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张晓津
在巴塞罗那的时候遇到了一名温州商人,在她的建议下,乘飞机到了意大利的罗马,开始了我的罗马之旅。
刚到罗马,看到大街上冷冷清清的,似乎有些失望,但经过几天的接触,我才感受到罗马之所以能够举世闻名,不仅仅是这座城市有手风琴和吉它的乐声在夜空中飘荡,更重要的是还有随处可见的街头咖啡座、艺人、石头街巷和宏伟的古建筑。
到了罗马的第二天,虽然语言不通,凭借着我的聪明、智慧与直觉,沿着罗马著名的帝国大道行走。帝国大道上实际上是一条现代化的马路,跑的宝马和奔驰,道路两侧则原封原样的保留着古罗马帝国时代的建筑物、断垣残壁和废墟。走在这条大道上,现代和古老的对衬,似乎让我感觉到二千多年的时差。让你从废墟中可以体验它的存在,从存在中去感受它的古老,从古老中去发现它的辉煌,从辉煌中去领略它的伟大。
我步行了10多分钟,走到了据说能容纳近十万人的古罗马角斗场。当看到这座的古罗马角斗场的第一眼,我就被它那磅礴的气势所震撼。
古罗马角斗场
古罗马角斗场的入口
罗马,我来了
排队的游客
古罗马角斗场的全景
古罗马角斗场的全景
古罗马角斗场一角
当漫步在这座雄伟壮观的圆形建筑物之中,眼看着这残墙断残墙断壁,我的心灵深处感受到沉重的撞击。
想当年,罗马帝国到了鼎盛时期,居住在罗马的人已达
5000 多万人,这还不包括奴隶和战俘。恺撒大帝动用 50
多万奴隶和天文数字的巨资,建造了这座令人振惊的创世之举。如今,没有人能够想像的到,当年近十万达官贵妇和他们的统治者,围坐在看台上,观看着角斗士或死刑犯与猛兽,或角斗士与角斗士之间生死决斗时的场面是何等的惊心动魄,又是何等的残酷无情。据説场上近十万人声嘶力竭,震耳欲聋的喊叫声,曾多次把凶猛无比的巨兽吓得四肢抽搐,口吐鲜血倒地而亡。
在这里,真正最最残酷的场面,是角斗士与角斗士之间的生死撕杀,一场角斗的开始,先从少则几十名角斗士或死刑犯,到多则上百,上千名角斗士一起入埸,在观众台上的呐喊和助威声中进行生死的拚杀,能在这九死一生的血腥撕杀中获得最后胜利的角斗士,往往会因为得到法老院法老们的赦免而成为平民,但死刑犯除外。能从上千场角斗中连续获胜的角斗士,往往会受到恺撒大帝的重用,被委派到军队里担任职务,还有极个别的人会得到贵族的封号。
随着恺撒大帝的遇刺身亡,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逐渐走向衰落,角斗场也逐渐开始了崩塌。
2000多年的古道
当我意犹未尽的慢慢离开古罗马开角斗场时,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苏东坡的一句词:“谈笑间,强掳灰飞,烟灭故国。”是啊,历史的变迁是谁也无法拒绝的。
君士坦丁凯旋门,建于公元313年
从古罗马角斗场步行20多分钟,就到了威尼斯广场。
威尼斯广场位于罗马市中心的圆形广场,也是罗马最著名和最漂亮的广场。我闲逛时,在广场上遇到了一个山西太原来的旅游团,便连忙凑了过去听到女导游的中文介绍:“这个广场有个绰号,叫“结婚蛋糕”和“打字机”。”
看到团里的男男女女傻乎乎不提问,我就主动高举右手高声问那个女导游:“导游,威尼斯广场为什么会叫这么一个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绰号?”
