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导报专访】彩田社监制——唐为顺

(2007-06-27 11:32:11)
分类: 人物风云
【导报专访】彩田社监制——唐为顺
 

自由很多时候意味着,你能够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它关乎一种改变现状的勇气,同时,也是某种幸运的表征,一如哪怕是最勇敢的鱼儿也终生都不可能飞上天空,而能够上天入地的麒麟只是神话中的祥兽。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充满勇气的大毛,显然还是一个足够幸运的家伙。(图左为唐为顺,右为其伙伴吕承龙)

彩田社创始人、监制:

唐为顺:毛叔的彩色梦田

 

大毛这个绰号不知始于何时,现在很多朋友都还这样叫他。至于大毛何时变成了毛叔,这个掌故更无从考证,不过对于已经在影视广告制作这个领域工作了14年的大毛来说,一声“毛叔”的背后,是一种微妙的认可。

 

大毛是这样成为一个广告人的

 

让时间倒流到14年前的那个夏日的那个午后的台北的那个街头,年轻的大毛正骑着他的重型摩托经过,现在谁也说不清当初他正准备去做什么了,不过街边正在上演的一出好戏让大毛再也迈不动脚。

 

“我看见路边停着一辆保时捷,很多美女在摆POSE,一群人围着美女朝她们喷水,”关于这部分的细节,我想大毛肯定还能想起更多,尽管他一直号称自己是个很健忘的人,“最有意思的是,旁边有一个人坐在大阳伞下面,拿着喇叭朝他们喊话,样子真是威风极了。”

 

“当时我觉得,阳伞底下那个人做的,才是我想要的生活,”大毛说,“在他们休息的时候,我过去问他是干什么的,人家一愣,说‘我是导演,我们在拍广告’,然后给了我一张名片。”

 

时任室内设计师的大毛早已厌倦了“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枯燥生活,那天下午回到公司之后,大毛辞职了。

 

随后,他找到一本杂志,从中挑选了10家在当年台湾4A创意大赛中获奖的公司,逐一发出简历,他告诉自己说,谁第一个打来电话,他就为谁工作。很快,他接到了台北庚午影视的电话。从电话响起的那一刻开始,人生的另一扇大门就已经向大毛徐徐打开。

 

大毛的学徒生活和细节日记

 

进入庚午影视之后,大毛从制片助理的位置上,开始了自己新的职业生涯。

 

“那时工作很勤奋,因为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周末大家都不在的时候,我就去研究公司的各种搞影视剪接的机器,因为平时这些机器我没机会碰。从认识各种按钮开始,学习如何去使用。”

 

职业的入门不仅需要自己的勤奋,还需要一位元优秀的导师。在庚午影视,大毛结识了柯一正导演。

 

“柯导演给我最大的启发有两个。第一他是一个特别懂得享受生活的人,第二就是他对细节的关注。最好的片子应该懂得如何去再现生活,而真实的生活就是一个个的细节组成的。”

 

大毛开始为自己准备一些小本子,记录下生活中他觉得有趣的各种细节,包括街头买豆腐的阿姨围裙的样子,等待地铁的车站群众在做些什么,便利商店里的拉箕筒有什么商品罐和居家屋子里各式螺丝钉的形状,林林种种尽皆囊括。那许许多多的细节,就是大毛眼中的世界。

 

“Everything talks,这样的本子在我台湾的家里还有好多,我没有事的时候经常翻出来看,那里面有许多的灵感。”大毛说。由于在生活与工作中培养出注意细节的习惯,让大毛在日后对执行广告影片,能够精准的制作出对商品表现的要求与诠释,同时掌握到广告创意的精随,让广告影片所沟通的内容能最贴近消费者的真实生活,增加消费者的认同感。

 

David Kung Film到蓝月

 

David Kung Film的创始人龚友诚在赢得许多国际广告创意大奖之后回到台湾成立个人工作室,在业内是出了名的怪才,而大毛成为他的广告制片部经理,对于大毛来说,也完全是出于对于龚友诚本人的好奇和敬重。

“David Kung是一个标准的工作狂,他从来不浪费时间,对于自己的工作又极为苛刻。他绞尽脑汁想出来的Idea,又会绞尽脑汁去试图推翻它,不断推翻不断重建……你可以想象为这样的一个人工作是多么辛苦,又会多么有趣。”大毛说。

 

龚友诚解散了工作室之后,大毛的老朋友柯一正找到了他。

 

对于大毛来说,在柯一正导演主导的蓝月电影公司的六~七年时间无论如何也无法轻描淡写。他来到蓝月的时候,正值蓝月遇上经营上最大的危机。股东准备放弃、业界的传闻让蓝月的业务举步维艰。这一回,大毛的身份不再是制片人,而是公司的经营者。挑战是全新的,过程是艰辛的,结果是让人感到愉快。

 

“最后我们决定引起四位年轻的导演,他们此前有的拍MTV、有的是创意人员,还有一位原先是拍政府政令宣导片的导演。然而他们都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广告影片需要沟通的问题,尽管当时他们还不出名,但是大毛认定……他们就是蓝月的明日之星,也是我们未来的革命伙伴”(附注:这四位当时的年轻导演是罗景壬张时霖Jeff郭亚珊罗品喆

在四位年轻导演的引入和经营策略的调整让蓝月获得了生机,经过近一年的调整,蓝月已经完全恢复元气。而对于大毛来说,是时候开始新一番的历险了。

 

 

去年夏天,大毛和他的伙伴吕承龙来到北京,创办了蓝月北京办公室『北京彩田社影视广告公司』在建外SOHO开张营业。

 

“情况比我们当初设想的要好,我和承龙原本准备花一年的时间来适应,来让外界认识我们这个新团队。不过现在才差不多半年的时间,我们这个月已经差不多有4~5条片子要拍了。”

 

在北京,大毛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没有事情的时候,他会骑着他的大摩托去郊外玩,他喜欢风划过脸庞的感觉。从小对有轮子的东西充满兴趣的大毛期望将来退休了之后能够开一家车铺,按照客人的需要来造车子,很多客人都认为这个想法完全行不通,不过大毛觉得,自己的点子真是棒极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