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西兰南岛印象(二)

(2009-11-16 09:23:03)
标签:

旅游

作者娄向青

新西兰南岛印象(二)

10月27日

新西兰南岛印象(二)

    皇后镇(Queenstown):在瓦卡蒂普湖(Lake Wakatipu)畔,四周被南阿尔卑斯山脉环绕着,用风光旖旎形容皇后镇不为过。尽管我看到的是冬末的皇后镇,她依然是风采奕奕。

新西兰南岛印象(二)
    据科学家考察,15000年前,皇后镇还被冰河覆盖着。现在依山傍水的小镇成为度假旅游圣地,美景和户外运动-蹦极、滑翔、攀登、滑雪、健走吸引来上百万的游客。镇不大,人口不到2万人,应该都是从事旅游业的。镇中心主要是商业街,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

新西兰南岛印象(二)

新西兰南岛印象(二)

我们的旅游项目仅是乘缆车Skyline Gondolas,那是南半球最陡的缆车轨道,37.1度,长800米,约十分钟到达镇最高处山顶Bob's Hill,在那里可以俯瞰皇后镇和周边的景色。

新西兰南岛印象(二)

 

新西兰南岛印象(二)

新西兰南岛印象(二)
    其实如果能自己来旅游,一定要在这里多住些日子,在湖边小咖啡馆品着香气袭人的咖啡,眺望悠悠“南(阿尔卑斯)”山;你还可以去坐蒸汽船;乘kawarau jet喷射艇穿梭于高山峡谷间;去“指环王”拍过的峡谷;去葡萄酒庄园……

新西兰南岛印象(二)
    米佛峡湾Milford Sound:新西兰峡湾国家公园(Fiordland National Park)被列入世界遗产,有14个峡湾,开发出来的只有2个。米佛峡湾规模最大。峡湾是200万年前,几千米厚的巨大冰川移走后留下幽深的峡谷,灌入海水形成。导游介绍说用Sound来做峡湾是不准确的,后来新西兰在法语中找到了准确的词,即fiordland 。峡湾两岸是陡峭的岩壁。从海面垂直拔地而起的米特峰和象山高度分别为1692米和1517米,是米佛峡湾的标志。

新西兰南岛印象(二)

新西兰南岛印象(二)
    我们乘坐的游船据说02年日本皇太子坐过。站在甲板上,海风越来越大,沿途看着两边的峭壁,感觉跟三峡相似。很多大大小小的瀑布挂在峭壁上,像天河一样飞泻下来直入大海,其中最大的博恩瀑布落差达160米,我们的游船开到那里,瀑布的水雾落满全身,轰隆的水声在船上回荡。瀑布砸到海面上形成的花纹令人震撼,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壮观的大自然手笔。据说“指环王”在这儿拍过(我竟然没看过这个电影)。 

新西兰南岛印象(二)
    一块巨石上歇息着一只小海狮,船经过时它懒懒地抬头望望,一幅不屑一顾的样子,然后继续晒它的太阳。导游说赶上好时候可以看见成群的小海狮、海豚、企鹅(后两样并不容易看到)。

新西兰南岛印象(二)
    蒂阿瑙(Te Anau)湖——新西兰第二、南岛第一大湖。关于湖的来历,毛利人有个传说:酋长Te Horo 发现了一处圣泉,吩咐妻子不要告诉任何人。但在他出门后,妻子把这秘密告诉了情人,当情人的脸庞倒映在水里时,激流喷涌而出,淹没了村庄,形成了蒂阿瑙湖。从米佛峡湾回来,我们住在湖边的酒店里。 

新西兰南岛印象(二)

新西兰南岛印象(二)
    这里的重头戏是去看迷人的萤火虫洞(Te Anua Glowworm Caves)。Te Anau是古老的毛利名字,表示有旋涡水流的岩洞。后来人们寻着这个名字居然在1948年发现了这个萤火虫洞。到那里去要先乘船大约半个小时,到湖的对岸。参观的人分成十人一组,陆续进去。岩洞形成于一万两千多年前,在地质学上是个年轻的溶洞,但构成岩洞的石灰岩很古老,有3500万年的历史。洞内流淌的溪水呈弱酸性,不断溶解岩洞,形成洞道,所以它还在不断扩大。岩洞入口低矮狭窄,要扶着栏杆弯下身躯一个紧跟一个地走进去。里面有淡淡的灯光,有铺设好的路、栈道和阶梯,很安全和方便,感觉就是残疾人来了都能自由行走。导游一路讲解着,来到一块空地,叫“大教堂”,高度有20米,是这个岩洞的最高点。
新西兰南岛印象(二)    我奇怪怎么没有像其他溶洞那样搞个彩色灯光投影,弄出一堆什么仙人指路,神女下凡之类的名堂来。原来,这个洞太年轻了,现在才刚刚开始形成钟乳石和石笋,神仙还没生出来呢。况且新西兰很崇尚自然,简约美随处可见。在洞里没法照相,从网上下载的:
    一路脚下经过奔腾的地下河流,轰隆的地下大瀑布和清清溪流,走到尽头就到了小“船坞”。在那里登上平底小船,坐在两侧。因为要维护洞内的生态,船没有动力,导游扶着洞壁上固定好的链条拉着小船前行。到这里就没有任何灯光了。萤火虫对闪光和噪音极敏感,所以禁止在洞内照相和录影。(洞里的照片都是从网上下载的)洞内漆黑寂静,只有小船轻轻地行走,大家好像都屏住了呼吸。我伸出两手,真的是不见五指。渐渐地,我看见“天”上闪烁着无数明暗不一的“星星”,那幽蓝的小光就是萤火虫发出的。这里似乎是寥寂的星空,不由得让人去寻找北斗七星,寻找牛郎织女,寻找属于自己的星座。小船停了下来,让人们享受这难以得到的片刻宁静,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静得除了看星星再没有任何思绪杂念。然后,慢慢地,小船转到另一侧洞壁,轻轻地回程。新西兰南岛印象(二)
    其实,这个被叫做萤火虫的Glowworm,不是我们平常熟悉的那种,它是一种特殊的小生物。它的光亮是排泄物发出的,在尾巴附近的小管内,荧光素酶与其它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出蓝绿色光。这个小东西吐出长长的丝像门帘一样挂在岩壁上,它发出光将昆虫吸引到这些粘丝上粘住,当它感觉到粘丝震动时,就迅速抓住和杀死猎物,吸食猎物体内的汁液。新西兰南岛印象(二)


    萤火虫是在幼虫时才会发光,而且越饥饿发出的光就越亮。等到九个月后先变成蛹再变成成虫,成虫有点像蜻蜓样子,没有嘴,所以它唯一的目的就是繁殖,然后死去。新西兰南岛印象(二)

    萤火虫洞之行是非常神奇的,我在留言薄上写下了自己的感受:梦游仙境。

 

 

 

 


新西兰南岛印象(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