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2010-08-30 19:49:19)
标签:

旅游

休闲

 摄影  杨祁 贺亮 杨源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我原想发两组照片就将此次出游交代了,不再写文字的东西。可杨源特地绘制了一张《行程图》,发给我。也有朋友希望能对照片有些注解。于是,将日记简单地整理了一下。


    此次的行程路线是杨祁倡导、石爱国设计的——插到内蒙古的北边,沿边境公路前行——找北(中国的最北端)。石爱国称得上是个旅游家了,他的爱好是自行驾车走遍中国的犄角旮旯。这条路他前些年曾经走过,遗憾的是没能找到真正的北!此次两车、8人、16天,行程6000多公里,风光无限。

2010年7月26日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早晨6点杨源就开车接我。然后去接二胖、贺亮。在津京高速杨村入口,和杨祁的“现代”汇合,一路开到高村北京六环的入口。原先设计的路线是走八达岭到张家口,从张家口奔张北、沽源、康保,然后上坝,中途有变,不走京张路繁忙路段,从六环直插丰宁,从丰宁上坝奔多伦,进入内蒙古大草原。这条路基本上好走,路平,车少。途中个别路段修路须绕道行驶,基本上没出大问题。我们的目标就是直接插到内蒙古的北边,然后沿中蒙边界东行。一天行程四百多公里。
    入伏,天津闷热难耐。尤其是昨晚今晨,空气湿热得很,早起破例冲了澡。一路之上暑热难消,我们乘坐的车一会开空调,一会开窗户,但总是不舒服。从丰宁上坝之后,气温陡然变得凉爽,众人心情也豁然开朗。晚上到多伦之后居然看到了月亮和星星。此时得到线报:北京的气温达到了39度!天津估计也好不到哪去。
    贺亮新近参加了摄影学习班,对照相有极浓厚的兴趣。可惜一路阴天,光线极差,不能拍出好照片。好在时间还长。今天是阴历6月15日,晚上在多伦的广场上我们看到了圆圆的月亮。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7月27日
    一早,在多伦吃早点,小米粥、馒头、鸡蛋。一路向北,奔锡林郭勒。第一站到元上都遗址。这里是忽必列的夏日行宫,遗址的痕迹不很清晰,用钢筋混凝土建了几个蒙古包,没有什么可看的东西。倒是蝗虫却有成灾的迹象,飞起来有点像蝴蝶,还带着呼呼的响笛,一群乌鸦在旁啄食。上都应该是个市了,新城建设得很漂亮,有一个挺大的广场,好像还有忽必列的青铜塑像,主街的四个街角各有一个青铜雕塑,分别是:牛、羊、马和骆驼。显示出游牧民族的本色。继续向北走到宝来,石忽然向大家宣布了一个“不幸”的消息:我们的方向走反了。可依我的判断并不如此,只是没找到拐弯的路口。果然,去锡林郭勒的路口不是九十度角,是个六十度左右的锐角,拐过去就上了正路。一路上有矿区、油田,有沙地(正在沙漠化的土地)、草场,还有正在建设之中的风力发电场。路况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非常之好。在离灰腾河(杨源翻译是冷水河的意思)不到30里的地方,时间是11点多钟,举办野餐,吃掉所带瓜果、面包干粮之属,躺在沙地上歇凉,有树阴。樊大姐教大家几个瑜伽的动作,大家就在沙地上玩起来。我找到了一种感觉,那是在翁都报旗放牛的时候,我发现山头上有一个绿点,一天我下决心要走到那个绿点,一看究竟。走了将近两个小时到了,原来是山沟里长着一棵柳树!这可是我们大队方圆五六百里地上惟一的一棵树。也许是为了躲避风寒,她长得并不很高,但那片绿荫足以让我欣慰了,我就是这样在树荫下躺了一个小时。在沙漠里能找到一片绿荫该是怎样的心情啊。在这片沙地上,不时能见到枯死的树木,现在得到人们的治理,有耐旱的灌木和沙柳,一些草也在沙地上开花。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里能出现一个绿洲。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路上还遇到了两次风雨的袭击,远远地看着雨幕过来,在干燥的沙地上打出一片白烟,狂躁的雨点霎时间就淹没了眼前的一切,对面疾驶而来的汽车,像船在海里劈出雪白的浪花。大概不到半个小时,雨过天晴,还见到了彩虹,空气也随之凉爽了许多。汽车驶过锡林浩特,到东乌珠穆沁旗。我们在这里住宿。一天行程五百多公里。我们住在旗招待所——乌里雅斯太宾馆。我曾打听乌里雅斯太的蒙语意思是什么,可惜所问之人并不清楚,只是告诉我说那里是一个旅游的地方。还是杨源问着了,太在蒙语里指一个地方,乌里雅斯是杨树林的意思。乌里雅斯太就是说那地方有一片杨树林子。草原上有一片树林,那是多么宝贵、多么惬意的去处!草原旱得厉害。

