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痴人谈艺

(2010-06-22 08:52:19)
标签:

杂谈

分类: 艺友谈天

    旅途中朋友之间的侃谈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既然是和画家一起出来写生,画家们又都是痴迷艺术者流,在饱览奇峰秀水之后,感受自然伟力之余,自然会迸发灵感的火花,积蓄创作的欲望,引经据典,发思古之幽情;谈天说地,吐胸中之块垒。
    现在很多人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艺术类院校,仿佛那是一条“成才”的捷径。在大峡谷里,来写生的孩子不在少数,可真正用心写生的并不多,开心的玩耍,整箱地搬啤酒……有个带学生出来的老师和我们聊天,他说,我就对学生的家长们说:孩子们到我这里来学习,增加对艺术的喜好,我没意见。可指望我教他们成名成家,那可没门!
    现在画画的人太多了,靠画画讨生活是多么艰难,更别说成名成家了。画画这行当,光学不行,还得真心爱好;光爱好不行,还得下苦功夫;光下苦功夫不行,还得有灵性,有悟性;光有灵性、悟性还不行,还得下笨功夫去实践……这还只是说了画家的自身条件。此外还得有钱、有闲、有氛围、有机遇……成就一个画家太难了!
    这么多人学画画,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画家,必须得有灵性,天生就是那材料!比如说,这山水是有灵性的,她不是一成不变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你看看这醉翁对山水的感觉是多么的有灵性!否则他能写出这么美轮美奂的文字来?!因此,山水之灵性是为那些有灵性感悟山水的人准备的,同样是看山,有的人激动不已,有的人无动于衷,毫无感觉,何也?灵性使然!
    我们刚刚上山不久,就有一个香港姓李的画商给夏先生打来电话:“我到北京了,顺便到天津看看你,买你几幅画。”得知夏先生在山里写生后,他在电话里说:“写什么生嘛!不好好在家里画画挣钱,跑到山里去干什么!”
    一个银行的经理到秉正那里买画,秉正问他画什么,他说:“你看着画就中了,反正你得给我画出‘元宝山、摇钱树、发财水’!”
    累了一天了,俩人拖着疲惫的身子返回驻地,他们自嘲说:“现在的画家哪还有写生的?!咱都60了,还跑出来写生,别人看着不是神经病吗?”一个美院的教授在课堂上公开讲,“用不着写生,写生来的东西全是垃圾。”我觉得这种话倒是有些垃圾的味道。那些伟大的作品中哪些不是从写生中得到的灵感呢?
    有个画家想加入美协,于是烦人托窍找到了美协的一个秘书长,说了要加入美协的想法。那个秘书长说的倒也干脆:“我知道,你成了美协的会员,你的画价就上去了。”谈的是艺术吗?整个是买卖,秘书长都是个买卖人,艺术还能哪里去!
    前些日子又有“专家”在电视里忽悠:“收藏一定要选择‘国字头’的画家,才有升值潜力。”我不否认,“国字头”里确有不少有实力的画家,但滥竽充数者也大有人在。万不能过于迷信。一定要靠自己的学识和眼力,不能上了忽悠者流的当。“国字头”的东西当然是“国货”了,小时候玩毛片,你拿出一张脏烂破的毛片,对方的小朋友就会说了:“‘国货’,不带玩!”玩弹球的时候,你的玻璃球浑身疤癘,人家准会说:“‘国货’,不带玩!”不要以为带国字头就是好东西,也许是破烂、垃圾呢?也未可知。
    有个书协的秘书长曾经说过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深,话的意思是这样:“据我所知,写字好的,还没有加入书协的人,没有。”我怎么听着这话像是杨国忠说的!他曾经说过“野无遗贤”的话!现在各色协会都成了小圈子,一举一动都和市场、效益挂钩,为小圈子里的人捞实惠,真正成了艺术发展的桎梏。

