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触摸徽居——黟风古韵之二

(2007-06-21 05:15:10)
分类: 游山玩水
 

    触摸徽居——黟风古韵之二

触摸徽居——黟风古韵之二

    徽居远眺已是让人心跳不已,当你走近它身边的时候,你会更进一步的被它的精美程度所震撼!庭院不大,但各个陈设都清新俊雅,有的种植花木,有的堆造假山,有的陈设摆件,还有的养鱼养鸟……大都根据主人的爱好,形成不同的风格,把一个小小的庭院修整成一个典雅精致的园林。在这个碉堡似的房舍中,开出一个透气的场所。

触摸徽居——黟风古韵之二

    最夺人眼球的地方还不在于此,而是体现在对房屋装饰的精雕细琢上,徽居的三雕——木雕、石雕和砖雕——是徽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徽居最负盛名的缘由。这些雕琢可以体现在房屋的各个部位,飞梁、斗拱,窗花、门框无所不在,极大地丰富了居所的装饰,这使得黟县的古民居在我国的民居建设史上独树一帜。当你用手触摸那些雕塑的时候,你也许会感觉到古人跳动着的脉搏。

触摸徽居——黟风古韵之二    石雕多使用本县所产的“黟县青”黑色大理石为原料,这种石料青里透黑,里

触摸徽居——黟风古韵之二

面有金点闪烁。西递村牌楼可说是一个杰出的代表,建于明万历六年,即公元157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牌楼高约12米,宽约十米,底座有四只高2.5米的石狮,头朝下呈俯冲姿势,威猛传神。90年代初期赵扑初先生见到此石狮赞叹不已,他说:“我见到过许多造型迥异的石狮,但似这样作俯冲倒立状的石狮,却是第一次见到。”整个牌楼运用了各中技艺,漏雕的云纹祥瑞,浮雕的人物典故,相映成趣,造型的飞扬跋扈,雕工的精美细腻都无与伦比。在庭院的围墙上人们常常可以看到精美的石雕漏

触摸徽居——黟风古韵之二  触摸徽居——黟风古韵之二

窗,像石松梅竹四君子图,像追慕堂内的桃源耕耘图和桃源问津图,山川叠嶂,渔夫泛舟,刀法刚柔兼济,线条流畅,都是石雕中的精品。我体会,它的作用大概有这样几点:其一,在呆板平滞的高墙上增加一些活跃的因素,就像是在墙上挂了一幅画,镶上一块花砖,使整个建筑的风格更加协调;其二,透过漏窗可以增加墙里面的亮度;其三,可以使墙里面的空气流动起来;其四,透过漏窗还可以看到墙里面的一些景致,造成一种新奇幽深的意境,等等。因此这个漏窗的实际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都十分的明显,且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因此也备受人们的关注。门口的装饰,牌楼的建造,以及屋内的一些物品都与石雕密切关联,石桌石凳,柱脚儿门堆儿,石碑石刻……只要你留心,一块不起眼的石头都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据史志记载:清乾隆时期,西递有个叫余香的石匠制石箫、石笛皆中律合调。可见当时的石雕艺术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境地。

触摸徽居——黟风古韵之二

    砖雕的用料、制作过程都非常讲究。首先要用粘性强、质地细腻的、被黟县人成为“千斤泥” 的粘土烧制青砖,然后经过水磨光,做成坯料。根据砖的大小构思图案,并在砖面上凿出轮廓。然后运用各种技巧,或平雕,或多层次的立体雕,或透雕、浮雕,甚至镂空,工艺繁复。最后再经过整体修饰,精磨细琢,一件完整的砖雕作品才算完成。

触摸徽居——黟风古韵之二


    砖雕多用来装饰门罩、贴墙牌坊、屋脊上的人字封檐、庭院里的漏明窗以及隐壁、照壁上。在宽不盈尺,厚不及寸的幅面上,或花卉禽兽、山水人物、或楼台亭阁,题材十分丰富。明代砖雕的装饰图案以平雕浮雕为主。清代的技艺就越发繁复,主体多以浮雕为主,局部则采用透雕、圆雕、镂空雕等多种技法,远看层次起伏,明暗凹凸,近观则须眉毕现,栩栩如生。砖雕多与石雕配合使用,相映成趣。

触摸徽居——黟风古韵之二

    在所有的雕刻中技艺最为精湛、气韵最为生动的当属木雕了。因为它们多用来作为屋里的装饰,最实用,和人的生活也最为贴近,也最能体现主人的实力和志趣。因此徽居的主人不惜花费巨资“雕梁画栋”,以骋快意。木雕讲究的是手到心到,构图完整,气韵连贯,形象逼真,线条流畅,刚柔兼济,刀法凝练。宏村承志堂的梁枋极为精细,梁间雕刻有“百子图”,枋的中心有凹进的群雕,另人惊羡,据说房屋的主人在文革中将所有的雕刻封抹上黄泥封起来,使其免遭劫难。而在一些人家有好多精美木雕中的小人都被“斩首”,成了无头的冤魂。

触摸徽居——黟风古韵之二

卢村木雕楼

    最值得一提的是离宏村不远的卢村有一座保存十分完好的木雕楼,被称作是徽州的第一木雕楼,楼中所有的木质材料几乎没有不雕的地方,真的让人叹为观止!从厅堂顶部的梁枋、掌拱,到楼层的栏板、裙板以及门窗、扇门等,几乎都是精雕细镂的木雕构件组装而成。厢房的板壁上镶有二幅大型木雕,采用剔地起突的雕法,西为八骏图,东为十鹿图,人物风情,对弈游览,行走坐卧,马奔鹿突等等,神态无一雷同者。一组“二十四孝图”刀法有如神助,惟妙惟肖。厅堂里十六扇门,上半截隔扇为镂空花格图案,下半截绦环板、裙板采用减地压地雕刻手法,上下对应秒趣天成。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许多图案在仅三、四厘米厚的木板上雕刻出六、七个层次来:前、中、后景布设得当,亭台楼阁层次分明,花卉草木争奇斗艳,文官武将,醉翁顽童,靓女村妇,仙子凡夫……形象逼真,雕刻技法臻至全美。这些木雕在所有保护完好的徽居中都有体现,真是美不胜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