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触摸到了北京奥运的底蕴?
北京奥运的闭幕式有很多看点,仔细琢磨,意味深长。
一是美国游泳队的姑娘们打出的条幅:谢谢中国。看到这幅字,我热泪盈眶。这些美丽的姑娘有心了,她们知道中国依然穷,却尽其所有招待客人,不惜委屈自己的国人,让客人在北京过得跟上帝一样,“顾客即上帝”这一市场经济国家奉行的教条,恐怕只有在好礼的中国才真的存在。在触摸北京奥运的底蕴方面,我给这些美国姑娘打9.5分。
二是伦敦市长的表态:伦敦奥运绝不乱花纳税人一分钱,意味着在伦敦将没有象北京那么多免费的早、午、晚餐。伦敦市长可得9分。
三是中国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总结报告中对中国体育状况的评价,中肯地指出中国尽管得了51枚金牌、奖牌总数达100、金牌总数据参赛各国之首,然中国依然算不上体育强国。刘鹏可得8.5分。
四是围绕记忆之塔的表演。其实,我更愿意理解它是巴比伦塔。《圣经》上的巴比伦塔因为人们的语言不通而在接近云端时倒塌,而崛起的中国再现了巴比伦塔的耸立——它靠的是一群没有面目的劳动者,看着一群人在塔上攀上攀下,我就象看到了在城市高楼擦窗玻璃的“鸟人”。“鸟巢”中的巴比伦完成了关于这个世界的寓言:没有面目、没有语言、血汗劳作的大众,提供了有头有脸、操着不同语言因而也可以胡说霸道之“更高更快更强”的强人或强势族群表演的空间舞台。这个寓言可以得10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