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车行来源(二)

(2007-06-13 14:12:26)
分类: 杨祁
    车行来源——5月22日
作者杨祁
    夜里开始下雨,早上雨还没有停的意思。早点在旅店里煮了辛民带的方便面,就着大卫带的面包。而后冒雨向白石山进发。途中在下北头停下,找供销社买雨披。因为我们出发早,县城里的商店还未开门,旅馆张老板为我们联系的买雨披处。但供销社里只有两件新雨披,跟我们要价25元一件,还有一件旧的,还价后三件共60元。明知道贵了,还是付钱拿货。

车行来源(二)


    找到白石山的进山口,沿山路上山,路上没有一辆车,雨仍然不见小,山路盘旋,却发现雾越来越大,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路面上还有山体崩下的碎石。为了安全,我们准备撤退。但也不甘心,找到一处可调转车头处,先下车呼吸雨中的清新空气,披着大红大绿的雨披,互拍下在雨中的嬉笑狼狈样。
车行来源(二)
    回到县城,发现阁院寺离我们的住处不远,就进寺参观。

车行来源(二)


    网上这样介绍阁院寺:阁院寺位於河北省涞源县城内西北隅。寺内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为天王殿、文殊殿和藏经阁,左右有配房,前有钟楼(今己圮)。文殊殿为主体建筑,又名大雄宝殿,单檐歇山顶,面阔和进深各三间,平面略呈长方形。殿建在0.75米高的砖台上,前有月台,台上东西有古松两株。殿外檐装有各种球纹格扇门,形制古楼。殿内两壁有壁画,原有骑狮文殊像一尊,今毁。据县誌、碑刻及题记等资料考证,寺始建於东汉,唐代重建,辽代大修。

车行来源(二)

    现除天王殿和藏经阁为以后增筑外,大都保留辽代封建筑特点,并存有辽天庆四年(1114年)的铁钟一口。寺内现有刻碑五块,分别是辽应历十六年经幢、安修安禅碑记、明嘉靖年间重修碑记、正德年间钟楼碑记、光绪年间重修碑记。

车行来源(二)


    应该补充的是:寺里还有侵华日军留下的三通碑刻,碑刻一:侵华日军重修文庙碑记;碑刻二:东团堡战斗侵华日军碑刻;碑刻三:三甲村战斗侵华日军碑记。

车行来源(二)


    庆幸阁院寺迄今为止还未大修过,仍然保持着辽代建筑的特点,保持着古老韵味。文殊殿顶上的已经发暗的彩绘,依然体现出图案的精美绝伦。散落在院角落里的石像石雕,虽然残破不全,但仍然展现着造型的美轮美奂,衣服褶皱的纤细优美。褪了色的木棱门窗,淅淅沥沥的雨水从飞檐上滴下,柳叶松针上雨珠晶莹欲滴,镇寺之宝飞狐大钟在雨水的沁润里更显浑厚沧桑。古寺沉沁在潇潇淅淅的雨水里,只有我们三位参观者,门票5元/人。

车行来源(二)


    雨一直下个不停,山城的马路变成了淙淙汩汩的河流。想到街对面的超市买把伞,被没过脚踝的湍湍街水拦截。下午终于等到雨水渐小,三人又驱车往拒马河源头。
    我这是第三次到来源。第一次是在1997年国庆期间,和孟通、小柯去山西,路过来源。那时国庆节只有五天假,我们是30号下班后出发,由于修路,绕来绕去,半夜才到来源,来源县城一片漆黑,只看到一处霓虹灯的旅馆标识。车开到跟前,只见院门大锁。是我翻墙进去,又绕楼一周,才找到一处小门,里面有人在熟睡。叫醒那位值班的小伙子,才给我们开大门,让车进院。我们只在这家旅馆睡了后半夜,一早就又上路去山西。但已经了解到来源有白石山、空中草原,是可以再来游玩的;2000年的国庆,还是孟通、小柯,我和儿子,专程到来源游玩。我们上了白石山,也看了阁院寺,还到拒马河源头拍照。

车行来源(二)


    现在是7年后再见拒马河源头,已经“沧海桑田”。当年倒映着成排杨树的宽敞河面,现在显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条涓涓溪流

车行来源(二)


    返回时又去了城里的拒马源头广场,这里变化不大,宋塔、池水、老柳树,仍是7年前的样子。

车行来源(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车行来源(一)
后一篇:车行来源(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