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会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世事吊诡,非常智可测。深圳刚刚出台的《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提出差异化发展战略,着意于深圳西部,由港深穗通道(深圳称之为西部通道)的带动,会引领深圳重心西移的一轮建设发展大势。但目前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受限于几个条件:城际快速轨道,沿江高速公路,均超出深圳自身决策的范围,以至于在前海一宝安新中心一带的重大交通设施布局,迟迟拿不出一个确定的方案来。除了房地产业以其春江水暖鸭先知(北京话说:丫先知道了)的敏感,炒作了西进概念,而其他产业,如所谓二点五产业(服务于工业的服务业)、高新技术制造业基地的打造,如今还一筹莫展。但东拓的锣鼓敲起来了,地铁三号钱尽管还颇费踌躇,大运会场馆建设以及相关的会展业、服务业等,会得到一个莫大的契机。以奥运经济影响泱泱大国之深远,则大运经济对于深圳,能不搅个底朝天?
如果以大运会场馆建设带动深圳东部的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作为西进前或西进过程中的蓄势或补充的话,我们或许可以理解2030策略的逻辑一贯性。西进是2030的天花板,大运会对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影响,不能越过这块天花板。
深圳社科院花了很大的功夫,作了申大的陈述书和策划书,下一步要花更大的功夫,来研究一下大运会对深圳未来的实质性影响。
规模很大、质量很高的体育设施要得永续利用,是不是会要有大量的市民居住在此?如若不然,大运会场馆的对外交通一定要非常畅顺便利。即使交通无碍,大概也只能成为周末的体育活动热点场所,工作日的闲遐时间还是不大好利用它们的。
尽管2030策略并不看好在东部的大规模居住,但地产界对东部居住的推动作用还是蛮强大的。已成相当规模的龙岗、横岗、布吉一带的居住环境,可能会因大运会的到来而带来多方面的利好,乃至于龙华、观澜、坂雪岗、平湖一带的原有居住用地,会因此而超级活跃起来。
大运会的因素,可能会使深圳的房地产较为平稳地熬过奥运拐点。我们有理由希望深圳的房地产发展在熬过奥运、迎接大运的过程中,真正行“大运”,迈上健康、稳定的轨道。
大运对于深圳房地产、深圳市政府和深圳城市规划与发展,是一次真正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