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吐鲁番西三百六

(2006-05-23 14:31:46)
分类: 车师古道行
吐鲁番西三百六
      
戈壁壮景

    新疆的民歌欢快好听,若论哪几首有名,留传久远的当属《达板城的姑娘》和《阿拉木汗》,这两首歌所表述的故事都发生在乌鲁木齐到吐鲁番之间这块土地上。“阿拉木汗你在哪里,吐鲁番西三百六”,歌词中的距离正好是两地的路程。探险队在乌鲁木齐休整了一晚,第二天早饭过后车队就出发了。湖南的同志对两首歌的内容极感兴趣,总想弄出点什么新鲜节目来。车队只好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说来也怪,往往越熟悉的东西就越说不清楚,我1968年进疆,已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三十七年,无数次来回走在这条路上,可以说每段路、每个点、每一弯道、每一架桥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但是,真正走下车来仔细观赏她的容颜,也是头一回。我要感谢湖南电视台组织的这次活动,使我有了进一步走近和了解这里的机会,也因此看的格外认真。
    出乌鲁木齐市区向东依次排布着乌拉泊、苇湖、柴窝堡湖、小盐湖、大盐湖等湖泊。一路地表缺少植被,砾石遍布,一派戈壁景象。距东南向大约40公里处,便是著名的柴窝堡。湖泊离路边不远,处于视力范围之内,我们驱车几分钟就来到了她的脚下。湖呈椭圆型,面积近30平方公里,水深5米左右,系山涧凹陷底部潴水而成。湖面碧波万顷,湖水湛蓝,宛如一颗晶莹剔透的明珠静卧在天山山间洼地中央,与四周的戈壁荒滩形成鲜明的对比,越显得其娇艳和美丽。湖滨芦苇茂盛,杨柳青青;湖中大湖套着小湖,小湖连着湖堤和小岛;湖岸细沙滩宽广,飞鸟在湖面上自由地嘻戏。我们向人群集中的地方走去,原来在湖的西北岸建有一处游艇码头,伴有凉亭、长廊、宾馆、水榭和花坛等旅游设施。湖水微咸,水中生长着鱼类和螃蟹。骄阳下的人们没有丝毫的倦意,有的划船、有的垂钓、有的游泳,更多的人是冲着蟹和鱼来的。这意外的发现让人有点感动,湖南的同志不无感慨地说,新疆太神奇了,神奇的有点不可思议。其实,神奇远不止这些,接下来去的地方就更奇了。
    出湖上路,不远处林立在公路两旁的大型发电风车,再次引起大家的好奇。借风发电源于荷兰,这里正是与荷兰合资建立的国内最大的风力发电厂,数百座风车宏伟壮观,年发电量可达九万千瓦以上,为古老、旷寂的戈壁大漠带来了现代工业的社会气息,更为亘古的荒源增添了一道神秘而亮丽的风景。不少人以此来解释乌鲁木齐和吐鲁番两地的温差,说乌鲁木齐夏季的气候比吐鲁番凉爽,全是这数百个巨大的“电风扇”日夜工作的结果。虽说这是戏言,但许多人把它当作笑话乃至传遍了全国。
       
    从柴窝堡东行十多公里,远远的就能看到洁白的盐湖。她离公路更近,由大、小两个湖泊组成,面积比柴窝堡湖小一些,车到盐湖站,透过盐湖化工厂林立的楼群,就能看见一片晶莹洁白的旷野,静卧在黛青色的天格尔山山簏下。据化工厂的工程师介绍,盐湖中主要有食盐、芒硝、无水芒硝和石膏等矿物成分,它的开采始于清朝光绪年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里真是盐的世界,湖面上盐花玲珑剔透,结盐晶莹闪光,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盐味。人们因湖设厂建站,铁路站台上堆满了正装代运的袋装原盐,一派繁忙的景象。这特殊的景观、独特的环境,再次使湖南的同志震惊。然而,更令人想不通的是,盐湖和柴窝堡湖同处一个盆地低凹处,两湖又紧紧毗邻,仿佛“一箭之隔”,但是为什么一个是盐的世界,而另一个却是蟹和鱼的家园呢?这其中的奥妙我至今都没弄明白。
    就这样我们怀着疑惑又上了312国道,前方再行15公里,就是著名的达板城。达板城乃维吾尔语,意为“垭口城”,古称“嘉德城”,是古西域的一座历史名城。城北是开阔的谷地,周围水草丰茂,多沼泽草甸,适宜种植农作物,这里的大豆十分有名;城南是穿越天山的要津,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冲。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那一排排近似雕塑的老榆树,由于长期处于大风口,所有的树干都呈弯弓状,树冠全向一侧倾倒,形成悲壮的马刀树景观。近半个世纪以来,西部歌王王若宾先生一曲《达板城的姑娘》,更使她名扬天下。“达板城的石头大又圆,西瓜大又甜,那里的姑娘辫子长吆,两个眼睛真漂亮”优美的旋律,不知迷倒了多少男儿。多少年来,有很多朋友都问我同一个问题:为什么到了达板城见不到歌中所表现的那样场景,更看不到留着长辫子的美丽姑娘?
   
