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锡聚会纪要(2006.10)

(2007-11-23 11:09:41)
标签:

同学聚会

分类: 杨祁
无锡聚会纪要(2006.10)
 

无锡聚会纪要(2006.10)

    继2005年在青岛聚会后,2006年10月20日至22日,我们造型741班的部分同学又相约聚会在无锡母校。

    从1978年1月我们从学校毕业后,已经过去了28年多。很多同学从未回过学校,原先的江苏省无锡轻工业学院现在已发展为江南大学,而新校址已设在太湖边的蠡湖区,学校正在搬迁,再不回去,老校址就面目全非了!

    全班三十位同学,方星同学已于1989年患病去世(愿她安息)。现在能联系到的同学有21位,苏国荣、钟光瑞、赫荣定、杨桂贤、贺长明、张筱秋、王长芬七位同学因工作、身体等情况特向大家请假。许文广和上次一样,反复地思想斗争,最后还是没来。来到无锡的有12位,特别要报导的有四位同学:“失踪”多年的范文静,被晓洁“挖地三尺”找到了!尽管范文静隔天要到医院接受治疗,还是赶来无锡,和同学老师见面;老左(左谈章)坐了四十多个小时的火车(铁路不畅),回到了阔别近三十年的母校,还给每位同学带了一份云南特色的小礼物;我们的李通大哥携带他的“老板子”(嫂夫人)一同来了!留校的黄教授黄红,也是第一次参加聚会,为安排同学老师的活动,忙里忙外,兴奋异常。

    此次活动的第一项,是邀请老师们一起乘船游太湖。老师们大多都已退休,接到我们的邀请非常高兴,都表示要来参加,只是钟古人主任,今年已经86高龄,行动不便,很是遗憾;许恩远老师正在四川教课,听说我们的聚会,特意打来电话,一个个点了我们的名字,向大家表示遗憾;杨艾强老师本打算从上海赶来,也是因为有课,不能成行。但是,我们还是看到了朱正文、路康元、寻胜兰、刘观庆、陆家桂、张超、石荣珍、徐坤祥、于凤中、潘祖平和刘建珠诸位老师!

    20日的傍晚,我们乘游船从锡惠公园前的码头起航,由京杭大运河驶向太湖。我们在校时运河只通到河埒口,记得我们去马山捉松毛虫,就是乘驳船从河埒口上下的。锡惠公园这段是以后才开通的。以前尽管我们多次在太湖上乘船,但还没欣赏过太湖的夜色。感谢黄红同学的创意,使大家领略到美丽的太湖夜景。夜色下的梁锡大桥金碧辉煌,蠡湖大桥更是创意独特,颇具现代感。我们师生济济一堂,品尝太湖名吃,叙旧畅今,感慨岁月茬苒。小潘热情地为大家摄下DV,拍了合影,留下珍贵的纪念。

    21日,在丰盛的早茶后,大家送别了范文静。范文静尽管身体正在接受治疗,但精神状态颇佳,大家无不感到欣慰。小范还建议下次聚会到南京,由他作东。(赫荣定的邀请我们还未兑现,看来要排队了,哈哈!)

无锡聚会纪要(2006.10)

那时我们正年轻

    随后我们回到青山湾的老校址。从我们1974年秋季进校,已经整整过去了三十二年,学校的变化很大。老教学楼还在。记得当年的一天傍晚,夕阳西下,晚霞满天,映照在教学楼的窗玻璃上,而楼前的篮球场地上,同学们有打球的,有作其它运动的,别是一番景象。现在教学楼的窗玻璃是再不会映出晚霞了,已被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遮挡了起来。而当年这些树木还高不过二层楼。

    从校门到教学楼的甬道两旁,当年右边有一排宣传栏,左边有树木,可以看到和通到篮球场地。现在被两堵水泥墙挡得严严实实,没有了当年的通透感。

    教学楼后面的操场还是老样子,但也被一圈铁栅栏封闭起来;大家还看到通往锡惠公园的小门,当年小门经常关着,我们就翻墙过去,墙根下还经常有人摞几块砖头。有一阵突然发现墙头被淋上了很多粪便,这是学校制止我们翻墙的措施,但没几日粪便干燥脱落,我们照翻不误!现在市场经济,锡惠公园也不再为江南大学的学生们免票,墙头爬满了瓜蔓,我们的翻墙行为已成为了历史。

    学校东部变化最大,建起了好几座现代高大建筑,我们已找不到原来的老食堂了。食堂可是我们的重要场所,排队打饭,为“块肉青菜”奋斗!开大会听报告,上边工宣队滔滔不绝讲空话、转(zhuai)口号,我们在下边有画速写的,有念外语的,苏老头似乎经常是在研究马列。

    当年单身老师宿舍的建筑还在。想起教我们书法的李兆年老师,他就住在这里。李老师教学非常认真,因为家属在陕西,文革后李老师调回陕西了。大家默默祝愿李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我们从校园又漫步到了锡惠公园。大家对锡惠公园有特殊的感情,这是我们经常写生的场所。不论酷暑寒冬,我们写生光顾最多的风景点是锡惠公园。江南的春天,细雨蒙蒙,我们坐在锡惠公园的廊亭里,尽力去描绘眼前变化万千的各类春色……。星期天的早上,其它系的同学吃过早点,收拾得干干净净进城逛街购物,而我们三五结伴,提着画箱、背着画夹,走向了锡惠公园,开始一天的写生。晚饭前,进城的同学购物满载而归,我们也是风尘仆仆、脚步拖沓地满载画稿而回。

无锡聚会纪要(2006.10)

    现在我们坐在公园的一座江南庭院里,喝着用二泉水泡出的香茶,当年有无限的回忆,现在有聊不完的话题。午饭,大家一致要求到公园后门处的一家饭店。当年这里卖阳春面,8分钱一碗,我们想从学校食堂的青菜块肉糙米饭换换口味,就到这家小店吃阳春面。现在店面已是无锡一家大馄饨店的分号,阳春面没有了,江宏鸣请大家吃小笼包和馄饨。

    午饭后的自由活动时间,有人体力不支要午睡,有人要应考高级职称需温习英语,有人兴头未减继续在锡惠、太湖怀旧,江宏明要赶回上海照顾生病的母亲……。

    晚饭由周云福召集,饭局中大家做出“决议”:鉴于老班长苏老头“商务缠身”,无暇顾及同学们的聚会,暂由热心人杨祁代理“班长”——特告知未参加此次饭局之同学们。

    另外大家评出“最有成就者——李通”。李通的相貌比三十年前还年轻(应了那句广告语:今年20,明年18),外孙女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

    还评出“青春美少女——黄红”。潘伟铭刚到住处大堂,看到五红旁边有一位苗条的少女,以为是五红带来的女儿,却原来是我们的黄教授!

    潘伟铭最关心大家的身体健康,耐心细致地给大家介绍新的保健理念,还送给每位同学一本保健书“人体使用手册”,希望大家认仔细阅读,认真实践。

    22日,同学们开始陆续离开。欢聚时有笑声,离别时有眼泪(青春美少女眼泪汪汪),大家互道珍重,好在还有很多的“下次聚会”!

 

2006.10  杨祁补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