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人也需要一种精神?---致我快三岁的女儿(之十二)

(2006-06-26 17:00:44)
分类: 致我的小女儿·上部
三、女人也需要一种精神
女人也需要一种精神?---致我快三岁的女儿(之十二)
图解:今年五一,自驾车去桂林旅游,点点嚷着要跟伯母和姐姐照相。中间是点点。
 
点点:
 
    每次看到你的照片,爸爸心里就有一股浓浓的暖意,这应该是天然的吧。父女之间血脉相连,有了你,爸爸既使再不开心,工作再忙,只要想到你,心中就充满快意与希望。
    你是一个女孩。客观的讲,由于生理的不同与社会习惯的认知,女性较男性而言似乎对家庭与社会承担的责任相对更轻,即使在女权主义盛行的美国,女性同样在社会呈现弱势性别的特征。有人说爸爸的观点很大男子主义,很封建,其实不是,这不是爸爸的观点,这是社会的现实。人类的两大性别,除了母系氏族时期,女性明显占优势之外,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女性基本处于弱势地位。现在也一样。举个很现实的例子,四十岁的男人可以找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子结婚,而四十岁的女人却很大的可能性是找一个比自己还大的男人,这就是女人的弱势。
    那么,作为女性,该不该顺其自然,自甘做男人的附庸?女性在生理机能明显处于弱势,甚至承担更多的繁衍后代的责任,是不是就永远处于被动的地位?老实告诉你,爸爸很爱你,但在生你之前,爸爸的潜意识里的确曾经希望你是一个男孩,爸爸认为男孩会更少让我操心,闯天下是一个男人的责任,好男儿志在四方嘛。再者男孩较女孩而言更具备保护自己的能力。爸爸的这个出发点是从孩子自己的角度上讲的,并非重男轻女。后来你降生了,爸爸一样的高兴,甚至有时候就想,要是真生了一个男孩,说不定心里还会有一种潜在的遗憾呢。但也正因为你是女孩,也正因为爸爸对社会性别的认知,才更想早早的给你讲一些人生的道理,才更想教你如何去适应社会,才更希望你能摆脱性别的弱势,做社会的强者,女人中的强人。这个强可以说是超脱的、清醒的、优秀的涵义。
    所以爸爸要跟你说:女人,也需要一种精神。
    特别是你,因为你的爸爸的女儿。
    “精神”这个词在你听来似乎太大,要全面了解精神的含义,只怕至少要到你二十岁以后了,如果你没有一点社会的经历,全面理解“精神”的年龄可能会更大。下面要说的例子,也许有助于你的了解吧。
     你有一个姑姑,不是爸爸的亲妹妹,是爸爸大二的时候认的。现在广东省鹤山市侨乡中学当教师。姑姑五岁的时候,她的爸爸就被高压电夺去了生命,后来母亲带着她和两个更小的弟弟改嫁,跟继父又生下了一个女儿。然而祸不单行,姑姑七岁的时候,母亲又因病去世了。继父不再抚养他们,也无法抚养这么多的孩子。姑姑带着两个弟弟又回到了自己家,山里两间破败的木板房里,从此靠吃百家饭长大,靠政府贴钱上学,直到姑姑上高三。那是一九九五年上半年吧,爸爸从一个同乡的嘴有得知,姑姑跟我一届高考,但没考上大学,乡亲都劝她放弃学业早就嫁人,把两个弟弟带大,这也似乎成为类似孩子的宿命,但姑姑没有这么做,而是将家里的两间破房抵押,借了高利贷,继续复习,爸爸当时听了姑姑的故事,非常的敬佩,就发动学校的几十位老乡为姑姑捐款,钱不多,五百多元吧,邮去时还给她写了一封信,爸爸在信中的意思是,听了她的故事,老乡们很感动,钱不多,表示一下心意,她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一定要努力考上大学。
    后来就一直没有回音。直到九五年秋天,大学开学的时候,姑姑给爸爸来信了,姑姑告诉爸爸,她终于考上了广东的韶关大学。姑姑之所以一直没回信,是担心辜负了老乡们的希望,但非常感谢,爸爸给她的信她一直珍藏,也一直是她上进的动力。然后在信中说希望认爸爸做哥哥。
    爸爸想都没想答应了。
    爸爸有什么理由拒绝一位如此坚强、优秀、善良的妹妹呢。
    姑姑考上了大学,却没有钱上。知道姑姑怎么过的吗?除了正常的上课时间外,姑姑每天早晨六点开始,进到晚上十二点前的所有课余时间基本上都在打工,跟爸爸一样,发过广告单,做了家教,跑过业务,做过食堂清洁工……
    不容易啊。知道她哭过多少吗?但都是在没人的时候躲在操场的角落里偷偷的哭泣,哭完了,擦干泪,继续上课,继续打工。
    爸爸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姑姑已经做母亲了。前不久还给爸爸寄来了孩子的照片,跟你一样是个女孩,长得很好;大弟弟也快结婚了,还在乡下;小弟弟也早就考上了邵阳师专,毕业也有了去向,去一个公安局当警察。
    想想她是怎么过来的,要是没有一种坚强的毅力,是不可能挺过来的。
    这就是一种精神。
    有人说这样的例子毕竟是少数。也没错,尽管爸爸接触这样的例子多,但相对社会大群体而言,的确如此。没有关系,那我们就把眼光投上那些社会上最醒目的女性。
    说电视上那些如花似玉的主持人吧。看起来弱不禁风,但哪一个不是在成为主持人之前多少年寒窗无人问,观众的眼光是最挑剔的,没有过硬的本事,没有机敏的反应,长得再好,不出几天也会被观众轰下去;
    说说体操世界冠军吧。这些女孩有的从四岁开始练起,没有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摸爬滚打,没有伤痕累累,怎么可能那么轻易的从世界体操强手之林中鱼跃出来;
    说说那些女的企业家吧。看上去很有钱,可哪一分钱不是辛苦得来,坚持得来。再有关系,有关系者毕竟是少数,再者寻找与建立关系的过程中本身就需要女人更大的付出,这种付出也许较男人更甚……
    这就是一种精神。
    当然,生活有很多种方式,职业有很多种分工。爸爸不奢求你成为上述种种女强人。但是你一定要是一个有目的人的。哪怕就是一个很完整、很幸福的家吧,哪怕是为自己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吧。把一个家搞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同样需要付出。如果一天到晚无所事事,或者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来吵去,那不仅降低了自己的品位,也降低了自己的人格。
    你不一定要很有钱,不一定要很有地位。但一定要做个明白人,做一个有品味的人,做一个超脱的人,做一个坚强的人,特别是做一个有目标的人。
    生为女人,更需要一种精神。
 
 
                                                 爸爸
                                              2006年6月2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