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年前的原生态旧文字:从失忆休学的女生到少年作家

(2014-02-16 09:47:16)
标签:

少年作家叶枝

沼泽天使

成长110

叶小平萧芸

http://s16/mw690/001lt0i6gy6GD4suqQv2f&690   叶枝房间——猪娃窝棚之一

    最近清理过去的文档,找出来这篇底稿。记得是某杂志的约稿。因为属于原生态,记录之时孩子尚未出国。博友们可以看看我们当时是怎样引领一个休学的在家的女儿的。尤其是那些孩子休学在家的父母们,更是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括号里面的赭色字是我今日的

     因为是底稿,所以很多地方似乎并没有写完,找不到定稿文本,底稿也没有时间整理了,一切保持原生态。虽然并不完整,但是非常真实。只是许多违背语法修辞规定的错误,要请博友谅解。

    所有配文图片,都是2002年到2004年叶枝生活两年的房间,我将这个取名“猪娃窝棚”,因为叶枝是属猪的。那里是我们租住的房子。一个少年作家就是在这样的童话环境中炼成的。

http://s6/mw690/001lt0i6gy6GD4yA0El05&690  猪娃窝棚之二:叶枝最喜欢的梦幻窗帘。

                              水蓝是青春期男生女生最喜欢的色调

      青春期休学:巨大的失落要用巨大的成功来支撑

   

    这个个案很特别,因为就是我们自己的经历,主角就是我们的女儿e娃。正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我们不惜一切代价的努力,成功地挽救了自己的孩子的身心健康,因而获得了可靠的实践经验。 

   

    个案记录:

    2005年2月24日,e娃的第三本小说《第一次花开的表情》由安徽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而她的第四本小说《岸边葭》正进入湖南文艺出版社的出版流程,第五本小说《我要提拉米苏》与浙江少儿出版社签订了合同。与此同时,刚满20岁的她被安徽作家协会吸收为作协会员,成为安徽文学发展史上最小的作家。 

    谁会想到,这个18岁就进入“80’后少年作家”行列的女生,曾经陷入了深重的抑郁症的梦魇里,曾经有过失忆两个月的绝望经历。 

    她,就是我们的女儿。

 

               一、失忆:只因童年丢失一只“红蜻蜓”

 

     e娃出生在一个精神刚毅物质丰裕的家庭。祖父母都是解放前在皖南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人生都富有传奇的色彩。英俊的父亲经历了下乡,参军。上前线的锻炼,退伍后考上了大学……她的成长环境可以说是很优越的了。 

    可是,就是在优越的背后,却隐藏了严重损害孩子心灵的缺陷。(物质条件丰裕的家庭,要特别警惕丰裕的背后往往隐藏有伤噬孩子的棱角

    父母都是文革后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分配到单位,很快双双被列为重点培养的干部。

    e娃出生后,是在爸爸的大手掌上捧大的,每天晚上都是在爸爸的故事中入睡的。她眷恋爸爸到了非常的地步。 

    e娃上学之后,父母为家庭和事业的矛盾所困,终于导致了重大分歧,就在e娃8岁那年的暑假,她在家门口的小池塘边捉一只红蜻蜓,可是蜻蜓飞走了,她掉在了水里。晚上,e娃要求爸爸第二天帮她捉到那只红蜻蜓,可是,第二天一早,她就被爸爸送到了另外一个城市的外婆家,两个月之后,回到家的e娃发现家里的东西很少了,原来妈妈搬走了,不和他们住一起了,并且很快知道那叫离婚,是最丑的事情。她在学校里很长一段时间抬不起头来。童年的晴朗天空被撕裂得支离破碎。逐渐地就有了抑郁的倾向。看女儿很“懂事”的乖巧样子,父母还以为孩子这么快就长大了。

    又是一个8年,虽然在不完整的家庭里,承受着父母离异带来的种种酸楚,e娃还是不可遏止地长大了。可是,在16岁的那个夏天,早晨上学的路上,偶然瞥见了令她撕心裂肺的一幕,爸爸那曾经给予她无限快乐的单车的后架上,载着另外一个并无血缘关系的男孩。她觉得自己把爸爸彻底丢了,魂也丢了,因为悲伤过度,在课堂上突然昏倒了,并且失去了记忆,连爸爸妈妈都不认识了。 

