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塞上纪行之三:石头里长出的西瓜

(2008-08-04 08:36:01)
标签:

西瓜

纪行

瓜农

景像

沙砾

塞上

    这种西瓜是宁夏中卫一种真实的农产品。

    我之热情地替一种西瓜说话,感觉的确像在为某种产品做广告。然而我想说,这是我乐意的、心甘情愿的。我想随便一个外地人,如果你到了宁夏的中卫,亲眼目睹了当地人在荒原野地的作为,那种感受与震撼会让你情不自禁。

    塞上纪行之三:石头里长出的西瓜

    初到宁夏,会感到两种鲜明的对比,临近黄河有水灌溉的地方,每一处都是那样绿意盎然;而很有可能也就是这绿意的边上,裸露的土地与绿洲会划出一条简单的直线,没有水的地方便是漫漫的荒原戈壁。中卫市处于宁夏的中部地带,长年干旱少雨,海拔1700多米,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蒸发量却达2300毫米,罕见的雨水,无情的光照,留下的是寸草难生的戈壁荒原,这种景像对外地游客也许是一种风景,可以想像,对当地的百姓却是一种绝境。特别在环香山地区的喊叫水乡,几乎是“种啥啥不成”。尽管人均20亩耕地,但当地农民辛苦耕作却常常换不来一年的油盐钱。据说2004年时,中卫市9.6万贫困人口中的90%就生活在干旱带。久住在地产丰富地区的人会禁不住问,这么多年了,当地的老百姓靠什么生存和发展呢?

    7月22日,我们一行从宁夏首府银川出发,沿高速经黄河车向目的地开进,一路上沿途的绿色越来越少,远处裸露的山体与寸草不生的荒原让我们嘀咕,这是要去哪?然而一进入中卫境内,我们开始看见沿路的两厢偶尔或见一块从荒地里开垦起来的西瓜地,地里铺满了石子与薄膜,好多硕大的西瓜就从石头缝里长了出来,横七竖八地躺在瓜地里,令人啧啧称奇。车行三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好大的一片壮观的景像啊!与沿途见到的景象更有不同,这里漫山遍野,视线所到之处全是西瓜地,据前来接待的中卫市委宣传部长介绍说,在中卫,这样的西瓜地足足有100多万亩,中卫绝大多数原来靠天吃饭的农民依靠在戈壁里种西瓜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我无意为当地的政府官员唱赞歌,但能在这种艰苦的自然环境下想出办法带领百姓脱贫致富的官员无疑令人尊重,所以回到北京,我情不自禁地时常想起那片西瓜地,那的确是当地政府带领当地百姓创造的一个奇迹。

    当地的瓜农早已在地里等待多时了,听说全国很多省级以上党报都市报的领导要来,他们早做了充分的准备。我们一下车,瓜农早已备好新从地里摘下的最新鲜的硒砂瓜,邀我们品尝。时值中午,塞上的阳光拍打在我们的身上,酷热难当,我们也顾不上礼节,不客气地接过了当地群众送上的西瓜,咬上一口:真的好甜,特别的味道。据介绍说,这种地质其实本不适合种西瓜,要种只能先压砂地,压砂地是在干旱的山坡地表面覆盖15厘米左右的沙砾而成,沙砾层能利用昼夜温差起到蓄水保墒作用,又能在缓慢的风化过程中增加土壤,而这种地里种出的西瓜由于缺水反而更加甜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