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古城

标签:
湖南洪江古城 |
分类: 游山玩水 |
洪江古城历史悠久,自古是驿站,是商埠,是烟火万家的巨镇,距今已有3000年文明历史。历史上以集散洪油、木材、鸦片、白腊而闻名于世,素有“七省通衢”、“小重庆”、“小南京”、“湘西明珠”、“西南大都会”之美称,是湘西南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化的中心。据说抗战期间国民党主要将领的眷属都集中居住于此城,因此,日军多次进攻洪江均遭到顽强抵抗。1945年8月日本宣布战败投降,中国国民党政府的受降地就在芷江,离洪江仅53公里的路程。







洪江具有7400年人文历史。境内拥有安江高庙文化、托口古商城、户外基地雪峰山等旅游名胜,以及一座有2200年历史且保存完好的龙标古城-黔城,中原文化、苗蛮文化、荆楚文化、百越文化等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经典诗句就是王昌龄写就于该市芙蓉楼前。

徐复隆商行始建于清同治12年(1873年),徐老板以“儒商著称,经营方式灵活多变,注重人才,崇尚”外圆内方“,体现商人”有进有退“、有方有圆、有亏有盈、诚信待人、诚实处事”的经营操守。


苏州会馆始建于明崇祯17年(1644年),系由苏州商人筹资修建的商业会馆。其大门呈八字而开,有“笑迎天下客,广纳八方财”的寓意,体现出浓厚的商业气息。

杨三凤商行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主人原为一名武官,江西人氏,随朱元璋“调北征南”时途径洪江,被洪江的繁华所吸引,解甲归田后定居于此。










































厘金局又叫“厘捐”,或“厘金税”,是清政府对通过国内水陆要道的货物设立关卡征收的一种捐税。厘金局始建于咸丰五年(1855年),系一栋单进三开间木质穿斗式建筑,占地面积约330平方米,建筑面积620平方米。是清朝政府在洪江设立的税收机构。



忠义镖局是古商城至关重要的景点之一。当时洪江商人运输货物途径,除乘船走沅水、巫水外,还有许多货物靠人力挑运。其中共有两条旱路可走:一条是从洪江经镇远到贵阳、昆明、缅甸、印度等地。另一条是经洞口到宝庆、长沙、汉口等地。商家们为了运输安全通常都有上百担甚至上千担挑夫,自发组成货帮或烟帮结伴而行。但匪患众多,防不胜防。他们不得不请镖局押镖护送。队伍从清早过渡出发,直至下午方能走出城外,可见押镖阵势何其庞大。












汛把总署,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是我国清政权的基层军事组织,属绿营军制,是清军的正规部队。主要职责是镇戍地方,亦担任维护当地治安,地方政府差役的职责。讯防兵实行募兵制,一般招募世家兵籍的子弟,入伍后即终身服役。因此,洪江讯防员大多数为洪江、靖州、会同、黔阳人。讯防兵以冷兵器为主,亦使用火枪等武器。清雍正年间,清政权为巩固其统治,将全国划分为十一个战略军事区,区的军事长官卫总督,省军事长官卫提督或巡抚,省下为镇,镇的长官为总兵,镇下分协,协的长官为副将,协下设营,营的长官为参将、游击、都司、守备,营下设讯,讯的长官为干总、把总、外委干总、外委把总,讯下设塘,塘的长官为塘长。





茶馆

荷风院位于余家冲康乐门,始建于清咸丰末年(1860),内有清代高级妓院“堂班”之一绍兴班的演出,是绍兴班现的一栋附属建筑,供一些赎了身的高级艺妓们居住,所以也被人们称为“金屋藏娇”之所。现在主要为中国青楼历史文化展室,每天都有古代文艺表演。


绍兴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余家冲康乐门,始建于清咸丰末年(1860),是清代高级妓院“堂班”之一,专供豪商巨贾、达官贵人声色娱乐,其间妓女多为高级艺妓,才貌俱佳,尤以“琴、棋、诗、画”四大名妓闻名遐迩。整个建筑三进三层,层楼走道封闭,分隔有致,隐蔽性强,每层均单开出入道口与楼梯,称为“暗道”。楼内装饰用料讲究、富丽堂皇,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