    两个月中,爸爸整天陪在她身边呼唤,e娃奇迹般地恢复了记忆。

    在险些失去女儿健康的危险面前,爸爸清醒了。为了孩子的健康,他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要还女儿身心的健康。于是,他带着女儿回到了自己的父母家,静心养息。 

    和父亲在一起的日子,e娃认为自己把爸爸找回了,心情逐渐开朗了。可是,作为一个青春期的女孩,她需要来自母亲的身心的指导,尤其是抑郁的根子没有拔掉,情绪依然很不稳定。父亲希望给女儿找一个可以给她一份母性呵护的老师,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的难关。

    就在这时候,父亲在《江淮晨报》上读到了一篇《合肥童话:一个流浪女子的“青春之歌”》的大特写,他被那个叫“弱小智”的中年女子的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事迹打动,看似折腾的磨难里其实富含智慧,在希望请教怎样教育女儿的问题的前提下,一对陌生男女跨越天南地北成为了网友,不久e娃也加入进来。

 

    表象解码:

   “红蜻蜓”代表的是孩子的梦幻般美丽的童年。我们可千万不要去惊扰了它。

一个被捧在手心里呵护的“公主”,忽然给她一个天崩地裂的打击。当了父母的人都有过爱情经历,失恋的滋味是生不如死吧,甚至一次约会没有践约都是心如刀绞,可是,我们要一个没有任何心理承受能力正年幼的孩子,去承受巢穴从树顶掉下来的打击,那是什么滋味。也许,孩子当时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但是这种碎裂是要伴随他们一辈子的。

    可是在我们的身边,许多人都是这么干的。自己走向“幸福的彼岸”,把孩子留在火山口上。

    越是无原则地把孩子当宝贝捧着,越是心智人格都不成熟,越是婚姻容易出问题,一旦孩子的利益和自己的欲望相冲突的时候,就选择牺牲孩子保全自己。 

    忠告:不要轻易说爱,不要轻许婚姻,不要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时候养育孩子。

    一旦爱了,就要真诚;一旦有了婚姻,就要有责任;一旦当了父母,就要保护孩子的心灵不受伤害。

 

  http://s14/mw690/001lt0i6gy6GD6HjB8Ncd&690  猪娃窝棚之三。青春期少年房间,唯有书柜是可以用赭色的

                   二、回归:在“猪娃窝棚”

   

     不知为何,e娃一开始就喜欢我这个弱小智阿姨,后来她说,阿姨没心没肺傻傻的,甚至生活也是马马虎虎,但是和你在一起没有压力……所以她自己提出要跟我生活在一起,那时候,我和她爸爸仅仅还是男女朋友。但是,这毕竟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能够获得孩子的喜爱,就是人格的最高奖赏。

    我立刻到新华书店找书看,到因特网上查找资料,直到把抑郁症和青春期抑郁情绪基本弄清楚。 

    2002年5月16日,e娃独自从黄山到我所在的合肥来和我生活在一起。我把e娃当自己亲生的女儿呵护,同时给予她一个从头开始的暗示。我们从童年开始,重新来过。

    不但是因为关系到我和小平的爱,更重要的是,我面对的是一个需要我帮助的孩子。如果稍有不慎,可能令她再坠万劫不复的深渊。我既然接受她来皖城,就要给她阳光和雨露。所以我是十分慎重。好在我有一个姐姐也是有抑郁倾向的,而自己也有抑郁经历,所以首先不怕,其次知道怎么调理。 

    在了解了e娃的全部情况后,我和小平一起制定了“更新”的计划。

    有关e娃在家里用的物件,都不要带来,因为上面记载了孩子过去许多的痛苦,为避免赌物思情,所以都留在家里,也给孩子一个全新的感觉,这很关键。 

    而我在皖城为e娃准备的生活环境十分简洁。衣服是颜色淡雅的娃娃装,床铺和窗帘是淡蓝和果绿的棉布,白色的电脑桌,藤椅上有绢的叶片和淡雅的小花,给她一个花仙子的感觉。而我给这个特地为她准备的房间叫作“猪娃窝棚”。e娃属猪,窝棚是南方乡村的瓜农,在瓜地里搭盖起来的看瓜的棚子。一个充满野性的环境,让孩子乐于接受。 