    其实我也一直存有疑惑,无数次经过达板城,无数次在小镇上停留,无数次苦苦地寻找,最终也没有见到大辫子姑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说实话,我很希望把“达板城的姑娘”还原成“马车夫之歌”,假如这样,歌就不难解释了。试想:一个人夜里赶着木轱辘马车走在无边无际的、空旷寂寞的、人烟稀少的、让人恐惧的戈壁荒漠上,该有多么孤苦。人越处于这样艰苦的环境,就越能焕发出无限的想象力。车夫躺在马车上,遥望着皎洁的明月和满天星斗,幻想着前方有位美丽的长辫子姑娘在路边等候着他,这种心情该是多么欢愉和美好。有了期盼和寄托,心中的忧愁和悲伤自然就会忘却,动人的情歌自然就会从心灵深处涌出,于是就有了《马车夫之歌》。我知道这样解释别人的歌有些牵强,但我找不出更好的理由来向朋友说明,因为我不想让从大老远跑来的友人失望。
   
    过了达板城,车队就驶进了后沟峡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白杨河后沟。沟长近30公里,一路有水、树相伴。白杨河系发源于博格达山南坡冰川的高崖子沟、阿克苏沟和黑沟等河流形成树枝状水系由北向南在达板城附近汇流而成,年径流量一亿多立方。它在达板城东南约7公里处沿段层线切穿天山,形成峡谷,最终汇入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小的时候,大人说水能穿石,我怎么都不相信。而眼前的巨大山体竟让水冲出一条沟来,我不仅相信了且再一次被自然的神力所震撼。后沟两岸高山对峙,峰峦叠嶂,形势险要,河道弯曲,公路顺河岸盘旋升降;沟中流水哗哗,榆树苍劲、柳枝婀娜、胡杨丛生,冲满着野趣。也许怕洪水冲击,沟内不见人家,沿途只有几个卖水果和大豆的摊点。但这丝毫影响不了白杨沟的风采。如今沟内有了高速公路,更衬托出白杨沟的秀丽。山坡上架设有移动网络的天线,沟内通话自如,我们尚未出山,吐鲁番的电话就来了,说迎接探险队的仪式已在出吐鲁番第一个收费站准备好。这消息顿时点燃了伙伴们归家的情绪,车队加快了速度,感觉转瞬间就过了小草湖。车到兵团221团处,欢迎的队伍就进入了眼帘。我们下车整队,三十二名队员排成两列,逐一接受领导的接见和慰问。文工团的演员身着盛装,跳起了欢快的迎宾舞。至此,探险活动暂告一段落。
       
    话说回来,此文只所以起名“吐鲁番西三百六”,不仅是原于《阿拉木汗》这首歌,更是为了解释《达板城的姑娘》这首歌带给朋友们的疑惑。马车夫从吐鲁番去乌鲁木齐唱的是《阿拉木汗》,想象着美丽的阿拉木汗在乌鲁木齐等着他;自乌鲁木齐回吐鲁番唱的是《马车夫之歌》,幻想着过达板城时能带回漂亮的长辫子姑娘。不管你相信与否,多情的马车夫终于用他那动人的歌声,拨动了姑娘爱情的琴弦,带回了美丽的长辫子姑娘,取名叫“阿娜尔汗”。两人勤劳耕耘,吐鲁番因此才有了名扬天下的葡萄和那首著名的情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自嘲
后一篇:住平房的日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