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爸爸对你说……》自序(未修订版)

标签:
教育自序祖父父亲修订版育儿 |
http://s9/middle/498317b2t8223123209b8&690
图为候选封面(个别细节仍待调整)
这本书的缘起,是在我的大女儿点点三岁生日的时候。当时我在北京,而孩子远在长沙,千里之隔,我却不能当面为孩子奉献一份生日礼物,心中颇感惭愧。继而转念一想,孩子过生日,到底给她们送一份什么样的礼物最有意义。于是,我想到了文字。
最开始我的本意只是想以写信的方式记录对孩子的思念,写着写着,就开始思考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做为父亲,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或者我们应该给孩子一种怎样的思想的引导?关于这一点,我相信在广大的年轻父母中,肯定会有很多的争议。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背景与氛围。比如有些父亲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当母亲的事,自己只要跟孩子玩就行了;也有的父亲对孩子要求很严格,往往在家里表现出父严母慈的特点;有的父亲不希望教给孩子沉重的东西,认为只要孩子快乐就行了;而有的父亲则希望孩子从小就了解世事的不易,并希望孩子从小增长本领……对于我而言,我应该属于后者。
我从小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祖父是个没落地主,1956年一场大火又把家业烧之殆尽,此后便无根无落,靠佃住在乡邻家度日。父亲六兄妹无一不是省吃俭用,白手起家。虽然生活贫困,但是自祖父到我父亲这一代,无一不是自立自强,即使最艰难的时候,他们的精神生活也是非常丰富的。记忆最深刻的是,从我们记事时起,祖父就常常坐在院子里读《简明三国演义》、《红楼梦》等,而父亲就常常用《增广贤文》、《百家姓》里边的典故或句子来教育我们。那个时候的老家,男尊女卑的思想还比较严重,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母亲似乎一直没有什么发言权。因此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受父亲的影响的确要深很多。虽然因为家庭成份的问题,我父亲只上完小学,但由于家族的传承,父亲还非常喜欢文字。一方面平时言传身教大多是“之乎者也”,另一方面就是给我写信。虽然我收到信的次数并不多,但我至今仍然记忆深刻。父爱如山,每次我接到父亲的信都如获至宝,即使当时受了很大的委屈也会马上变得底气十足,腰杆挺得直直的。有意思的是,别看父亲受到的教育不多,但给我的信却无一不是七个字一句话,现在读来依然朗朗上口,道理鲜明。我想,正是因为在祖父身边的耳濡目染,以及父亲的言传身教,才成就了我的今天。我的今天虽然在自己看来依然算是极其平常,但相对于父亲甚至祖父他们的那个年代所遭受的待遇与生活条件,已经算是天渊之别了。
转眼间我已经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且生的都是女儿。以我的亲身体验,父亲这一角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我决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一定要告诉孩子们一些什么。给孩子写信当然是最好的一种方式。所不同的是,当年我父亲写信给我的时候我已经成人,基本能懂得父亲的心思和要教的道理,而我的孩子尚幼,我的信应该是写给孩子的未来。这样的好处是,能够通过记录我亲身经历的生活点滴供她们的未来参考,这样的内容真实而有借鉴意义;另外,也让孩子们知道,即使在她们还很幼小的日子里,我是多少的爱她们。
当然,这还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我在大部分信中,都是从我的亲身经历出发,以我的个人观点品评了许多的事物,当然,也涉及我的祖父他们那个年代的一些艰难的往事。有些内容甚至稍显沉重。也许孩子们长大后的确已经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她们会有着对世界与人生完全不同的看法,所以,老实说我不知道我写下的这些信会不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甚至能否获得她们的认同,但是我想,第一,我在信中的描述只是我的描述,仅仅是给孩子们的一些参考,我并不强加给她们,我并不需要也从未想过让孩子们完全按照我的逻辑去成长;第二,我的家书更多地是对我的生活及相关体验的真实记录,只要将这些记录告诉给孩子们就够了,至于听与不听,那并不是我的目的,但是做为父亲,我当然有义务告诉她们在我的身上甚至她们的祖辈们身上曾经发生过什么,我想这也应该是她们希望了解到的;第三,我还是要在给她们的信中提倡真善美的品性,不管时代会如何发展和进步,不管形势会有多少恶劣或复杂,但我想,真诚、善良的心灵会永远有市场,也将是克服一切魔障的金钥匙,而这一点,我相信无论多少我都会通过这些信教给她们一些基本的人生道理,因为,我相信一个父亲对孩子天然的影响力。
我要感谢我的祖辈与父母亲,是他们给了我在我看来是最好的文化传承,使我今天能有许多的道理和故事教给孩子;我还要感谢点点的姥爷姥姥,他们对我的爱护及对点点的关照让我对大爱有了更深的体验;我要感谢我许许多多从未谋面的博友们,在我给点点写信的日子里,他们给了我最大的爱护与关切,使我倍感温暖;我还要感谢我现在的夫人,她的大气与包容为我出这本书提供了最大的动力支持;感谢中国书籍出版社的王平社长和责任编辑庞元女士为此书的出版付出的努力。
如果我的一些文章能让读者感到有所裨益,将是我最大的欣慰。
最后,我要祝愿我的孩子们健康平安成长。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