     在去火车站接e娃的时候,我准备了黄色的玫瑰,代表高贵。孩子是第一次接受鲜花的欢迎,自然特别欣喜。

    我还特地买好了一块新的羊毛毡做进门的踏脚,把e娃迎到门口的时候才放下来,让她第一个踏上去,这就是一个虔诚的仪式,从此,一个对于成长和成熟有特别意义的词汇:“虔诚”进入了e娃的心灵空间,她后来的进步和稳定,都与这个词汇有很大的关系。不恭不敬是人生大敌。 

    在我为她准备的房间里,e娃才有了安稳的睡眠。安稳的睡眠,是心绪焦躁的孩子的最好的治疗。

    第二天早晨,爸爸做了早餐,烙了鸡蛋饼,煮了白稀饭。我们三个人坐在桌子边吃饭的时候,e娃哭了,我们都没有追问她为什么哭,只是拍拍她的肩膀,安抚她,告诉她,你的好日子开始了,不要伤心了,哭花了脸,等下小花狗要嘲笑你了。后来,她在《沼泽天使》这本小说里记录了这次的原委:“一家三口坐在一张桌子边,晨阳普照,金色的温暖遍布全身,丢失多年的场景,在那一刻回来了,我好感动啊!但是,我担心这仅仅是今天的一个例外,这种金色的温暖再次成为幻影……”仅仅是一家三口安静地吃一顿早餐,可以让孩子感动得泪流满面,并且深深地记录进自己的作品。(早餐的温暖有如此巨大的能量,每个家庭的父母是不是重视了和孩子一起早餐了呢?)

    我重新给她取名叫:e娃,e时代的娃娃;小名儿就叫娃娃——一百岁了还是阿姨的娃娃。

    我带着她到附近沟渠里钓龙虾,这种她从来没有玩过的把戏,让她快乐非凡;

    带她到附近郊区的庄稼地里玩耍,找农家伯伯讨新鲜的玉米棒子,然后在地头烧烤,吃得嘴巴黑糊糊的,然后互相打趣,当然,不会忘记把钱绑在玉米杆子上;

    每天黄昏的时候,我们在长长的葡萄架下散步讲童话故事,营造童话的氛围,让她的意识尽量远离渐渐远去的酸楚现实;

    中秋节的晚上,带她点火把,加入郊区孩子们的火把长龙,在田野里疯跑;

    我到大学去演讲,也带上她,虽然我和小平还没有结婚,但是我向学生介绍,这是我的小女儿;

 

     有趣的、野性的、温暖的、真诚的——爱的元素 

     越是这样,e娃就越珍惜,同时更加担心失去这种简单纯净的和谐。愁云又爬上了她的眉头。我观察几天,从她担心我和爸爸的情感生变的只词片语中,从孩子散步时紧紧抓住我的手,手心汗津津的迹象中,探到孩子的心思,她担心刚刚开始的温馨会丢失,这不但因为她对社会失去了信任,还因为我和爸爸是网恋,婚姻的变数太大,实在是说不好的事情。 

    于是在一个黄昏,我们在葡萄架下散步的时候,我们有过一次深刻的对话。

    每次,我都感觉她的手是凉凉的,这透露她内心有深重的隐忧。我双手握着她的手说:“娃娃,你一定要相信,我们的童话就像这里的葡萄架,回旋往返没有尽头。”

     e娃说:“阿姨,你不知道,娃娃是个让所有人失望的孩子。”“阿姨不会失望。”

    “为什么?”“因为我爱你!”

    “可是……”

     孩子欲言又止,我明白她的忧心所在了。

    “即使阿姨和爸爸成不了夫妻,娃娃也是阿姨的女儿!”“为什么?娃娃不明白!”

    “冰心奶奶说过:天下的母亲都是相通的,天下的孩子都是相同的,天下的母亲要爱天下的孩子。阿姨是天下的母亲,娃娃是天下的孩子,所以,阿姨爱娃娃是无条件的。” 

    那个晚上,e娃感受到了人间的真纯,感受到了大爱无痕,心结彻底解开。我们像真正的母女一样随和地开始了新家庭的准备工作。

    一个星期之后,e娃在我的电脑文档里留下一个稿件,标题叫作《不加密的文字》,意思是给我看的。打开来,有个3万字的纪实稿,用真情的语言,见证了我和爸爸的网恋经历,孩子的文字比我们自己的感受更为美好,表达了她渴望爸爸和我早日结合的愿望。

