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很少得病,因此也很少能体验到被人关爱的感受。也许上天觉得这样对我很不公平,于是就让我生病又生病(去年做一个支架今年又作一个),直到让大家都觉得我已经病得很“严重”了。
先说四宝,因为我是他的病人,我们虽然很少谋面,但有关我的动态还是时不时地传到他的耳朵里,6月份我们去蓟县的时候就听他姐姐念叨过:“四宝说你又管不住自己的嘴了”。我其实并不是馋那口肉,只是亲朋好友聚会是让人高兴的事,我不愿躲避而扫大家的兴。况且我也基本上是宴席上的素食者,于自己的病情还是很在意的。这次复查也安排得极为紧凑,而且他亲自挂帅为我手术,术中还时常将显示屏幕转向我,让我亲眼看到我的血管里的状况,讲解有关病情的来龙去脉,我躺在手术台上,就如同躺在课堂上,比较第一次手术时的无知,这次我可是全听进去了。临出院的时候,他特意嘱咐护士长要亲自见我,我去找他的时候他正在手术中,我在门外等了一会,他出来了,做手术时穿的衣服还没有顾得脱。他仔细看了我的医嘱和用药,讲了服药的详细方法,又告诉我如何保养,如何恢复,以及种种的注意事项,不厌其烦。我真的好感动,上次手术后我我并没有意识到我已经是一个病人了,找铁链看片子的时候还将信将疑:“我的心脏没那么严重吧?!”“还不严重!这是‘已经发生了的一次严重的心脏事故!’”他说的是有关病情的术语。可我当时就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次不同了,我的确意识到了自己的病情的严重性,同时也感受到了同学、朋友,也是医生对患者的发自内心的关爱。我记住了,要按时吃药,不敢马虎。
弟弟妹妹听说了跑到医院来值班,天天送饭。最着急的还是夫人。我手术后的第二天,夫人在医院里陪了我一个晚上,大腿上压着沙袋,30多个小时平躺在床上一动也不能动,那种难受劲儿是难以忍受的,好像五脏六腑都掉到地上,说不清哪疙瘩疼。极端难忍的时候我就使劲儿抓住夫人的手,居然也就忍过去了。回家之后的主要任务就是调养。一日三餐的饭食不能油腻但也不能缺乏营养,这对厨师的要求应该是很高了。夫人退休后对做饭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还专门到厨师培训班培训了两期,在家里已经是持证上岗的厨师了。当然主要是在家里实习,煎炒烹炸无不精到,时常博得大家的好评。现在不行了,手艺派不上用场不上了,饭菜不能油腻,咸辣酸甜总要适宜,营养还要跟上,饭菜看似简单,其实要求更高了。吴锋听说了,特意打电话告诉夫人:让辛民喝菜茶、糙米茶,清体内垃圾,清肠道,清血管……夫人毫不怠慢,立马拎回两箱。这种东西不能随便喝的,有时间要求,饭前空腹,还要和吃药、吃饭的时间拉开,挺复杂的。夫人每天早上5点起来煮菜茶,六点准时叫我喝,下午睡觉起来煮糙米茶,四点准时叫我喝。夫人的一片关爱让我无从选择,只有认真喝茶,不敢马虎。
同学好友的关心更让人感动。到医院探望,在手术室外守候,到家里看望,打电话问候……简石先生更是极力推销他的主张:就是要认真敲胆经,你还是没把吴清忠的书看明白!他已经送了我一本吴清忠的《人体使用手册》,又特意买了吴出的第二本书《人体修复手册》送给我,让我认真地读,反复读,仔细体会其中的奥妙。他和一个叫“潘经络”的同学心意相通,潘是在几年前收到他的赠书后,认真研阅,颇有心得,坚持敲打浑身的穴道,不去医院不吃药,居然治愈了浑身的毛病,从一个形将就木的病秧子,恢复了健康的体魄。他对中医的辨证施治,打穴刮痧,笃信不移,现在的研究已经深入到《黄帝内经》,学有心得。简石先生就是希望自己的好朋友都能相互交流,于是一个电话打到潘先生那里,潘先生紧接着就把电话打到我家里,和我进行深入的切磋,详细询问我的病情,有什么症状,然后耐心解释调理的方法,告诉我早睡早起的道理,按摩穴位的方法和步骤,把中医辨证施治的道理诠释得鞭辟入理,让你不信服都不行。一个电话打了将近一个小时,刚刚放下,电话铃又响了,还是老潘。他说忘了强调一点:就是吃饭时一定要细嚼慢咽!他说,吴清忠吃饭,半碗米饭要咀嚼将近一个小时,把吃进去的东西磨得和粥一样,咀嚼的过程不仅仅是要把食物磨碎,更重要的是还刺激了脸颊两侧的胆经,多分泌胆汁……简石先生的这份心意我心领神会,我只能认真地按摩穴位、敲胆汁、看手册、想心得……不敢马虎。
为了这份关爱我也要认真起来,吃药、吃茶、敲胆经。尽快恢复健康体魄,把这份关爱还给上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