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物风云 |
人物前言:
苏雄每次出席论坛或讲演,总会有许多人慕名前来与他交谈、合影。每当有人打断他正在进行着的采访时,他都会对正在采访他的记者说声“对不起”,他的脸上始终挂着谦和的微笑。他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他“打工皇帝”的传奇经历。而真正让他活得世人尊重的,却是他对职业的尊重和身上令人感动的长者风采。
关键词:广告人要先学会懂得尊重自己,广告业才能活得世人的尊重。
前BBDO亚太区董事长:
苏雄:50岁之后,做一个“坏人”
文/楚桥
“我没有离开广告界。”
今年三月,当苏雄正式辞去BBDO亚太区董事长的职务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2000年,当他离开JWT,出任盈科数码动力首席执行副总裁时也说过同样的一番话。所不同的是,那一次苏雄是从广告行业转入了一个看似与广告泾渭分明的IT业;而这一次,苏雄终于是决定要结束自己“打工皇帝”的生涯,开始另一番完全不同的生活了。
离开BBDO,恰逢苏雄即将年届50。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50岁是很重要的年纪,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此时苏雄所意识到的属于自己的天命是什么呢?
25年,一位“打工皇帝”简史
从1981年在香港恒美广告出任客务服务专员开始,苏雄先后出任过JWT全球执行副总裁、东北亚区董事长、电讯盈科首席执行副总裁及BBDO亚太区董事长。同时,他也是国际广告协会的第一个华人全球副会长,是JWT及BBDO全球董事会中唯一的一位中国人。他一手成立JWT中国公司,成为第一批国际广告公司进入中国广告市场的一分子。之后又成立JWT台湾公司,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从零开始,在5年内把JWT台湾公司打造成为台湾最优秀的广告公司。
广告业是个“跳槽率”很高的行业,然而在苏雄25年的广告生涯中,他却始终把“忠诚”看做是与工作能力同样重要的东西。他在恒美做了5年,在JWT做了14年,其间也有猎头公司无数次地向他伸出橄榄枝,但他连面试都不会去。苏雄并不认为“跳槽”能意味着更好的机会,不过他却相信,应当:
“在合适的时间进入对的公司。”
当年苏雄之所以离开JWT前往盈科动力的原意之一,是他认为旧经济客户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建立长远品牌的成功,他们考虑的是新渠道是不是可以延续旧经济时期的品牌,所以他们希望新经济能有擅长品牌经营并懂得他们需求的人,这些品牌经营人会利用新渠道,使客户公司更壮大。那时,苏雄赋予自己一项很伟大的任务,要担任新旧经济间的桥梁。他认为未来广告人可以有所作为的地方就是品牌互动的设计,让消费者与品牌产生更深的互动,广告不只是让消费者情感参与,而是让消费者更实际地参与在品牌中。
从盈科出来时苏雄已萌生自主创业的念头,此时BBDO给了他一个机会。那时BBDO在亚太区的业绩不是很好,要在并不顺利的环境中赶上别的公司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工作――苏雄正是这样一个喜欢挑战的人!
2001年11月,苏雄出任BBDO亚太区董事长;2002年底的业务比年初定的目标成长了200%;2003年则是增长150%,从业绩和获利率都有很大成长。回顾在BBDO工作的时间,苏雄觉得很快乐:第一是在公司管理上,BBDO给予了亚太地区足够的尊重与授权,给予了苏雄足够的发展空间,可以灵活而充满弹性地去进行经营;第二点是,通过努力他彻底扭转了业界对BBDO亚太区公司的成见,在他来之前,BBDO亚太区被认为不是一个真正的网络,分公司之间是独立且不互相合作的,而现在BBDO被认为是一个真正的“联邦”,每个区域既有大的权利空间,又可以一起共事,分公司已经形成的互动。”
50岁之后,做一个“坏人”
对于此番苏雄的离开BBDO,行业里有许多不同的说法,还有许多人将他的离开拿来与陈一木丹的离开精信进行比较,说是风光看尽,能坐的高位也都坐过了,离开似乎已经成了最后的选择。对于苏雄而言,似乎更是如此。不过他有他自己的想法和缘由。
对于广告业,他仍旧是抱有年轻时的热情。这么多年在行业中的浸染,他看到了很多对于这个行业不好的现象:广告人对于自己的不尊重,广告主的浮躁带来的对品牌的误解和轻视,广告公司之间互挖墙脚、恶性竞争……包括对于广告的运作方式,他也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他还想完成当初在盈科动力时没有完成对新领域的探索。
苏雄说,目前我们的广告业已经积累了很多弊病,指出这些弊病也是接下来他将要做的事情之一。他要说一些很多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说一些很多广告人听了会不舒服的话。“50岁之后,我决定做一个‘坏人’了,”苏雄笑着说,“对于一些公司,一些做法来说,我是坏人,不过对于广告行业肯定是好的。”
25年,甘苦自知。苏雄说他的两个孩子都要离家外出求学了,家庭将进入“空巢期”,结束“打工皇帝”生涯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想多一点时间好好陪一陪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