    而我作为曾经的文学青年,作为一名副刊编辑,在她的文字里。更惊喜的是看到了她语言的潜质,我鼓励她:“你真不简单,提笔就是3万字,写得活灵活现,很有小说家的素质。继续努力,说不定我们家出个文学家呢。” 

    从那天开始,我们开始聊文学,我根据她文字的风格,引导她看博尔赫斯的作品,她马上就找到了自己的“精神之父”;随后又辅导她读杜拉斯,也被她尊为“精神之母”。我不担心她了,她已经找到了人生的精神依托。

    2002年6月18日,e娃陪伴爸爸和我到了湖南株洲,我们在那里办理了婚姻登记。e娃激动得又哭又笑。她的心完全安定了,她认定我这个好心的阿姨不但会带领她走好人生的路,而且还会照顾好饱受磨难的爸爸。 

    从株洲回到合肥只有两天,e娃又给我的文档里放了一个稿子:〈六月六的房间〉,9000余字。我打开一看,正是写她失去记忆之后,在爸爸妈妈的呼唤下,记忆逐渐恢复的情境。文笔流利,剪裁恰当。这就是小说。同时也认识到,孩子不自然地把笔触滑落到伤心的往事上,说明内心依然有那些东西堵得慌,急于清理。她在尝试着给自己动手术。 

   于是,我告诉她,你的那段失去记忆的空白到记忆恢复的显影,就是小说素材,你如实记录下来,就是小说。e娃得到鼓励,第二天就写了8000字……从此,以每天5000~8000字的进度,很快写出了12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我将她的书稿整理之后,寄到经济日报出版社,仅仅6天就签定了出版合同,这就是她步入文坛的处女作:〈沼泽天使〉。孩子也因此获得了自己挣得的最大的一笔稿费:1万元。

    从我和e娃的第一次见面,到〈沼泽天使〉写完,一共只有50天。 于是,我调侃她,e娃是在罐子里飞翔了50天。

    此后,e娃又写出了〈坏孩子·好孩子〉

   在写完《沼泽天使》之后,发誓不再回老家的e娃,忽然不可遏止地要回她在爷爷奶奶那里的家。阔别50天……我们欣喜地看到,那份对于生存的失衡消失了。

 

    表象解码: 

     给予孩子一份纯净的爱,无关任何功利,让孩子没有任何忧虑地重新开始他们的成长之路。

    在这个转化e娃的情绪的关键时刻,我是以孩子的朋友的面貌出现在她身边。所谓当孩子的朋友,必须是心灵的朋友,只有缩短心灵的距离。“一颗童心,多种准备”,

 

    另外,野性,属于自然的灵动的完全放开的,

    发掘孩子的潜能,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自信。无论是遭遇心灵风暴袭击还是已经陷入抑郁泥沼,他们的最大的原因还是自信的丢失。自信就是他们的心灵的支柱,在情绪稳定之后,要寻找机会,或者就是创造机会让其情绪稳定。

    我是在偶然的时候发现了e娃的文学潜质,而我恰好是个文学编辑。 

    其他的孩子们呢?每个人都有特长的,即使没有特长,也有爱好,爱好也是缆绳,赶快让孩子抓住吧。 

 

 http://s8/mw690/001lt0i6gy6GD7uOot197&690  猪娃窝棚之四细节

                 
三、精神暴动复发:止于“都市牧羊”

 

     2002年9月,e娃顺利进入中国科技大学读书。正在我们庆幸一切都好了的时候,熟料e娃受到了外界的不良骚扰的刺激,恐惧吞没了她的欢欣,情绪的抑郁复发。由于我们没有任何防备,只觉得孩子的学习的压力似乎很大,也就只能等待孩子慢慢适应了,可是等待的结果是:休学。 

    11月份的一天晚上,我觉得很久没有带孩子玩了,缺乏交流的心灵难免短路,所以,我就带孩子去附近田野的地瓜地里,捡拾菜农收获后的土地里的小地瓜,然后在地头挖个坑烧着吃。可是这次的游戏失败了,我们到达地头,我先挖起来,e娃却蹲在地里不动,她把头埋在了肘弯里,肩膀剧烈地抖动起来。我慌忙搂着她,以为她挖着手了,可是e娃抱着我说:“阿姨,我对不起你,我逃学已经有两个月了,我快要被开除了!怎么办啊?”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是这分明是事实,e娃在我的眼皮底下的学业,根本就没有进行。内心暗暗着急,孩子丢掉了知名学府的学籍,我这个监护人怎么向她的亲人交代?不读书,孩子去干什么? 

