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雨不大不小,沥沥拉拉地下个不停。今年的夏季天气奇热,热得让人没着没落的,家家户户都争着买空调,可买了空调之后在屋里凉快,一出屋子又进了大闷罐,让人透不过气来。又因乍冷乍热,好多人得了热伤风,成天价鼻子囊囊的,一会儿咳嗽,一会儿打喷嚏,结果又添了另一种难受。
老辈人的观念可能是保守了一点。姥姥是有空调也不开,理由是“该热的时候就得热,该冷的时候就得冷,人才活得结实。”想一想,这话也不无道理。
其实四季交替,冷暖变幻,云雾霜雪,风雨雷电等等都是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礼物,都是调整节奏使生活丰富多采的契机,我们都应该好好地去享受才是。人们都说春秋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这话是不错的,气候不冷不热,春花秋实美不胜收。倘若是一年之中只有春秋,那么是不是也会让人感到多少有点乏味,我们的生活中凭空少了许多乐趣。南人多不会溜冰滑雪,北人中“旱鸭子”居多,这不能不说是憾事吧。
就说下雨吧,四时下雨的感受绝对不会一样。春天下的是细毛毛细雨,像雨又像雾,这时你根本不用穿什么雨衣,打什么雨伞,有道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那雨在空气中轻轻地飘扬着,扑到你的脸上,痒痒的,头发上、眼睫毛上、甚至双鬓的汗毛上都沾染了一层细密的水珠,水珠越聚越大,等到毛发终于支撑不住的时候,它们便汇成条条小溪,顺着脸庞直流而下,象一条条小虫在脸上蠕动,等到你觉得奇痒难耐的时候,随便用手在脸上抹几把就可以把它们甩掉。干燥了一冬天的人让雨露滋润一下是何等的惬意!
春末夏初多下小雨,淅淅沥沥,缠缠绵绵。农夫称之为泔霖,贵之如油。情侣依依偎偎,不再躲避旁人的眼睛。如若此时比较闲在,我的心情不好或心情特好,都会打了一把伞到街头漫步。这时街上的人并不显少,大都步履丛丛,东躲西藏,你不用去管他们,尽管漫无边际地走。雨中的世界特别清新,潮湿的空气透着丝丝的凉意;雨水打过的树叶碧绿碧绿;新花娇滴滴,老花惨兮兮;一栋一栋的楼房增强了立体视觉,一洗常年的灰气。心情逐渐放松,思绪逐渐平静,不再恨谁,也不再想发泄;不再“发烧”,也不再疯颠,回家之后忽然发现自己获得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安宁。
夏天的雨就没有什么准头了。小雨、中雨、大雨、雷阵雨、暴风雨等等杂而下之,老人们说“六月的天,孩儿的脸”,哭笑阴晴本来就没有常性,每天的天气预报也都成了参考消息。不过在我看来,变化越多,其中的味道也就越多。很晴很热的天空上突然间闯进来一片云彩,紧接着大片大片的云彩便追了上来,你牵住我,我盖过你,在半空中打逗翻滚,排列组合,变换出无穷无尽的图案来,让人尽情地品味“夏云多奇峰”那种意境。云彩越续越厚,天色也越来越暗,雷声滚滚而来,大雨倾盆而下。刹那间马路上便有了积水,却没了行人,倘若这时到马路上去走一走呢?不知你试过没试过,其实“落汤鸡”的那种感觉也不象想象中那么难过。雨大了,穿什么雨衣都要湿衣服的,干脆不穿,也不打伞,把贵重怕湿的东西用塑料袋包严,夹在自行车后边,然后就骑上自行车在马路上狂奔。没有了往日的拥挤,人们都躲在一边向你行“注目礼”,你不用去管他们,只管闷头骑你的车,只管悉心地去享受似喷头倾注出来的雨水,在洗刷你浑身的燥热。回到家里,用冷水和肥皂将身上的雨水冲洗掉,换上一身干净衣服,然后懒懒地躺在床上,甭提有多舒服了。
只是到了深秋,天气骤冷的时候,才须严防下雨。那时的雨里掺杂着小雪糁,沾在身上不化,打湿手套和鞋袜,挂上额头和髭须,那才叫“寒彻骨”呢!到了此时,你也许会想起那首歌,“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我想,按目前人类的能力,要想改变自然,呼风唤雨尚难做到。不论人怎么折腾,大自然依然我行我素。她给了我们同等的机遇,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强加在每一个人的头上。我们大可不必怨天忧人,只须直面以候,做好准备去承受、去享受,乐在其中,福在其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