7月28日
    东乌珠穆沁是个很干净的小地方,我们是在超市里吃的早点。我原打算在这里买点黄米面和荞麦面,大家劝我别买,怕路上时间长,在焐了,于是作罢。直奔我们所要去的第一个国门——珠恩嘎达布其第一个口岸。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原路折回,在城边的一个庙宇停车休整。这座庙叫做“喇嘛库伦庙”,重新装修的,是黄教(藏传佛教)和佛教合一的庙宇,庙里是僧人是喇嘛。建筑风格也有别于中原的寺院。我在这里替朋友烧了一炷香。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算了算,我们8个人加在一起刚好是480岁!于是乎给我们的团队
起了一个响亮的名称“480采风团”。别看这帮老头老婆,玩的还挺疯,不时地闹出点新花样来。从东乌珠穆沁出来,车行不远我们就看见了一群羊!羊倌身着蒙古袍,手持套马杆,骑一匹白马。于是乎停车,跑去商量骑马,妥啦!开始折腾。樊远丽跳了一辈子蒙古舞,第一次手握真正的套马杆,兴奋之极,大摆造型。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继续赶路,到中午1点半了,建路边草场有两座蒙古包,开车过去,在这里和蒙人一起吃午饭,唱歌,吃得挺热闹。锡盟的草好,总有引人在草地上打滚的感觉。——宝拉格(翻译为泉水的意思)这里离乌里雅思太55公里——托亚——扎日嘎拉——巴彦霍布尔苏木——满都胡宝拉格,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路变得不太好走了,土路,不时有有被重车轧翻的路面,留下深深的车辙,车速减慢。天已经擦黑了,我们到宝格达林场,这里没有别的去处,只好住住大车店了。这里有3千多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人,都是当年的知情。我们吃饭的地方叫玉龙饭店,是当年来林场的知青子女,四个挤在一个屋里,也睡得很不错。女生是四张床,比较干净;我们睡的是热炕,还特意嘱咐老板给炕烧把火。大卫坐在炕上,我试相机给他拍照,大卫嘱咐我:“别光照人,多拍点景!”我的相机的最大角度只能这样了。

