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含着眼泪离开北川县城的。
11月15日,借腾讯网组织2008影响中国媒体论坛之机,我在地震后第一次得以到达北川县城遗址。
犹豫了很久,思索了很久,我最终还是决定,退掉主办方早已订好的机票,在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的朋友安排下,来到北川县城。这块在电视中早已闪现过无数次的土地,长时间以来一直牵绕着我的灵魂。
车行近两小时过绵阳,开始发现道路两侧三三两两的帐篷。地震半年时间过去,一切似乎还是之前的景象,自然灾难给地球以及人们心里带来的悲伤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抹去的。但唯一让人欣慰的是,从绵阳到北川,一路走来,路边几乎全堆着无数的用于盖房的红砖头,同行的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的同志告诉我,临近冬天,很多人赞助了这些砖头,希望能帮助这些灾民早日盖房以备过冬。
如果不是看到那满眼的帐逢和无数的活动板房,还有那数不尽的还没来得及收拾的断壁残垣,我可以想象,这里,本来应该是一片山青水秀的世界,从山间升腾而起的迷雾缠绕在半空,溪水依然在田野静静地流过……
汶川地震给我的亲身的经历仅仅是在北京,在那车里轻轻地一晃,我以为地震带给我的震撼与伤感早已逝去,却不料在这前往北川的路上,我的心情也跟着灾情的严重程度一点点地沉下去。从山上滚下的巨大的石块依然在道路两旁堆叠,在我的眼里,那感觉就是对逝者最醒目的无字墓碑,偶尔看到乱石中一件未曾收拾的衣物,你忍不住想到它的主人的故事,那必定是惊天动地、令人悲怆无比的一幕。
我们站在离北川最近的半山腰上,眼前就是整个县城的废墟,身后是依旧没有清理的从山上滚下的巨石,我不知道怎样去形容我的心情,这个有好几万人口的、原本充满安宁与和谐的小城,在顷刻之间就化为眼前的模样,无数的生命就此逝去,一切都来不及思考。大自然发挥了它的劣性,让山河破碎,墙倾房摧。虽然半年多过去,我却似乎还能依稀听见,那个惨烈的下午,无数求生的哀陶。一大堆孩子围上来向我推销过塑的县城地震前后对比的照片,与很多旅游景区的孩子相比,这些孩子显然多了一份纯真与羞怯。我与许多前来观仰的人一样,毫不犹豫地买下一大堆孩子们手里的照片,我知道这点小钱显然帮不了他们什么,但是在我的心里,这样的一个举动至少能让我的心灵有些小小的安慰,至少,我知道我的心里还充满着大爱。
北川县委宣传部的部长在边上给我们详细介绍着县城原本的模样。这位现在看上去似乎像职业讲解员的年轻部长,谁能断定她的内心没有比我们更加痛苦的记忆?毕竟,她才是真正的亲历者。
在北川中学的遗址,我与许多同行站在那片依然没有清理的废墟上,一位大妈告诉我,她的孙子就是在这泥土下面,至今没有找到。
好几束素雅的白花堆放在眼前,据当地的居民说,这样的花每天有好几束,都是那些远道而来的人放上的。我们脚下的泥土中,就埋着数百位正值青春妙龄的学子,如果没有那一天,他们本应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在知识的沐浴中成长。
望着这片曾经充满朗朗书声的土地,我的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我看到许多的同行也是满眼泪水,任是一位再刚强的汉子,此情此景,也会无声拭泪。可笑的是在我来成都的航班上,我竟看到报纸上登载一位所谓八零后作家扬言以五百万拍卖处男身捐献给地震灾区,这到底是表达爱心还是对死者尊严的亵渎?真应该让这位如此不要脸面的小孩到这里来看一看,如果石头压断了他的一条狗腿,他还会不会借国人的悲伤来如此叫嚣。
悲兮北川,愿逝者安息,愿生者一生平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