    好在我有临事镇定的习惯。我在地头燃起一堆篝火,依旧进行着预定的游戏,把几个刚挖到的小地瓜烧了起来,在柴草和地瓜的芳香里,我用宁静止息了e娃的恐慌。我没有立刻打电话报告远在千里外的爸爸,以免加剧孩子的恐惧,也没有去问原由。尽管我心中打鼓,但是不露声色,淡淡地安慰她:“没有关系,阿姨会想办法的,你相信阿姨能的。这样好吧,我们先不要告诉爸爸,等阿姨把问题解决了,一切都过去了再向爸爸汇报。” 

    也许 e娃没有想到我会这么镇定,也许她了解我,能够解决疑难杂症,所以,她也就镇定下来了。然后,我们对着火堆想办法。我对e娃说:“这纯粹是阿姨的责任。爸爸把你交给我,我却没有尽到责任。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不要想别的,只想如何把损失减小。娃娃你要帮阿姨,否则阿姨没有办法向爷爷奶奶和爸爸交代。” 

     第二天,我就到了大学,找到了班主任,我说:“我家的孩子都缺了两个月的课了,您都不通知我们。您作为班主任是否有亵职责任?”在管理松散的主要责任人班主任那里,我讨得“休学”的承诺,并且立刻到学校办理了休学证明。学籍总算保住了,不过是推迟一年毕业而已,孩子几次生病,都没有留级,正好休息,这才把来龙去脉告诉了外地工作的爸爸。 

    爸爸心急如焚回家来,我们立刻带孩子去看病,遗憾的是,医院里的一纸测验,就轻易判断e娃是重度抑郁症,要立刻住院治疗。 

    心理疾病是和精神病人在一起治疗的。e娃坚决不去,并声言:“如果住院,我就离家出走!”

     我要上班,中午不能回家,孩子整天一个人在家里,很不安全。成天憋在家里,不和外界接触,更容易陷入抑郁,长时间如此,孩子很可能会丧失很多能力,加重病情。

    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让孩子有病的概念。 

    我设计了一个“都市牧羊”的游戏。就是让e娃每天上午照常出门帮阿姨“办公”,下午不是带到报社来就是让她在家里午睡,跑步。上午的活动是保持孩子的活动能力,下午的活动是保持孩子的体能。 

    “办公”的内容就是当通讯员。正好小平和我的《疯狂铁汉流浪妻》和她的《沼泽天使》新书刚刚邮寄到家,为了酬谢朋友和媒体,我们预定了200套书作为礼物。就派e娃一一给他们送书。为了让她有兴趣送,我把每本书都用红色的绸带扎出一朵花,写好地址和电话号码。我事先还和对方联系,请对方在公交汽车站接人。并请对方回头再把孩子送上汽车。每天完成一个,大约有45天左右,几乎把我们能记得起名字的朋友都送过了。在这期间,e娃丢了三个手机,她很懊恼,总说不要手机了。我说没有关系,掉手机是最好的事情,不然,我们怎么能试用到最新款式呢?总是买她喜欢的最新款式。

    虽然我们的经济状况是非常糟糕,小平和我都是背负巨额债务的人,每月有一半的收入用于还债。惟一的就是小平和我咬紧牙关。我每天中午连盒饭钱都省了,吃的是家里带去的剩饭,用开水泡着吃。小平更苦,为了孩子,每周往返1000公里,来去不但没有卧铺,还是坐最便宜的慢车。夏天热得遍身的热疹子,冬天车厢里没有暖气,就只能裹着一床毛巾被御寒。

    表象解码: 

    在孩子的健康发生障碍的时候,父母必须毫不犹豫放弃其他加在孩子身上的压力,全力拯救健康。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还在读书,坚持读完高中, 

    还有的家长总是舍不得放弃马上就要高考的机会

    抑郁的反扑再次成功熄灭。

 

                        四、平和宁静:独自“走天下”

 

     我们在认识100天之后成立了一个家。

     我出身于教育世家,自己16岁就在乡村当小学和中学教师。有过教授幼儿园、小学、中学的经历,还担任过广播电视大学的面授辅导老师,职工培训的辅导员。因为独特的经历,我并且,我已经有了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才的经验。 

