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茨瓦夫

标签:
波兰佛罗茨瓦夫 |
佛罗茨瓦夫是波兰第四大城市,位于波兰西南部的奥得河谷平原,南面是西里西亚丘陵地带。奥得河流经市区的河段形成12座小岛,如沙岛、坐堂岛等,该市最早形成于坐堂岛,以此为核心发展到奥得河两岸,这些小岛由130座桥梁连接起来,形成了现在的城市规模。


弗罗茨瓦夫在其城市发展史上的大部分时期内,一直是一个以多民族、多元文化为特色的城市,德意志、波兰、捷克、犹太等民族均扮演过重要角色,二战前属德国管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从波兰东部割去了一部分土地,又从德国割让了这片土地给波兰作为补偿。原有的德国居民被迫西迁,同时迁来波兰东部割让给苏联领土上的大批波兰人。这样,弗罗茨瓦夫在人口构成上基本上成为一个纯粹的波兰城市,但由于保留下来的以及战后重建的大量普鲁士、奥地利乃至波希米亚风格的建筑,该市在波兰境内仍是一个颇为独特的城市。




市政厅大楼的正面。现在这个市政厅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功能,成为了一家博物馆,游人可以入内参观。弗罗茨瓦夫拥有14座博物馆、10座剧院、爱乐音乐厅、歌剧院、以及15座美术馆。每年还举办爵士乐音乐节等年度文化活动。


市政厅广场。在这里可以体会多民族、多元化的建筑是如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弗罗茨瓦夫市区在过去的德国时代曾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拥有过为数众多的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古典主义,直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种风格的精美建筑。中间的建筑是老的市政厅大楼的背面。


趁着吃饭休息的时间浏览一下市容。



















这是一个百年的菜市场。

弗罗茨瓦夫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学城,现有11所国立大学,共有约15万学生。弗罗茨瓦夫大学最初于1702年由耶稣会创办,1811年重建,有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建筑。该市居民64万人中,有近13万是学生,还有20所私立学校,教育体系健全,大学的选择丰富多元,该市有10位诺贝尔奖得主。将孩子送到这里就读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我们来去匆匆,一所大学也没有参观,但却在街市上邂逅了不少的学生,从他们的神态中你或许会看出点什么。顺着河边走过去就是大学区了。


这就是坐堂岛,佛罗茨瓦夫发祥的地方。这里有两座大教堂,圣母主教座堂,圣伊丽莎白教堂。





弗洛茨瓦夫的哥特风格出现最早,拥有高大双塔的圣母主教座堂和公爵礼拜堂都属于这种风格。







这是挂在墙壁上的一幅老照片,说明该教堂曾毁于二战的战火。她现在又重新屹立在坐堂岛上。







前一篇:津河风光好,有人在辛劳
后一篇:城市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