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丽江古城

(2007-01-11 14:38:38)
分类: 游山玩水

丽江古城

古城中远处的雪山隐约可见

    丽江古城已经被联合国正式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重点保护的地方。保护什么呢?保护它的完整?已经不可能了,因为在老城的周围已经盖起了大片的新城区,把老城严严实实地包围在里面,使人不能从远处一眼就看到它;保护它的安宁?已经不可能了!这里的大街小巷一天到晚走着的大都是外乡人、外地人、外国人!而且一年四季没有消停的时候,即便是旅游的淡季,这里也照样人头涌动。相形之下,穿纳西服装的当地人反倒成了点缀、成了陪衬;保护它古老和淳朴的生活习俗?已经不可能了,街道两侧的房屋大都开成了门脸、酒馆、商店,深一点的街巷也都挂起了“住宿”的招牌;剩下来的就只有保护那些祖上遗留下来的城市格局、房屋建筑、石块铺成的街道和小桥、以及他们延续至今的东巴文化了。

丽江古城

在广场上拍摄古城的一角

    丽江古城是没有城墙的,据说,在远古的时候,这里的官家——也就是最高统治者姓“木”,一旦修了城墙,就好比用四个框子把“木”围起来,岂不就成了一个“困”字!困在城里是很不吉祥的!因此不能修城墙。但城里还要防御,怎么办?于是城里的街道就修得歪歪扭扭,与八卦阵十分相似,城里又有很多的河渠沟汊,与道路纵横交错,生人进的城来很难顺利地走出去,形成了一个十分有效的防御体系。

丽江古城

走到河边成了断头路
    丽江是纳西族人世代居住的地方,纳西人决不排斥外来文化,也决不放弃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他们所沿用的东巴文字,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惟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他们很喜欢用这种象形文字来装点自己的生活。据导游小姐介绍,纳西人本没有姓氏,传统的叫法就是“阿甲”、“阿乙”的混叫。朱元璋获取王位之后,纳西的头领便积极与之联络,朱元璋便赐其“木”姓,(“朱”字脱去龙袍就成了“木”)于是丽江的历代统治者就都姓木了。丽江的统治者又赐姓于民,为了和官家区分,赐百姓姓“和”——“和”字像一个人,身后背着一只大竹筐,是劳动人民的象征,于是,丽江就有了官姓“木”、民姓“和”的说法。

丽江古城

    进城的路是沿着一条河沟走进去的,河沟的两岸都是用石块垂直的砌起来,成渠状,从远处的雪山上流淌下来的清澈的河水,便沿着石头铺就的河床哗啦啦地流进城里。丽江古城的街道都是用石头铺就的,小桥也是用石条搭建的。那种石头也很特别,整块的大石头里面包容着无数的小石子,被熔岩包裹挤压在一起,切出的石块里面就有了许多的花纹,铺到地上五颜六色的,煞是好看。经过多年的风雨冲刷,车碾马踏,石头都没了棱角,平滑圆润,泛着幽幽的光泽。

丽江古城

路面石板十分圆润,泛着幽幽的光泽

    城的中央有一个比较宽阔的广场,这里便是“茶马古道”的源头了。夏天的时候,在北京炒得沸沸扬扬的普洱茶根儿就在这里。其实丽江本地并不生产普洱茶,这里只是茶叶的集散地,过去的普洱茶就是在这里进行交换,再从这里出发运送到全国,和国外的许多地方;再从全国各地和国外运回当地缺乏的生活用品。这里过去没有公路,运输工具主要靠的就是马帮,马帮会从外地带回各种这样的信息,因此丽江虽然古老但并不封闭,这里的人绝没有排外的情绪,他们和其他民族甚至外国人都能和睦相处。现在在这个广场上,还有许多的纳西男人穿着当年大马帮的皮衣、皮帽的服饰,牵着精心饲养的云南矮脚马,在街市上兜揽游人。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

    跨过广场北侧的石桥就可以进入木府了。木府在丽江的地位相当于北京的紫禁城,但其规模相差甚远,是丽江的统治中心。也是在中轴线上排列着几重大殿,值得一提的是,府内的第二重大殿竟是藏书阁,收藏着汉文化的各种书籍,墙上还挂着他们的祖先用草书书写的字幅。可见他们对学习汉文化是多么的重视。木府的后花园建在全城最高的一个小山丘上,但从府城到花园需要跨越一条十分热闹的商业街,当时木府的领导为了不扰民,就在木府和花园之间修建了一座过街廊桥,廊桥的两侧都有窗户,站在廊桥上还可以方便地体察民情。

丽江古城

    站在木府后花园的山上,可以俯瞰全城,但仅仅是全城的屋顶而已,一片一片密密麻麻的屋顶把全城遮盖的严严实实。

    丽江城里的河流都是小巧玲珑的,宽不过两三米,沿河一线的居民都是很长寿的,最出名的就是“百岁坊”了,这条街上包括里弄里的居民家家都有百岁以上的老人!

丽江古城

这也许是和他们辛勤的劳作、松快的心情、洁净的河水、环保的食品、适宜的气候、儒雅的风情等等有关。在那个小广场上,每天都有不少的老人来这里活动,或是动一动筋骨,或是聚在一起玩一种纸牌,或干脆就坐在路边的长椅上和人聊聊天,并不在乎广场上有多少游客。

丽江古城

    我们顺着曲曲弯弯的城里的小路走,一会就顶到河边上,成了断头路,倘若不是导游带领,我们很难走出城去。城里有很多的手艺人,还做着传统的手艺活,我们进了一个专做铜器的匠人的小院,可惜主人不在。到了晚上城里的灯火久久不息,也许要亮到第二天早晨呢。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九乡偈石
后一篇:束河古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