7月29日
    从林场早早地就出来了,据说几个女生没睡好,晚上如厕门锁了,是跳窗户出来的。天气晴好,晨雾还没有散去,残月还在空中,时而有云团飘过原野。路过阿尔山市,据说这个市是全国最小的城市,但是城市很环保,很清洁,还有女骑警在城市里巡逻,也算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了。阿尔山的松贝尔口岸,半路洗车、吃饭,看了诺门罕战役的纪念馆。在新巴尔虎右旗下榻,旅馆不好找,总算安排住下。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7月30日
    一早出发,有一个庙,甘珠尔寺是黄教和佛教合一的庙宇。因藏有一部甘珠尔经书而得名。该经书藏世仅有两部,十分珍贵。该寺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据说十世班禅曾为庙宇开光,很隆重。庙宇的建筑也很有特色,布达拉宫式的墙壁,庙宇飞檐式的屋顶。水草越来越好,这样好的草场在我们四子王旗是很难见到的。看见一片沙葱老大的一片,停车,在草地上玩耍,返老还童了。游览了贝尔湖。在贝尔湖吃中饭,继续前行,草长得更好,沙葱花开更娇嫩。我们忍不住又停下车来,在草地里玩耍,我和杨源还玩起了摔跤的把戏。游呼伦湖。进入林区,不到6点赶到了满洲里。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7月31日
    去满洲里海关参观,体会国门的威严和雄伟。樊丽着凉闹肚子,给她吃胃肠安,见好。杨祁坚持让她回天津,还给买了头等舱的飞机票,下午4点的飞机。送走她已是下午两点半。昨天我俩在乎伦湖畔玩了几个造型,挺有意思,一路上我们还设计了几个造型等待适当的草原,比如“长青指路”、“白劳白毛”等等,现在看来都成了泡影,等待其他的机会吧。杨源的车也是在满洲里修理。这里的边贸搞得比较活跃。物价也比较高,200元一间的房子已经是很便宜的了。我到一家商场闲逛,这家商场有点像天津的“大胡同”,基本是温州货。我在一家门店翻看一条裤子,老板娘倒是很热情“看上啥啦,买不?”我说随便看看,不买。她说:“哦,是中国人啊,我还当是蒙古人呢。”说完又和别人说话去了。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送走了樊继续向东北方向行使。这里有一条“红色通道”,是俄共和中共之间交往的秘密通道,可惜我们没有时间详细了解。新村的地方都是断头路,有一处像是国门,有一处据说是军事要地,又把我们逼回到一条收费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的路上。15元。不过路况还是非常好的。此后车一直沿着额尔古纳河延伸。进入到呼伦贝尔草原。草原风情无限,额尔古纳河是一条界河,对面就是俄罗斯了。额尔古纳河的两岸相当漂亮,景色变化万千,我们也随时停车抢拍几张照片。途中在一个蒙古包前照相,一条黑狗颠儿颠儿地向我走来,好像很熟识、很亲近的样子。我蹲下来抚摸它,给了她两角馅饼,他都吃了,最后还舔了舔我的手。直到我们走他还恋恋不舍。现在我们与河之间有一条隔离带,用水泥桩和铁丝网拦开,我们不能到河边去。这边的草场非常之好,已经开始割草、打捆,储备冬饲料。据说这边的牧草还要出口到东南亚。到黑山头住宿条件太差,继续赶路,到黑山头口岸,已经是18点45分,国门关闭,不让我们进入。说什么也不管用了。7点多赶到额尔古纳镇天还不很黑,这个地方天黑的时间是9点,天亮的时间是3点。风大气温大概10度左右,凉快的有点冷冻的感觉了。住在这儿了。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8月1日
    今天的行程安排不紧,到室韦,全名是蒙兀室韦。是一个俄罗斯民族村。一早从额尔古纳镇出来,先看湿地。从这里上到一个山头可以俯瞰额尔古纳河,额尔古纳河是一条界河,河对岸就是蒙古国或俄罗斯了。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额尔古纳河在这里甩出几个大弯儿,划出漂亮的“S”形,据说这幅图画已经被很多摄影爱好者拍摄下来,收集到各个画册里。今天的路程比较简单,到室韦即收工。于是大家一边走一边看景拍照,穿过一片森林,基本就到了。下午就在这里玩,先到额尔古纳河的河边,看河对岸俄罗斯的村镇。有俄罗斯的姑娘到河边晒太阳,她们是被专门请来到这里演出的。吃完晚饭到一家俄罗斯族的老太太家看望,她今年84岁了,在中国出生,从没有去过俄罗斯,她生了五男四女。这里俄罗斯族的人很多,一眼就能看出来。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沿着中、蒙、俄边境行进(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