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维特大教堂

标签:
布拉格圣维特大教堂 |
圣维特大教堂坐落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城堡里。高耸挺拔,从外形就能分辨出这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最早的圣维特教堂是一座早期罗马式圆形建筑,建于925年,由波希米亚公爵瓦茨拉夫一世建成。在1060年扩建为罗曼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在原教堂的基础上建造一座哥特式教堂,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直到1929年才正式完工。期间无数建筑师呕心沥血、前仆后继,将这座教堂雕琢成无比精致的艺术品。

它有三个大门,中间的大门一般不开,只有遇到重大事件才会打开。

门楣上的精美装饰

门上方的玻璃漏窗等,都透着华贵的气息。

大门是纯铜打造的。上面有雕刻,记录了有关教堂建筑的故事。




还雕刻有历代建筑师的雕像




参观的路线是从左边的门进入教堂,然后从右边的门出来。

右边的门


广场上矗立在一块埃及的方尖碑。


圣维特大教堂的正门建有一座钟楼。钟楼上装有一组十六世纪安装的双表盘大钟,表盘下方一块黄金的窗型饰物表明了其身价,这座钟楼高99米,也是捷克第三高塔。钟楼是可以爬楼梯上去的,大概有280个台阶,盘旋而上,没有电梯。楼顶上是俯瞰布拉格全市最好的地方,布拉格的美景尽收眼底。但爬楼需要另外买票,我排队到售票小姐跟前,20瑞郎一张票,我口袋里只有欧元和美元,人家不要,态度还很坚决,断了我的念想。

大门上保存着古老的绘画,是一组用4万块马赛克组成的圣经故事《最后的审判》。据说是1370年装贴的。画由三部分组成。中门最上方是基督被手持其受难物的天使围绕,下面是六位捷克圣人,再往下是查理四世与其第四任王后伊丽莎白;左门上方是圣母玛利亚和六位使徒,下方是天使唤醒坟墓中的人进入天堂;右门上方是施洗者约翰和六位使徒,下方是持剑的天使长米迦勒将罪人赶进地狱之火。



“十字架上的耶稣”的木板雕塑,它是捷克象征主义的代表作,也是圣维特大教堂内最珍贵的现代艺术作品。这件雕塑完成于1899年,1927年由致力于圣维特大教堂建设的捷克斯洛伐克首任总统马萨里克捐献给教堂。但是木板雕塑受到了很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围绕十字架上的耶稣像,木雕上的的耶稣像与传统相悖,感受不到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痛苦,反而还觉得很轻松悠闲,与之相对的耶稣像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十字架上的耶稣。

还有一块木雕也十分珍贵,它雕刻的是当时布拉格市的全景。

大主教礼拜堂,这里埋葬的是红衣主教弗里德里希.施瓦森贝格。
万福玛利亚礼拜堂
内波穆克的圣约翰礼拜堂,里面存有圣维特的手骨和阿达尔贝特的遗骨。

礼拜堂的对面的过道上摆放着圣约翰的银棺。圣约翰被当地民众视为圣人,据说他是十四世纪布拉格教区红衣主教,因为拒绝泄露皇后忏悔的内容,瓦茨拉夫四世国王盛怒之下,将其从查理大桥扔到伏尔塔瓦河里淹死。


礼拜堂的对面的过道上摆放着圣约翰的银棺。圣约翰被当地民众视为圣人,据说他是十四世纪布拉格教区红衣主教,因为拒绝泄露皇后忏悔的内容,瓦茨拉夫四世国王盛怒之下,将其从查理大桥扔到伏尔塔瓦河里淹死。

银棺最上方是虔诚的约翰手捧带有救世主基督的十字架,眼中充满谦卑和慈爱。他脚下的银棺上雕刻着那个古老的传说:约翰正在听王后忏悔。银棺被两个跪着的天使托举着,据说银棺是可以被打开的,里面确实存放着圣约翰的遗骸。棺墓上方的红色锦缎华盖由四个银质的天使牵拉着,这是1771年时任布拉格的大主教捐赠的。

每个礼拜堂都有自己的故事。


主祭坛


很多雕塑栩栩如生



每个礼拜堂都有自己的故事。


主祭坛


很多雕塑栩栩如生


前边都是在教堂的侧廊浏览,现在让我进入教堂的正厅。高33米、长124米、最宽处60米,空旷而宏大,这让我想起了马克思的一句名言:教堂是用恢宏的建筑来震慑人心。进来感受一下,确实如此。据说教堂的这种穹顶建筑是为了让教徒容易凝听上帝的声音。殿堂四周环绕着21个礼拜堂以及无数圣贤、王公的棺椟,其中祭坛前方有个白色大理石墓,埋葬着鲁道夫二世的祖父母斐迪南一世和王后以及他的父亲马克西米连二世。


这里是教堂通透的大厅,大厅的两侧是若干个自成单元的礼拜堂。主祭坛方向。

进门口的方向


这就是大门上方的那个漏窗。是一个画面完整,以“创世纪”为主题,创作于1927年的玫瑰窗,据说使用了两万七千余块花色玻璃片拼接而成,光线透进来,如同万花筒一般折射出美丽的光晕。

进门口的方向


这就是大门上方的那个漏窗。是一个画面完整,以“创世纪”为主题,创作于1927年的玫瑰窗,据说使用了两万七千余块花色玻璃片拼接而成,光线透进来,如同万花筒一般折射出美丽的光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