她看出我不是他们团队游客,笑了笑没有理我。
我憨皮赖脸的跟着这个旅游团,继续听女导游介绍,知道这座用白色大理石建造的建筑,是一座为了纪念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和庆祝1870年意大利统一,耗时25年才建造的纪念堂。
女导游说:“纪念堂最精彩的部分是16根圆柱形成的弧形立面,台阶下两组喷泉寓意深刻,右边的象征第勒尼安海,左边的象征亚得里亚海。大家注意看,中央骑马的人物塑像就是完成了意大利统一大业的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建筑物上面有两座巨大的青铜雕像,左边代表的是“劳动的胜利”,
右边的代表“热爱祖国的胜利。”
我又不由自主的问道:“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是怎么统一意大利的?”
女导游又看了看我,第二次笑了笑,没有回答。
“大家再注意一下,在正中间,站着有两名士兵,无论日晒雨淋,总是纹丝不动地在这里守护着无名战士墓。”女导游尽职尽责的继续介绍着。
我忘乎所以的又问道:“导游,无名战士都是哪个时期牺牲的呀?”
大概是我的虔诚感动了女导游,她第三次笑了笑说:“自己查资料去。”
哎,都说罗马是艳遇之都,不算漂亮的女导游虽然是一笑二笑连三笑,可就是不理我,真是晕死。
威尼斯广场
威尼斯广场的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
和西班牙的马月儿广场一样,在威尼斯广场上也有许多沿街卖艺的艺人,有的是装扮成古罗马的角斗士,和路上的游客拍照,也有的装扮成塑像,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等待着行人的施舍。不过这份钱可是不会挣,大热天的,要是我非中署不可。当然,罗马的月亮也有不圆的时候,因为在这里也有乞丐和流浪者。
扮成塑像的艺人
流浪者
乞丐
在罗马市区,我随着观光大巴上来到了许愿池。许愿池据说是罗马最大的喷水池,又叫幸福喷泉。原名是特雷维喷泉,1762年建成。这个雄伟的喷线雕刻叙述的是海神的故事,背景建筑是一座海神宫,中间立着的是海神,两旁则是水神,海神宫的上方站着四位少女,分别代表着四季。
一些人是沿着小路,被巨大的水声带过来的。我先是感觉的许愿池的周边过于狭窄,后来悟出了设计者把这么大的喷泉塞在这么小的地方里,是为了通过对比显得他更壮观了。
许愿池之所以能得到全世界游客的喜爱,据说是和两个传说有关。第一个传说,游客只要是背对着许愿池,右手拿硬币越过左肩抛入池中,便可以重返罗马。第二个传说,是用同样动作抛三次硬币,第一枚是代表找到恋人,第二枚是彼此真心相爱,第三枚是婚后一起重返罗马。我看到大家都抛,也就跟着抛,是否抛入池中就不知道了。
许愿池
许愿池
跟着观光大巴离开了许愿池后,来到了罗马的科斯美汀圣母教堂,之所以来到这个不大的教堂,是因为
“真理之口”。就存放在这个教堂。因电影《罗马假日》里的而出名的“真理之口”,实际上就是昔日罗马街头的一个刻着狮子头的石头地沟盖。据说这个地沟盖很神,一个说了假话的人,如果把手放进狮子的嘴里,狮子就会把他的手咬下来。我这个人历来胆大,尽管我总是说假话,把手放进狮子的嘴里,结果是毫发未损。
科斯美汀圣母教堂
电影《罗马假日》里的“真理之口”
罗马一瞥
罗马一瞥
罗马一瞥
罗马一瞥
罗马一瞥
罗马一瞥
罗马一瞥
旅游可是一件苦差事,就像当年去基层搞调研一样,天天喝的是马路边的自来水,吃的是快歺店里的面包,累了就和其他老外一起坐在马路边休息,热了就找家商店避暑,如果想去卫生间方便一下,就去找麦当劳,因为麦当劳的卫生间都是免费的。如果是心烦了就更好办了,随便恭维一个外国女孩:“Girl,
you are beautiful, very sexy。”这个女孩就会高兴的和你说上好半天,直到发现你不太懂她的话才会失望的离去。
喝自来水是免费的,童叟无欺
一路坐在大巴上,感受到罗马、这座永恒之城,到处是古老美丽的喷泉,栩栩如生的人像雕塑,饱经风雨的建筑,被汽车打磨得亮蹭蹭的大理石路面,漫步在大街上,让你感觉仿佛是去了一座露天的博物馆。
到了罗马,就要去梵蒂冈看看。
