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游游
上一篇说了说我们家的规矩。接下来说说我在美国遇到的一些人和事儿。
就在前些天,我带小凡去博物馆玩儿,当时里面有很多很多孩子。其中有一个黑人妈妈,年纪估计不比我的大,带了七个孩子去。大的已经十几岁了,俨然是个大姑娘,下面还有一群弟弟妹妹,最小的还不会走路。他们家老五跟小凡年纪相仿,两个人一见面就混到了一起,玩儿得很好,还一起经营了一个小蔬菜水果摊,甚是可爱。就在这时,突然闯来两个小男孩儿,双胞胎,旋风一般把两个小姑娘经营的蔬果店弄了个底朝天。两个小家伙当时就傻了,我也傻了。只见黑人妈妈不慌不忙地制止了他们,并要求他们把所有的玩具蔬菜水果都捡起来,同时也要求自己所有的孩子们,除了两个最小的一起帮忙捡。

我当时就在想,这真是在美国,是不是自己的孩子都可以批评,都可以要求。要是在中国,你敢教育别人家的娃,人家家长还不得跟你玩儿命!不过,两个双胞胎的奶奶(或姥姥,不太清楚)即使赶到,要求他们立刻道歉,他们马上做出反应,并向大家道歉。后来,老六(最多也就两岁)骑小车撞到了我的脚,也可能是我的脚放得不是地方,刚好挡住了小朋友的路,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就看黑人妈妈马上抓住他,命令他向我道歉,小孩儿二话没说就Sorry了。
我当时就对黑人妈妈的敬意油然而生。在中国,一般这么小的孩子犯错误大人都不会追究,要道歉也是大人向大人道歉,哪儿有让这么小的孩子跟大人道歉的。后来大孩子们玩儿疯了,稍微有一点儿过火的地方,妈妈马上就会叫停,并让他们认真反省。真是了不起的妈妈!七个孩子啊!从青春期到刚会爬,佩服得我五体投地!最让人敬佩的是人家青春期的孩子依然那么听话可爱,跟妈妈就像好姐妹一般。令人羡慕不已!
临走时,妈妈说,好了孩子们,我们要走了,跟Janny说再见。于是七个孩子,除了最小的,都跟Janny说了再见。在她身上,我真正看到了父母的权威,妈妈只要一声令下,没有人敢不听。并且,妈妈没有任何大呼小叫,语气都是平稳可亲的,其伟大可见一斑。

这个妈妈让我想起了《从零岁开始》这套书,英文名是《Baby
wise》(简称),很多美国人都看过。其中提到了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我们对孩子的管理,应该是从严格开始的。就因为孩子小的时候什么都不懂,所以才需要管理。等他们慢慢长大,可以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我们就可以慢慢“放权”给他们,因为他们已经学会了负责任。也就是说孩子负责人的能力越强,我们可以给他们做的事情越多。在你没有能力负责任的时候,就得听父母的,没选择。可事实上,我们大部分人都做反了,我们觉得小孩儿什么都不懂,要干什么就随他们吧。等大了,他们懂事儿了再说。可是,孩子一天比一天大是事实,至于懂不懂事就难说了。极端了,就变成了李某某。
换个角度说,孩子生下来本来就是被我们喂养的,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自己吃。责任感也一样,他们小的时候没有责任感,所以我们要限制他们的行为,随着他们责任感的增强,我们给他们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这是个正向的发展,也是顺应孩子需要的发展。如果反了,孩子小时候为所欲为,大了你再说你不能干这个,你不能干那个。孩子就会很糊涂,怎么我小时候是很么都能干,长大了就不行了呢?后果是什么?就是孩子越来越叛逆,到了青春期,就彻底跟你决裂了!因为那时候孩子自认为不再需要你了,你是多余的。家长伤心,孩子不服,家里鸡飞狗跳,有些甚至离家出走。所以我们说,及时管教孩子不光是为了眼前,也为了将来。眼前没管好,就不要指望将来有什么好结果。
总之孩子是我们一不小心就有了的,可是有了之后,我们就不能放任自流了。有了孩子,我们就有了做家长的责任和义务。其实细想想,这才是我们一生要从事的职业。你无法选择,无法退缩,更不能辞职,也不能退休。做了家长和即将做家长的同志们,努力吧。这是我们从没受过专业培训,并要从事一生的职业。学校只是教育的附属品,我们可以指望学校教会孩子只是,但是你不能把如何做人工作交给学校。因为你是父母,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是教育。你对孩子的管理就是他们的风向标。孩子可以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但是做人一定不能有偏差。想起上帝造万物的时候,每造一样都会说“看着是好的”,其实每一个孩子生出来也都是好的,后来没变好,绝不是他们生出来不好,一定是家长没教好。一起努力吧!做个好家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