    而小平把折腾闹腾的e娃交给我之后,很信任地不多说一句话。我则可以毫无顾忌地实施我的转化方案。让e娃“在罐头里练习飞翔”。 

    表象解码:

    这是一个典型的情感饥渴而产生心理障碍的例子。(现在我们引领的休学少年的家庭,我们一再地向父母强调孩子情绪失衡,一定是情感失衡的原因,但是,很多父母并不在意,觉得自己对孩子够好的。难道情感滋养就是自以为是的一个好字吗?) 

    e娃的抑郁属于“心灵的巨大失落”——失去爸爸的感觉是表象,而失去了自信才是根本。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情感氛围不健康,父母人格素质

 

    方法: 

    1)“猪娃窝棚”——给孩子一个灵动宽松的环境。

e娃恢复快而且彻底的契机就是“重来”。

    2)“儿童乐园”——让孩子尽情撒野撒赖撒欢,释放多年的负面情绪积压……

    3)“都市牧羊”——给孩子充分的信任,不要让孩子宅在家里,再次战胜复发

   对策: 

    1)转移痛苦。空间转移,从黄山到合肥,离开那个到处记载了她的悲伤,堆满了她的痛苦的地方,是一种抛弃痛苦的方式。

    注意力转移。新的环境会吸引她的主要的注意力,原来的痛苦会越来越远,越来越小。

    2)建立新的暗示。 

    3)文学创作的成功成为支撑她的自信拐杖。一本著作的正规出版全国新华书店的公开发行,万余元的稿酬收益,对于e娃来说,付出的非凡的努力,都是一份社会肯定。就像点亮了一支心灵的火把一样照亮她的心灵。心从此有了自己营造的温暖,不再害怕。

    4)以安制躁、以静制动。无论是抑郁症、强迫症、心灵风暴等心理的精神的障碍,它们共同的本质是内心无法遏止的焦虑甚至狂躁的翻腾。这时候,作为家长,必须严格做到:以自己的愉悦应和孩子的焦虑,以自己的安详包容孩子的躁动,以自己的宁静平息孩子的躁动。因为我是有过一次养育孩子的经验,知道孩子的某些状态在三天之内会有转机,所以,我从来不躁。 

    5)关于药物镇静。在医生给e娃开出药物之后,爸爸知道“是药三分毒”的原理,担心药物的毒性伤害了孩子的灵敏的脑子,于是就按照成年人的剂量,和孩子一起服用。结果,那种治疗的药物首先给人的感觉是让人发晕,然后是让人无精打采,几天之后,就对于药物有了依赖。我们没有给e娃吃那种所以e娃后来在《沼泽天使》中把那种感觉描绘出来了:“白色的药片把我的脑子变成一片空白”,

 

     ——在我们的热线读者里,有一个女孩子已经和我们保持了5年的联系。她从17岁开始有了抑郁症,一直靠药物维持。现在已经33岁了,依然离不开药物,她结婚有了身孕,还不得不服用这种药物,真的不知道她生下的孩子会怎么样。我曾经劝她不要保留孩子,她说那样我会死的,我太孤单了,看见别人的宝宝就眼馋,一定要生个宝宝才安心。我们失去联系已经快半年了,按时间推算,她应该已经分娩。我们约定她生了宝宝之后给我电话的,可是至今没有,真为她担忧啊! 

   

    实际中,对待孩子的心灵问题,家长的态度呈现两极的状态——

    1)     恐慌。往往是孩子的心灵风暴才露一点苗头,家长就慌了手脚。家长一急躁,给了孩子一个自己有问题的暗示,加剧了孩子内心的急风暴雨,事态更为严峻。

    2)     漠视。

 

  http://s15/mw690/001lt0i6gy6GD7DayiW1e&690猪娃窝棚之五:细节

   几点忠告:

 

     1)本案例的本质不是写作,而是因势利导,诱导e娃发挥潜能;不是帮助孩子成才,而是付出的是纯净的爱。

     2)男人第一次做父亲,出手就是新手上路,犯下许多违反规则的错误,这些错误一定在孩子内心种下阴影,遇到成长问题容易盲目急躁,再次强化曾经的阴影。

     3)既然当了父母,就有责任把孩子带好,不要用忙于工作的借口耽误了孩子。向动物学习,动物世界的父母们一定要把儿女抚养到可以独立谋生之后再逐出家门的。献身工作忽略孩子是极端自私的行为。那份工作,其他人也可以干,而当孩子的父母,别人无法替代。尤其是在当前的功利膨胀的时代,千金万银,比不上孝顺儿女的一声呼唤。 

