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体验之·挤公交
(2009-10-14 13:55:51)
标签:
公交赛欧驾车陈奂生上城习惯性湖南杂谈 |
不得不老实地承认,日渐稳定的生活让我已经很长时间“四体不勤”了。
在我的印象里,挤公交已经是一种久违的体验。
很小的时候,父亲推回一辆自行车,我与哥哥对家里猛然添置的“高档”机器喜欢不已,一天到晚就围着自行车转,稍长高点的时候,我们也学会推着车走在山道上,招惹那些羡慕的目光。此后的很长时间,虽然眼见城里的车越来越多了起来,但总感觉自己还是跟自行车的缘份。至于轿车,那是想都不敢想了。
大学毕业不久,在另一朋友的极力鼓动下,便与他买了一辆幸福牌的摩托车,当时跟朋友调倪说:开幸福车,干幸福事,做幸福人。那会刚买车很兴奋,我和朋友军顶着大雨围着长沙的二环线直到河西岳麓大道当时尚未修通的泥泞之路绕了一大圈,美其名曰:练车技。实际上是“陈奂生上城”,过了一把驾车瘾。
再后来,点点出生时,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免受她父亲受过的委屈,便咬咬牙在技术还不熟练的情况下,买了一辆二手的桑塔纳汽车,虽然破了点,但也算是步入有车行列。04年初,当时十万元价位的小轿车开始进入普通家庭,赛欧是最流行的一个品牌,为了赶个时髦,我便在点点一周岁生日前将旧车换成了一辆全新的1.6排量的“赛欧”,车虽小了点,但感觉通用的品牌车性能还是不错的。
后来调到北京工作,单位给配了一辆现代,原来的车似乎也完成了历史使命,便在湖南转手了。卖车的时候,别看就是一台汽车,但似乎也有了灵气,毕竟相伴了几年的座驾,心里竟也牵出了许多的难舍,跟自己的好朋友一样,直到现在看到街头有同样的汽车行驶,也终究忍不住怀念起当时的光景来。
但是驾车久了,其负面影响也同样越来越显露出来。比如,肩周炎开始犯了,颈椎开始有发酸的感觉,最要命的是,小肚子开始起来。有了驾车的习惯,一旦突然没车,生活似乎马上换了个样,总觉得不对劲;出门哪怕几十米,也总是习惯性地拿起车钥匙;更别提堵车,在北京这样的堵城,一旦堵在中间,是走也不能,停也不是,像一口气堵在胸口,不吐不快。可见,汽车的确丰富了生活,提高了效率,但却也使人一定程度上消磨了意志,远离了社会,荒废了身体。最要命的是,了新家以后,如果自己不开车,我竟还根本不知道回家的线路。
心血来潮也好,短时作秀也罢,突然间自己想挤挤公交车的欲望竟是那么强烈。
今天早晨醒来,很早就回绝办公室的同志,说今天我自己到单位来试试。按约七点四十与同事相约到了楼下,因为赶上班的时间,而公交车是不按自己的点行事的,同事的脚步走得很快。而我却一路像个傻子,不迭地问询一些诸如怎么走、车几点来、怎么刷卡之类的小事。夫人告诉我说,要是卡没刷好,乘务员就不会让你下车而直接把你送到终点站了。
小区的对面就是公交车站,平时很少认真注意到,竟然有这么多人在等公交车。偶尔一辆车过来,便会在车站引起一阵不少的骚动,每个人迅速占据最靠近车门的有利地形,只为了在车上有一块好的空间或座位。挤车的时候,性别的羞涩似乎忘到了脑后,无论男女老少,都似乎在亲密接触。离到站的公交车还有一段距离的乘客,当然肯定会是一路小跑,无论多么气喘吁吁也是想方设法要挤上的,因为谁都不知道,如果错过了这一趟,那一趟不知道还要等到什么时候。这有点像单位分房子的心态,挤上一拨是一拨。
还好,肩宽体阔的同事在我前面上车,无意中为我开了路。我们上车的地方离起点站很近,所以人还不太多,正好碰上了一位中华书局工作的湖南老乡,一路攀谈竟使我并没有感觉到太多的疲劳。车出大兴,乘客猛然多了几倍,我不断地感受到空间受到挤压,站在过道,肩胛骨一次又一次地受到外力的压迫,每到一站,上车的新人经过我的身后挤过去寻找更大的空间,要下车的人还要从我身后挤过去做下车的准备,我就如那溪水中的石子,谁经过我这里总有那么点不通畅,恍惚间觉得自己很好笑,体验公交无意间竟然给别人增添负担了。好在连同事也啧啧称奇,在我挤上公交车的这个早上,原本一般要花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程,竟一路畅通无阻,连原来习惯性堵车的路段也畅快无比,用同事的话说,没有浪费一分钟,我们八点半多点就到了目的地。
再挤公交,感受的确不一样。特别想起成都公交纵火案,对公交的安全更上心眼。这次坐车,一是发现公交车上少有紧急状态下使用的逃生锤;二是防扒防骚扰隐患很大,三是这么多人拥挤在这么小的空间里,防流感的难度加大,因此下车后的勤洗手是免不了的。我跟同事开玩笑说,应该请市长同志来挤挤这公交车,真正体验一下老百姓的不容易,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对的,但是配套的设施、制度、宣传也得跟上。市长首先是市民,应该多一些这样的体验,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当不好市长。
挤公交上班,其实我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贪那十多分钟的步行里程。工作十多年,条件好了,连走的路都少了,走路步行也成了奢侈品。出门有车,上楼电梯,一切似乎都有了传送的机器。但身子却因此像起了锈。坐公交车到单位上班,下车后还得步行十多分钟的路程,这于现在的我来说是有很大的诱惑力的。但若不坐公交上班,这步行的条件似乎就还不能俱备,看来,以后这公交车不会少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