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访古墓派学者:穷人的骨头还在,富人的早没了

(2010-10-29 18:45:11)
标签:

杂谈

 http://s11/middle/4982e8bex752cbe3ab58a&690

陕西韩城出土的一座芮国贵族墓。墓主人已化作齑粉

 http://s4/middle/4982e8bex93bf6ff54733&690

学者在测量由2800年前平民墓出土的祖先

 

    没必要羡慕富人。从下面这个例子来看,穷人更值得富人去羡慕。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千辛万苦,挖到了西周诸侯国芮国国君和家人的墓,请来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陈靓副教授,想做个人骨鉴定,知道其最基本的性别、年龄,但被客气地谢绝了。

    “不是我不想做。”已浸淫古人类骨骼研究16年的陈靓去发掘现场看了看,说,这几具尸骨早已完全腐朽,就只能看到存在过。一碰就像酥粉一样散掉了,根本做不了。

    考古人员凭借随葬品的种类、多寡,墓葬的规模、墓道的设置,再参照国内同时期考古发现的研究成果,基本确定了陕西省韩城市梁带村三座大墓主人的身份——芮国国君、夫人和芮太子,但可惜墓主人都已经散了架,不能从考古新科学——体质人类学获得更多的支持。

    如果是保存比较完好的人体骨骼,陈靓非但能鉴别其是男是女、年龄多大、身高、模样、什么人种,还能看有没有牙周病和龋齿之类的牙病。她的同事凌雪(不要被名字欺骗了,是男性)更神奇:居然能利用古化学方法中的稳定同位素来研究古代人类的饮食结构。吃素多还是吃肉多,他一测便知,可以帮助确定农业的起源和变迁。据说他还在研究墓主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来自何方。

    虽然想知晓芮国国君个人信息的梦破灭了,不过,陈靓总算是采集了一些人骨,用于分析。目前,她2007年从梁带村墓地发掘的70余座墓葬里采集到9例人骨的研究已经结题,2009年再次采集的,研究还在进行中。可能会对富人们造成较大打击的事实是:这些穿越了2800年岁月保存至今还较好的,全部是穷人的骨头。

    级别越高的墓,主人越风光显赫,越是尸骨无存;而穷人的骨头保存得普遍比富人、皇帝好。这其实是考古人员经常都会发现的。不过,这是个什么原因,显然见过古墓成千上万、摸过史前人骨的陈靓最有发言权。

    陈靓告诉我说,穷人没钱,墓埋得简单,也浅,一般只在地下一、两米,没有墓室或者墓室很小。与之相反,富人的墓排场,埋得深,墓室非常大,穷奢极欲的陪葬品非常多。而空气多,便于细菌和微生物繁衍;埋藏越深,土壤中的湿度越大,这些都不利于骨骸的长期保存。

    今年九月,经陈靓研究后发布的身高达1.93米的我国“史前人类第一高”,就是在陕西省商南县龙山时代晚期的一个废弃窖穴里发现的。没有刻意深埋,反而促成了这位已4200岁高龄的“小巨人”存留至今。

    在梁带村墓地迄今已发掘的100余座墓里,富人的骨骸无一保存下来,而穷人的则保存了约三分之一。不用说,差距真的很大。

    从古至今,穷人们只有粗茶淡饭果腹,甚至饥寒交迫衣不蔽体,对于富人享用美食琼浆,绫罗绸缎,他们唯有眼馋的份。只是,在“古墓派”学者们看来,穷人们死后更长久,因为富人早早地就在他们奢华的大墓中化成齑粉了。

    

    

博主更多精彩博文:

温总理批示了 国务院责令严查陕西明长城被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