梵蒂冈位于罗马的西北角,四面都与意大利接壤,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国中国”。
梵蒂冈面积不足0.5平方公里,正式国民不到600人,常住人口1500多人,多是在这里经商的意大利人。顺便说一句,梵蒂冈商店所出售的商品,大多是一些宗教用品,如大小不一的十字架,教皇的照片等。
梵蒂冈虽然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但靠旅游、集邮、受捐以及银行利息、投资红息等收入,在欧、美却拥有数百亿美元的投资,外汇储备达100多亿美元。
如果按人均计算,梵蒂冈应排在世界首富之列。
公元4世纪,教皇康斯坦丁在罗马城西北角耶稣门徒圣彼得殉难处建立了康斯坦丁大教堂。后改建成了圣彼得大教堂,成为天主教会举行重要仪式的场所。
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属于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高达136.5米的圆形屋顶出自于米开朗基罗的设计。在大教堂长达一百多年的重建中,有拉斐尔、米开阴基罗等多位杰出的艺术家参与,所以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其建筑的杰作和所拥有的数百件艺术文物更是无价之宝。
圣彼得教堂
圣彼得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高高的方尖石碑:铜狮之间镶嵌着雄鹰,作展翅欲飞状。碑尖上是钉死耶稣的十字架造型。据说圣人圣彼得在这里被挂在倒十字架上。这座石碑原是罗马皇帝卡利古拉为装饰皇宫旁边的圆形广场,远从埃及运来。教皇西斯廷五世于1586年下令,将石碑移至圣彼得广场。据说为此曾动员900多名工人、150匹骏马和47台起重装置,花了近5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这项搬迁工程。
方尖石碑
在圣彼得广场两侧,在一个半圆形的建筑前立有284根多利安柱式圆柱,在这些圆柱上各有的一尊3.2米高的大理石人物雕像,他们都是罗马天主教会历史上的殉道者,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让人有一种非常震撼的感觉。
多利安柱式圆柱墙
多利安柱式圆柱墙上的雕像
守卫在圣彼得大教堂门口的是瑞士的护卫队,从1506年至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护卫们的红黄蓝三色制服由自米开朗基罗设计的。
梵蒂冈的瑞士籍士兵
圣彼得大教堂内
圣彼得大教堂内
圣彼得大教堂内
教堂内的奢华和震撼,是无法用语言所能表达的,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米开朗基罗在屋顶上的壁画。这是长40米、宽14米的巨幅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共有300多个,其中一些人物比真人还大。绘画的中心部分是由《圣经--创世纪》中故事组成,我没有读过《圣经--创世纪》,所以不知道这些故事讲述的是什么,虽然问过两个中国学生,但他们也是说不明白。回来后我从网上才查出,这几个故事是:《神分开光明与黑暗》、《神创造日月星辰》、《神分开水和陆地》、《创造亚当》、《创造夏娃》、《人类的堕落》、《大洪水》、《诺亚祭献》、《诺亚醉酒》。
这副西方美术史上最宏伟、最复杂的壁画作品全部是由米开朗基罗一个人完成,画了长达4年之久,
米开朗基罗在屋顶上的壁画
圣彼得大教堂内
圣彼得大教堂内
梵蒂冈共有10名警察
梵蒂冈一瞥
梵蒂冈一瞥
圣彼得广场全景
宗教成就里了梵蒂冈,梵蒂冈了成就宗教。
当我即将离开罗马时,突然发现自己做错了一件事,那就是在许愿池时,别人许愿抛的是一欧元的硬币,而我抛的是两角的硬币,这会不会造成我许下的“来年一定要再来罗马一游”的愿望也大打折扣呀,想起了在插队时老农讲的一句话:“人哄地皮,地哄肚皮。”看来再来罗马的愿望是很难实现了,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