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湾东部的生态农庄

(2008-09-17 11:55:06)
标签:

台湾

乡土

文化

               台湾东部的生态农庄

                        ——倾听台湾的声音(之四)

从苏澳村出来,对台湾东部农业和台湾土改的想象,一个多小时的蜿蜒山路之后,我们来到花莲一户生态农庄,看当地人磨豆腐、煮豆浆。所谓生态农庄,就是不用化肥和农药的农耕方式。还是在几年前,我看到有关英国查尔斯王子身体力行推广无公害农业的报道,略知到台湾也在大力践行,至今才知道台湾推行无公害农业业迹和效果并不输于英国。台湾土改的成功,简单说来无非两点:一是由政府赎买大地主的部分土地租给农民,租种15年土地即算农民自己的土地;二是对农业的大幅补贴。

花莲的农村与我老家湖南湘乡农村的差别还是很大的,花莲的村舍稀少,与湘乡比算得上地广人稀;花莲农庄的机械化程度和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很高,一户农庄种20~30公顷,合30~45亩,是不须请外劳帮工的,而我老家每户种了3~4亩,农忙时还需请人帮忙;花莲农庄的基础设施,包括政府修筑的通到每村每户的柏油路以及水库、电力设施,均很到位,农田休耕,政府还按半年补贴约4万元新台币的方式给予扶持,花莲的田埂宽60~80公分宽,宽大坚实,相邻上下两丘田之间的排水道,一般用水泥浇制,而我老家的农田,承包到户很零散,近二十年来,农民热衷于外出打工而疏于农作,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严重老化,农药化肥越施重,田埂狭窄至难以容脚,不同农户之间稻田灌渠不畅,70年代鼎基时期作3季稻的,如今每只剩疏疏懒懒的单季稻;总之,大陆农村已普遍面临发展的瓶颈,基础设施亟待新一轮大幅强化运动——恐怕又得一场农村强化运动,才能做到固本强基,中央财政花不完的钱、滞留美国买美国国债的钱,更应想办法流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了。

 

 

台湾东部的生态农庄

宽大坚实的田埂,两埂交汇处还特别加宽了,便于机器停放和其它需要。

 

 

 

台湾东部的生态农庄

混凝土泄水沟。

 

 

台湾东部的生态农庄

干净的农舍。

 

 

台湾东部的生态农庄

干净舒适的厨房。

 

 

对比台湾花莲农村与湖南湘乡农村的重大差别,还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就是卫生。花莲农户宅基地范围内的卫生之讲究,看不到污水绕宅、厕所难堪、厨房蝇蚊乱舞的景象了。而湘乡农村则正是如此。湘乡人多地少,却村村麻将声声,人们竟无以将自家宅子周边打扫干净,污水横流,恶臭扑鼻,这个自古以来的鱼米之乡,已经衰败与腌脏不堪。

(九月十日于花莲知本老爷大酒店,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