    4)要善于从孩子的语言和行为中破译心理需求的潜台词。

    5)孩子处在青春期躁动的时间一般在3年~5年,在反反复复的中,所以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应对

    6)成长是一个过程,成长的烦恼也是持续性的过程。不要期待孩子的成长障碍会在某一天云消雾散,而是反复无常地纠缠着,旧问题消失新问题层出不穷,没有让你清爽的时候。好像是特地考验你们爱他们到底有多深有多重有多纯,到了某一天,一个你不经意的时刻,你会猛然发现,那个清爽灵动的孩子回到你身边来了——记得,这个时刻是不能期待的。一定是在你已经不期待的纯净情境里,它才会降临。对于父母对于家庭,正常才是福。 

    这个时间大约的长度是:三五年。状态严重耽搁时间长的也顶多是3年加5年——8年。把那个在孩子内心的魔根当小鬼子打,没有不成功的。遗憾的是,我们的家长容易坠入浮躁,难得有那种真正为孩子的健康付出一切的真诚。 

    e娃的爸爸叶小平是为女儿抛弃一切利益的人,所以他赢了。

    合肥新华书店的刘政屏先生,为了自己的患白血病的儿子,住了北京6年的地下室,他赢了。他的儿子成为了从省城到京城治疗的多家医院里的几十个小病友中活下来的惟一。

    感天动地是真诚,真心爱孩子,就能找到方法的。 

    孩子出了问题,尽管现在已经恢复了身心的健康,但是,我们回顾起来,不但唏嘘而且后怕,因为如果我们在某些方面稍微做得差些,可能就是一场失败,就是惨剧……所幸,我们自己家的事情自己做好了。依然还是一个痛字!

     我们坚持对所有求助的父母说真话:如果父母不能救孩子于水火,谁能救孩子?!

     之所以详实地把这段经历写出来,是希望更多的家长了解, 

     今天是2005年的正月初一,e娃晚上要上车回她所立足的城市——上海,我们知道她要去完成出版社的那本小说。孩子恋家,在我们面前跑来跑去,逗我们开心,还为爷爷剥了一小碟榛子仁……一个很懂事的孩子,作为父母,我们欣慰。可是,如果我们没有长达三年的坚持,没有及时正确地把e娃从沼泽地里引领出来,那么我们就扼杀了一个文学的天才。

 

    一位教育家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许多孩子牺牲在成才的路上,扼杀他们的,往往就是家长的所谓的爱。

 

    补充说明:

    1)叶枝2004年秋季复学,到苏州大学文学院新闻系就读,通过补学分,用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了新闻系四年的课程学习。

    2)从2006年之后,我们开始研究“少年抑郁症”,才发现这是一个伪科学名词,是医商们杜撰出来的新名堂。南京心脑科医院张心保教授为破解这道钱魔的命题,特地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最后得出结论:“抑郁症的初发年龄在21岁之后。”所以,轻易给21岁之前的少男少女下“抑郁症”结论的,不是庸医就是别有用心。

    抑郁症与青春期情绪抑郁区别就在于,抑郁症和情绪的抑郁虽然表征相似,但是不是一回事。抑郁症一定是长期情绪抑郁,一直到损害到脑神经的变异,必须药物才能根除。而青春期的情绪抑郁总是短暂的,这不但是孩子们“给点阳光就灿烂”,还因为他们正在加速成长成熟,新的成长总在覆盖旧的伤痕。

    2)文中的e娃今天已经在美国一所城市立足,结婚成家,有了两个孩子,我们原先担忧她生产可能会有产后抑郁症,但是,一切都很平安。大女儿三岁多,小女儿一岁多,都上幼儿园了,而她自己也开始了工作。

    叶枝公开出版公开发行的著作:

    《当铺》(短篇小说)为大学语文教材选用。

    《沼泽天使》2002年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公开发行;

    《坏孩子/好孩子》2003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公开发行;

    《冰淇淋天使》2004年台湾知本家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公开发行;

    《第一次花开的表情》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公开发行;

    《我要提拉米苏》2005年浙江少儿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公开发行。

    《80人的火车》合著2006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公开发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