广告效果评估数据后对于网络广告的传播效果十分认可。这个小故事反映了当前很多聪明广告主的心态:我们相信网络广告的效果和前景,但是首先把广告的传播效果精确的告诉我们,这样才能真正对我们的商业战略起到帮助。
广告主投放广告的目的是什么,无非一是真金白银的商业回报,比如销售额的提高,二是自身品牌的广泛传播,将公司产品或服务深入到消费者的观念中。他们开始从过去盲目投放的阶段中过渡出来,认真考虑谁知道他们的产品或服务、谁是他们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是什么样子的、消费者在点击了广告后为什么没有发生购买行为、消费者在自己公司网站上都有哪些行为、他们更关注网站的哪些页面等等。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掉,就能帮助广告主完善他们的营销体系,改善他们的营销策略。广告主是越来越精明的,他们向新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省下那本来可能会浪费掉的一半广告费,还希望能够了解广告到底对于自身品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国外由于市场理念十分的完善和成熟,对于网络广告效果的精确评估极其重视,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广告成本与广告效果之间的差距,他们很早就开始使用CPM(每千人成本,指在广告投放过程中,按每一千人看到某广告作为单价标准,依次向上类推的计费方式)和CPA(每行动成本,指按广告投放实际效果,即按回应的有效问卷或定单等等定义效果来计费,而不限广告投放量)作为衡量广告效果的重要指标。当然了,国内网络广告市场的情况同国外,尤其是美国,存在一定的区别。在美国,从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电话订购和邮递订购,所以那个时候的美国广告主,就完全可以通过电话数量和订购数量作为衡量广告效果的重要依据,从而付给媒体广告费。等到了互联网时代,这种方法就被一直沿用下来。也是因为以前习惯的养成,美国的媒体都能很自觉的通过第三方为广告主提供广告效果报告,广告主也十分认同第三方的存在。在中国是不一样的,甚至在互联网广告市场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广告主和媒体都对网络监测与分析第三方没有清楚的认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广告主对于网络广告的投入效果表示怀疑的原因,他们认为自己一直在“花钱买忽悠”。
现在的国内网络广告市场上,存在很多的不信任现象:广告中介和媒体对于网络监测分析独立第三方不信任,认为第三方是一双冷冰冰的眼睛,时刻准备揭自己的丑;广告主不信任网站,认为网站提供的效果报告存在严重的水分。这些信任正说明了市场制度的不完善,以及信任机制的不健全。独立第三方的存在,其实对于网站和广告主的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具有良好的沟通作用。因为网络监测分析第三方是完全独立的,它不依靠于任何一方,所以它能够通过扮演自己的角色,良好的消弭广告主和网站之间的误解。
拿国际网络监测分析领域来说,Doubleclick公司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络监测分析独立第三方,但是在今年被Google收购后,逐渐的将战线从网络监测方面收缩,集中到广告代理上,因为从事实上来说,它已经不再是独立第三方了,它的数据会被Google控制从而偏离自己原先公正的市场定位。这个事例很好的说明了独立第三方的身份的重要性,如果坚守这一身份,那就是广告主和网站之间彼此信任的中间人,如果不是,那很对不起,请你退出这个市场。在西方国家里,网站和媒体很少自己开发网络监测与分析系统,基本上都是选用第三方的服务,为的也就是与广告主之间建立更加良好的信任关系,这种信任关系能够保证网络广告市场的健康发展。
但是在中国,我们接触到许多广告主,他们关于网络广告效果精确分析的认识是很模糊的,对于独立第三方的存在也没有较深的了解。这种现象的造成,一方面是广告主没有明确认识到网络广告精确分析带给自己的益处,认为只要得到了一个大体上的效果数据统计就可以了,属于那种稍富即安的心态。另外就是,国内的广告主喜欢使用一揽子做法,就是把广告投放和效果数据统计都交给一方来做,虽然自己的“麻烦”少了,但是自己也失去了掌握准确数据的机会,从而给自己的商业策略带来负面影响。
聪明的广告主都是精明的,我们欣赏这种精明,我们也非常需要这种精明。作为买方,广告主的理念能够使网络广告市场摒弃现有的不良现象,建立广告主、代理商和网站之间的彼此信任关系。大家都无需在互相怀疑,从而使各自的利益都受到长远的损害。也就是说,广告主自身的利益,就在于自身理念的一个转变过程中,可谓是一念之差,损益互变。
相信随着国内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广告市场的逐步成熟和壮大,网站、广告主和广告中介商都会购买网络监测分析独立第三方的服务,通过第三方的技术和服务,更加精确的获取广告投入的实际效果,并通过这个服务来逐步完善各自的营销系统和营销理念。相信这同时也能推动网络广告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之带来一股清新之气,消除现在所有的不信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