    “协会”这东西是不是已经变了味儿?成了“邪秽”一类的让人厌恶的机构,已经流出脓水的如足协,其他的是没人认真地查,倘若认真地查起来,其内幕大致无二。有识之士早就呼吁解散,利益集团肯定死守不放。双方博弈尚需时日。但我以为,不要等什么事情都烂出脓来再着手整顿、梳理,于和谐无益。
    霍春阳说过一句实话:“名正言顺”,我在这个位置上,因此我说的就对,别人就买账;你画得再好,但是你没在这个位置上,你说话就不灵。当然,他的话语中有谦虚的成分,他是天津美院国画系的主任,占据着一个名正的位置,他本身的艺术造诣也很高,但是,他说的也是实话,说到了时下很多人的思维定式。为什么很多人不好好写字画画,非要削尖脑袋往上钻,谋求个一官半职?就不难理解了,在官本位的思潮中,占据一个“名正”的位置,是捞实惠的最好捷径了。
    过去讲:“图虚名,招实祸”,现在不同了,是:“揽虚名,得实惠”!你看那一个个画家拿出名片来,名头大得吓人!
    在国外,作品是人的名片,买画的人根本不管你是什么名头,只看作品,所以作品上也没有署名、落款之类的名堂;这和我们恰恰相反,我们买画、论画往往是先看署名、落款,至于画的质量倒在其次了。这就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对人才、艺术的扼杀:在国外只要有才就能脱颖而出;而在国内,就要熬年头,拜山头,赶浪头,傍大头……50%以上的功夫都下在艺术之外了!因此有很多有才的人,活着的时候并不能享受到应有的荣誉,死了之后才被人炒来炒去……比如梁琦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生前是多么穷困潦倒,给个馒头就给你画幅画。现在他的作品是卖了高价了,可人已经没了。
    在国外把作品挂在墙上,不用人说,让大家自己去心领神会;而我们呢?要靠“说”,这个作品怎么怎么好,这笔有禅意,那笔有道像……多半靠的是忽悠,因此很多画商也都十分地感慨:“现在的问题,不是画得好坏的问题,是谁把谁蒙倒的问题!”
    河北的贪官李真,罪名之一就是收受了很多古董字画的贿赂,拍卖其赃物的时候,经鉴定全是假的,是赝品。究其原因,他根本不懂艺术,附庸风雅而已;“我有谁谁的作品”,虚荣心满足而已;财富保值,贪欲而已!到头来徒为笑柄而已。
    这就是俗人,他们根本不懂艺术,看到的都是虚荣,想到的都是升值的潜力,实在可悲!不忽悠他们忽悠谁呢!
    可现如今这个年头,不忽悠可不行啊,画家只在家里闷头画画非饿死不行!还得到社会上去走动,去结交达官贵人,去傍大款,拜码头。这是画商劝画家“进步”的好话。
    你看人家范增多能忽悠,要说他那个东西有多少艺术含量?到沈阳道、潘家园看看,满大街都是,大家都能仿,其作品能有多大的艺术造诣?艺术的特点之一就是“不可再”性,现在大家都能仿,况且他自己画了一辈子,到现在“老子”还没有“出关”,怎么让人信服呢?可人家就敢在中央电视台忽悠啊!前些天他在中央台现场专访,主持人让他评价黄慎、吴道子的作品,他说:一个画家一辈子能出一两件精品就很不容易了。主持人又问:那你认为你的作品中哪些是精品呢?你猜他怎么说?“我的那些作品都是精品!”那天他好像带了30多幅作品到电视台。光口气大没用,首先人品就不让人待见。可有的人偏偏就吃这套。
    艺术是好东西,但艺术享受才是最重要的东西!你从艺术当中享受到了艺术的价值,你就拥有了艺术内涵中的东西;你从艺术当中看到了黄白之物,那是个什么东西……不好评价了。
    在大峡谷里我们还遇到了两个怪人。一个是在天平山,此人在我们下榻的农家院住了半年不给钱,被劝到别处去住。脑袋后边梳了一个小鬏鬏,就是艺术家了——现在的艺术家都是这样,留长发,蓄胡腮,着异服,出怪声……总之要打扮成个异类,彰显“个性”,至于手头上的功夫那在其次。他自述生气了,所以辞掉了工作跑出来。生气的原因也是因为画。他家在信阳,当地美协举办一个画展,他参展了。据他自己说,他的画得一等奖没问题,可偏偏啥奖也没获。因此,赌气辞掉了工作,跑到这里来写生。我们还劝他不要为此生气,现在的评奖不全靠水平,因此要想开些。他在路上遇到了我们,邀我们到他的画室一叙。进门的时候又特意告知:“此门除了老婆,谁来也没开过。”进了画室一看墙上的画作,实在不敢恭维,山头画得像是一束束的苞米。
    另一人是在洪谷山里遇到的,他占据了“荆浩隐居处”的位置,并在那里盖了一所“荆浩画苑”的小楼,专门用来接待画界人士。他自述,原来也是个小老板,喜爱绘画艺术,一次来游洪谷,看到画家没吃没喝,很是辛苦,便动了恻隐之心。加之厌倦了商场上的尔虞我诈,因此卖掉了企业,来这里潜心画画,结交画界人士。我们去的那天,他正在签合同,有两个人要帮他运作:你不是颈椎疼吗,过两天我把我老师请来,给你按摩,保证一个疗程就痊愈了。我老师道行大了!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关节炎……又是忽悠。我们在那吃了一碗面,说不要钱,我们哪里肯应,好说歹说收我们每人7元,别人都是8元。我们每人都留了一幅作品给他。
    此篇杂乱无章,全是大家的即兴演讲,想到哪说到哪,我作归纳,过后不思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