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仁者无敌?——致我的小女儿(之四十四)

(2007-02-05 22:31:21)
点点:
 
    爸爸给你写这篇博客的时候,说实话,爸爸自己也有些困惑了。
    古语说:仁者无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意思是仁者可以包罗万物,智者可洞察世事,勇者却所向披靡。爸爸自认为可算是一个勇者,三十多年的人生历练,爸爸经历了很多,也参悟了人生的道理,应该是不惧怕什么事了,有什么事也能担着,不能担也要担;爸爸也算是一个智者,看透人生事,飘摇一小舟,应该说掌握了事物发展的一些基本原理,故也还能基本做到不惑;我也应该算是一个仁者,仁者爱仁,也爱人,缘自我从小在纯朴的山村长大的环境,我的内心本就有着善根,从小只想为边缘群体去做一些事,说一些话,长大到现在,也从没有害过人,但我却至今还未能做到“不忧”。
    仁者真能“不忧”么?农夫和蛇的故事自古便广为流传:善良的农夫在冬日的稻田里发现一条冻僵的蛇,于是心疼地解开衣裳,把其抱在怀里,想通过自己的体温来救活这条蛇,然后蛇醒来后却毫不留情的咬了农夫一口,善良的农夫死了,蛇继续着自己的生活。这只是一个寓言,却深刻的揭示一个道理,仁者之“仁”也要分清对象,分清时候,甚至要把握有度。然而真正的仁者可能恰恰又做不到这一点,因为仁,所以兼济天下而不是独善其身;因为仁,所以广结善缘而不是因人而异,而这一点,也正好成为了仁者的一个致命的弱点,成为被“小人”算计牺牲品。
    友人说:君子永远斗不过小人,开始我是不信的。于丹在央视讲坛中解释《论语》时说,永远不要和小人去计较,只要你自己首先做到了以君子之风,自己的环境自然为君子之度,也必然得到君子般的礼节,而经历过一些世事,我观于丹所讲事实上的确未必尽然。如果说孔夫子倡导的“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等更多是一种理想与追求,那么“君子永远斗不过小人”却更适合真正的世俗纷争的描述。现实生活中,君子之风永远是我们对自己的一种要求或者约束,然而普天之下芸芸众生,真正为“君子”者又有几人,若大部分人不能行”君子之礼”,仁者无忧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如前文所说,我算是一位仁者,爱人之心皆有。但最近同样遇到了“忧”。“忧”什么?忧如何处理“小人”。去岁年中,因偶尔的机缘,我欣然接受一名实习生到单位试用,结果该人进入数月,业绩并不甚佳,但我依然充分信赖,本想还是帮其转为正式聘用,但奈何单位人事制度严格,于是乎按正常程度先签试聘合同,仅因为如此,该人万分激动,但却并没有与我只言片语诉说,最后竟趁我回老家探母之机,擅自翻我抽屉,与人合谋整我材料,还堂而皇之的代表所谓“正义”,向领导反映所谓“情况”。平心而论,该位同志的冷暖我的确还是一直牵挂在心上的,只是碍于现实,可能转为聘用的速度稍慢一些,但也绝不至于刺激其到随便翻人私物,胡乱诬陷的程度。后为了单位一次大型活动的开展,我克制个人情绪,依旧与其畅怀交流,本想其也不易,如果工作很好,一样可以重用之,不料该人不思感恩,一样变本加厉,令我莫可奈何。我忧在哪?如若继续留他,该人心术不正,必有后患;我若不留,则给人我有打击报复、泄私愤之嫌。再者,以我的人格,我还真不想断人后路,所以此例可证仁者亦是有“忧”的;另外,在单位一次大型活动中,我与一广告公司签定合约,由于事先考察不够,该广告公司在活动启动后实力出现问题,业务接洽均有差距,在此情况下,我再三考虑实情,积极帮其协调一些业务,却不料到头来对方只考虑其自己的利益,在一些小事上与单位纠缠不休,全是一副怨妇的恣态,全然忘记了别人的恩典,更可见仁者亦会有“忧”矣。
   仁者有“忧”,责任在于“小人”。仁者遇小人,好比秀才遇到兵,好男遇怨妇,其仁不会为其领,其善不会被其受,反之,还可能施仁而得怨,乐善而遭欺凌。因为仁者全然是心胸坦荡,从不会有算计人的想法,而小人则只会随时想着自己,防着别人的算计,因而先下手为强,想方设法去先害别人。因此,这仁者要是遇到“小人”,的确也只能算是自己倒霉,是全然没有法子的。再“仁”的人,受到了伤害,只怕“仁”也会有度了,这才符合现实,符合哲学观。
    怎么办?我的结论是,仁者之“仁”,同样应该有度,其度在分对象,其度在分时间,其度在“仁”之恰当。孔子算是“仁”鼻祖,但对其弟子的错误观点同样毫不留情的批驳;孟子算是“仁”的大家,难道孟子就没有鲜明的爱憎与是非?可见,“仁”是对自己同志的“仁”,是明辨是非的“仁”,是恰到好处的“仁”,是建立在批判恶习基础上的“仁”。“仁者”同样应该是生活的强者,是主持正义的里手,手里应该紧握正义的权杖,对等小人身上的邪恶就应该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仁者之于仁者,好比手足,互相倚仗;仁者之于小人,好比正反,截然对立。前者在一起自然和谐,而后者在一起必然矛盾。当今天下,和谐为主旋律,单位主事者,自然是主仁者一起,而非让小人同行矣!
    一点心得,供女儿考之。
 
                                                          父 亲
                                                      2007年2月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