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窦唯的放火——致我快三岁的女儿(之二)

(2006-05-20 13:33:16)
分类: 致我的小女儿·上部
我亲爱的小宝宝:
    爸爸今天要告诉你的,是最近刚发生的一件事,一个曾经在全国名噪一时的摇滚歌手,在被媒体的娱乐记者长期的“娱乐”后,终于控制不住,一举跑到北京的新京报社,不管三七二十一,愤然烧掉了一辆放有该报停车证的汽车。这个人叫做窦唯。多年前,他的一首“人潮人海中”让其所在的黑豹乐队几乎成为时代的代言者,然而后来,由于他所选择的音乐风格长期背离时代的情绪,其唱片的影响也迅速的飞出尘世,唯有窦唯这个名字,却在人民心中铁定与那个时代烙在了一起,无论他是否还能唱出另一首“人潮人海中”,这个人注定因为王菲”(她原来的妻子),因为娱乐,因为他的举动被世人关注,供大众娱乐。
    这次窦唯又烧车了,被警察带走的照片一夜之间成了各媒体的焦点,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本该是一次非常恶劣的治安事件的纵火,本该是更好炒作的题材,放在窦唯身上后,却并没有被继续扩大,爸爸要给你分析的,就是这背后的缘由,当然,这也是爸爸自己个人的观点,不敢说百分之百的正确,但至少可以肯定的说,爸爸的话是客观的,不带色彩的评价。
    爸爸一直认为窦唯其实很可怜。从红极一时的“人民歌手”到而今的边缘音乐人,从腰缠万贯的明星到一无所有的平民,从众星捧月的红人到被人“娱乐”的材料,从时代的音乐代言人到烧车的纵火犯,这种巨大的反差中我们可以想象这些年来窦唯生存方式与环境的变化,“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但至少一点,窦唯在由富到贫的过程中,不管有没有迎合社会与大众的要求,他却在执着的追求自己的音乐理想,一个执着的追求理想的人是值得尊重的,哪怕是他真的一无所有。但我们的媒体没有给他这种宽松的环境,由于窦唯这个名字还有着一种程度的娱乐价值,媒体的记者为了自己的饭碗没有放过窦唯,窦唯闹事的直接原因是该报之前登的两篇文章,〈丁武奉劝窦唯去看心理医生〉,〈窦唯否认骂李亚鹏虚伪〉,光看这标题,就知道是那些名人间的私人恩怨,爸爸做为一个读者,压根就不感兴趣,然后做为当事人,我想换成任何一个再有涵养的人,都会影响他的情绪的,更何况窦唯的情绪一直以来都处在人生的低谷,所以大多数人对窦唯烧车的理解是,人,不被逼到一定份上,不会到这程度。这种理解也促使了媒体的娱乐记者进行深刻的反思,娱乐,到底是为谁?应该怎么娱乐?被娱乐捧起来的名人应该怎么样对待媒体?而媒体娱记们又应该怎样在报道名人公共事务与私人琐事甚至稳私间巧妙处理好关系?
    不谈过多的深奥的东西,做为父亲,跟你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三点:一,社会有不同的职业分工,在选择你的理想与社会职业的时候,不仅开始就要进行负责任的分析并做出智慧的选择,在进入这个行业后依然要时时谨慎,“世间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你的职业与理想必须时时顺势,顺势则生,逆势则怠。窦唯的天份使他注定成为一位音乐天才,在进入这个行业后迅速的名噪一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是成名之后的迅速淡出也说明他所坚持的音乐风格有些不识时务,实力才是尊严的最好证明,在音乐圈中失去了追随者,进而就会失去尊严;二,任何时候对待媒体都要智慧,媒体抬起一个人容易,但毁掉一个人更容易,如果有一天你成了名,记住,要么你一个都不要认识,永远不要跟媒体的人打交道,至少不亲自露面,同对具备一个好心态,绝对不要轻易被媒体的一些虚无报道所激怒,被这种报道激怒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因为就在你被一些报道影响你的情绪的时候,可能无意中你就被引入一个更大的媒体记者设计好的“陷井”;要么就学学周润发,什么时候都主动配合媒体的采访,在圈内口碑极好,也因此在圈中有“发哥”的美誉,但这样也很累,谁轻谁重,总之要事先想好;三,如果你一不小心做了记者,那么请记住,记者是社会的良心。但是在爸爸的这个时代,很多记者却不是,传媒一直是一个习惯于评判别人的行业,许多传媒人也似乎有着超越其它行业的先天的道德优越感,爸爸自己就曾经是一个记者,但现在却对许多的记者充满厌恶,断章取义、无中生有、先人之见、偏听偏信、侵犯稳私、甚至勒索恐吓,充斥着参差不齐的传媒圈,如果你愿意做一个记者,爸爸奉劝你一定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多将眼光放到那些边缘群体,多为一些弱势的人们去呼吁,记者只有真正利用手中的笔帮助最需要的人,从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着手,解决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样的记者才能体现最大的价值,做这样的记者也才有意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读者真正的尊重。
 
                                         父亲
                                         2006年5月2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