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达汉关、杨家峪——避暑杨家村(五)

(2014-08-31 05:15:19)
标签:

达汉关

杨家峪

杨家村

旅游

摄影

分类: 游山玩水

    早晨出发去爬东边的山。杨家村的东边有一座山叫达汉岭,岭上有一个关口叫“达汉关”,是古老的京西古道必经之处。“达汉”?还是“大汉”?抑或“大寒”?到底是哪两个字?我到现在也不大清楚,只是听村里的人讲,此关早先是匈奴(达子)和汉朝的分界线,故有此称谓,因此就用了这两个字。到明清民初,这里是重要的税收的关卡。

    站在东岭看西山,苍莽雄浑,能看到杨家村。

达汉关、杨家峪——避暑杨家村(五)
    这个山包下有一个自然村叫梨树台,现在只有一户人家。车开到这里就没有路了。爬山的小路上全是露水,我还穿错了鞋,忘了换旅游鞋,穿了一双布鞋,一会就湿透了。给我们带路的向导也不认路了,一会往上走,不对,又掉头往沟里走;沟里草没过人高了,衣裤都被露水打湿了,不对,又往回走。最后别人都不走了,只剩下我和郭三的女儿两个人,上山的路还真被我们找到了。
达汉关、杨家峪——避暑杨家村(五)
    山头后面的村子就是杨家村。
达汉关、杨家峪——避暑杨家村(五)
    终于看到了达汉关
达汉关、杨家峪——避暑杨家村(五)

达汉关、杨家峪——避暑杨家村(五)

达汉关、杨家峪——避暑杨家村(五)
    站在关上看通往门头沟和房山方向的路
达汉关、杨家峪——避暑杨家村(五)

    城楼早已坍塌,长满了荒草。
达汉关、杨家峪——避暑杨家村(五)

达汉关、杨家峪——避暑杨家村(五)
    残垣断壁、荒草埋没了古道。据说古道都是用石块铺就的,石头上还清晰地留着马蹄踩踏出来的脚窝。由于没有向导,我胡乱找了一回也没有找到。
达汉关、杨家峪——避暑杨家村(五)

达汉关、杨家峪——避暑杨家村(五)
    从山上下来去那户人家看看。
达汉关、杨家峪——避暑杨家村(五)
    他们在山上养狍子,小家伙多可爱!它们胆子很小,不敢惊动。
达汉关、杨家峪——避暑杨家村(五)
    从梨树台可以绕道杨家峪。杨家峪的村民全都迁到斋堂镇去了,村子整体开发,作为今后的影视基地,旅游观光。只有几户人家坚持不走,还住在村里。不过,工程进展的很慢,主要是钱不到位,民工们也不好好干活。都好几年了,没停工,也没多大进展。
达汉关、杨家峪——避暑杨家村(五)

达汉关、杨家峪——避暑杨家村(五)
    村中有棵老松树,两个人搂不过来。
达汉关、杨家峪——避暑杨家村(五)

达汉关、杨家峪——避暑杨家村(五)

达汉关、杨家峪——避暑杨家村(五)
    房子都是在原先的基础上拆了重建。
达汉关、杨家峪——避暑杨家村(五)
    但还保留了一些老的建筑
达汉关、杨家峪——避暑杨家村(五)
    从房脊的花饰中可以看出户主的殷实程度。
达汉关、杨家峪——避暑杨家村(五)

达汉关、杨家峪——避暑杨家村(五)
    这是一个建国初期兴建的磨坊,墙上还有乡民公约。
达汉关、杨家峪——避暑杨家村(五)
    建筑队的人都住在老房子里
达汉关、杨家峪——避暑杨家村(五)
    村口有个龙王庙,保留完好。
达汉关、杨家峪——避暑杨家村(五)
    修建后的杨家峪初见规模。以后游人可以来这里旅游避暑了。
达汉关、杨家峪——避暑杨家村(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