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物风云 |

北京智威汤逊-中乔广告有限公司 美术指导 曾先后任职于维传意达广告公司、北京电通广告公司 曾服务的品牌包括佳能、伊利、雀巢、壳牌、卡夫、新加坡航空等 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广告设计专业 多次荣获国内外设计、广告类奖项
自由撰稿人,多次在各类杂志上发表文章
招贴作品曾展出于中国首都博物馆并被永久收藏
人物前言:阎岩看上去比照片里还要瘦一些,也更有青春的感觉。他个子很高,看上去有些弱不禁风。走路时和他说话,他会微微地弯着身子听。他偶尔也会担心自己的身体,但真到闲暇时,他却更喜欢把时间花在写作上。写作和设计一样都是阎岩喜欢的东西,用他的话说,这两样都很“过瘾”。
JWT美术指导
阎岩:记住我年轻的样子
文/楚桥
见到阎岩的时候,北京刚刚迎来一场难得的雨。等候在约定的地点,当记者正准备点燃第二支烟时,阎岩淋着雨,一身粉色T恤,不紧不慢地来了。雨后的空气凉爽惬意,更况这是一个周末的夜晚。随意地选择了一家小酒馆,采访变成了朋友间的闲聊,挺好。
阎岩现在仍旧住在中国传媒大学附近,习惯了,懒得搬。对待生活,他是一个随意而平淡的人,应该说这也是他最期望的状态,至于目下是否能把握这样的平静,可能他自己也说不准。阎岩说他能清楚地记得自己一路过来的许多故事,记性好的人往往都会比较敏感,他纤细的外型好像很好地佐证了这一点。还好,对于一位好的设计师而言,敏感乃是一种必要的气质。
光环或擦肩而过
看阎岩的作品如同接触他的人一样,清楚、流畅,没有什么张扬的东西。读他的文字也是一样,云淡风清,若有若无,谈不上是忧伤还是快乐,看得见一个清瘦的北京男孩漫步在后海边,或银锭桥上。吹吹风,想些心事。
若说阎岩的为人、设计和文字之间一定有某种内在的契合,那就是他内敛的智慧了。命运也似乎总在和阎岩开玩笑,总会给他的才华一个释放的空间,却很少给他独放异彩的机会。大学一年级的时候阎岩第一次参加金犊奖,他说那时自己对于广告还完全不清楚,凭借着对于评审心理的揣度,做的东西竟也险些成为大陆金奖。最有意思的,当年阎岩和他的同学一样,都在评选现场帮忙,于是亲眼目睹了自己的作品如何被拿起,又被放下。这是他与金犊的第一次遭遇。
2003年的金犊奖,阎岩凭借一则坐马桶上想出的广播广告夺得了当年的台湾终审广播类金奖。然而当年因为非典而取消了颁奖典礼,这一次,阎岩又与红地毯失之交臂。2004年,他再次凭借一则系列平面广告获得了大陆金奖,这一次他终于站上了最高领奖台。
回顾大学的时光,阎岩说一切都很好,没有留下什么遗憾,努力过了,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机遇总是为有准备的人而来,阎岩时刻准备着。
态度决定一切
上了大三之后,阎岩对于前路,对于自己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他希望能够到实战中去锻炼,检验自己的能力。在维传意达广告公司(现维传凯普传播机构前身)完成职业的基础积累之后,阎岩在大学四年级进入北京电通广告公司工作。一年半之后,他又转战JWT,并通过不懈的努力升任为美术指导。
回顾自己职业起步的经历,阎岩说他有一点很重要的经验:态度决定一切。说罢他又想了想,说:“即便不是决定一切,起码也将决定很多。
“在维传意达的日子很难忘。”阎岩说,“那时还不像今天的维传凯普做得那么大,公司里人也不多,有很多琐碎的工作要做,很多环节都需要亲力亲为。因为有这样的经历,后来不管进到什么公司心里都有底了。从折一本小小的折页到粘一个复杂的包装,从做一个简单的LOGO到参与一个庞大的项目,每一步都是从头积累的结果。这就是态度的重要,你对待别人的态度也就会是别人对待你的态度,你对待工作的态度也就决定了工作和生活能回报给你的东西。”
这就是阎岩的态度。他会为了配合一组地铁户外的投放和伙伴们专门跑去检查每一根柱子都是什么情况,有什么瑕疵,哪里需要避让,以便能做出最好的呈现效果;他会放心不下修片公司的工作,熬夜过去盯着修片,觉得不满意,干脆自己做示范。态度让他在自己热爱的工作上飞快地前进,同时也给他带来了无数个失眠的夜晚。
来到JWT之后,他为JWT北京公司赢得了不少荣誉,也凭借一则特殊媒体广告帮助JWT北京公司在全球的创意评比中获得了创意媒体项的第二名,这也是北京公司至今在这项评比中获得的最好成绩。阎岩说他很想感谢自己的老大Jordan和Lily,他们给了他很多帮助和指点。他说JWT对于自己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段经历,相对于当年的金犊奖,这是真正属于广告人的舞台。
“希望别人记住我年轻的样子”
离开电通来到JWT时,阎岩就早已习惯了紧张的生活节奏。他说慢慢长大,也就渐渐少了梦想,也没有时间去做梦了。对于他来说,目下最为迫切的,仍旧是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提高专业水平。忙碌的工作之余,如果有时间,他喜欢坐在太阳底下发会儿呆。
当被问及最希望被别人记住自己的哪一点时,阎岩说:
“希望别人记住我年轻时的样子。只有一次,过了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